中國航天要開張了,太猛了!
美國人仍在為何時重返月球以及如何繪製PPT以使國會支付更多費用而苦苦掙扎,而中國則準備開發整個太陽系。
今年8月,中國宇航學會首屆空間科學與實驗學術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在此期間,中國專家提出了“創天”計畫,2024年前將實現太陽系資源開發!
換句話說,它不會是80年後。
一直說我們的旅程是星辰大海,有些人還認為他們在吹牛,現在太陽系ppt已經開始畫了,這就是大國的力量,這是遙遙領先!
那麼,你想讓老梅跟著嗎?
中國太陽能系統發展規劃
在那次交流會上,中科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研發部部長王偉提出了備受矚目的“天宮開物”計畫倡議。
簡單來說,到2024年,我們要實現太陽系資源的開發!
嘿嘿,這位專家不是突然心血來潮,他說想拍拍腦袋就能搞定,主動可不是隨便的PPT。
而是他們團隊經過三年時間對空間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發展戰略的研究分析,以及關鍵技術的探索,提出的乙個可行的方案。
《規劃》包括2024年、2024年、2024年、2024年前整個太陽系資源開發的四階段發展路線圖,推動我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跨越式發展。
為什麼叫“天創”工程?
專家還解釋,這是對中國明代科學家宋應行科技著作的引用,以及“物源於自然,工作向人開放”的豐富中國優秀文化內涵。
同時,《規劃》還指出,正在逐步建設月球、近地小行星、火星、主帶小行星、木製衛星等水冰資源開發設施。
要想實現資源開發,是不是要建空間補給站什麼的?
大家想到的,當然專家們也想到了。
例如,建設空間資源供應站、空間資源運輸通道、地外天體採礦站、空間資源處理站、空間資源低成本返回通道等空間資源開發基礎設施。
做這麼多前期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為未來整個太陽系資源的探索提供足夠的空間補給。
太空補給站,你看名字,你說什麼?月球基地?呵呵呵,那只是乙個很簡陋的近地太空補給站。
你可能不知道宇宙中的礦產資源有多豐富
相關資料顯示,在太陽系中觀測到的小行星約130萬顆,其中大部分小行星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稱為主帶小行星,靠近地球軌道的近地小行星約有3萬多顆。
地球上有這麼多的資源,但它們具有巨大的開採價值。
根據Asterank資料庫進行的初步統計,在30,000多件作品中,只有一小部分(約701件)價值超過100萬億美元。
考慮到資源開發價值和技術可行性,目前更適合開採的近地小行星約有122顆,總價值超過750萬億美元。
這是什麼概念?
我們來談談資料,2024年全球GDP總量將超過100萬億美元。
換句話說,世界上只有7年不吃不喝,才能值122顆行星的價值。
中國的航天越來越開放了,如果是外國說的,大家一定以為是在吹牛,但是我們說的,中國人覺得沒什麼奇怪的。
因為我們的科學家總是言出必行。
例如,中國的載人登月計畫也已經確定。
具體如下:首先,2024年前後,在月球南極建立中國科考站,然後在2024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
然後,與俄羅斯合作,再過五年,將以前的科研站擴建為國際月球科考站,到2024年,可以允許來自各個國家和組織的科研團隊進行研究。
當然,在科考站建設之前,我們會發射幾個嫦娥系列探測器,先去月球背面採集一些樣本回來,然後去月球南極偵察,看看能不能找到水源,最後開始建設。
同時,中國空間站已開始提前驗證多項技術,將發射長征八號火箭,提前將鵲橋二號通訊衛星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這顆通訊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為嫦娥六號、嫦娥七号和嫦娥八號提供中繼通訊。 這表明,中國正在為未來更複雜的月球任務建設必要的通訊基礎設施。
可以看出,我們會逐漸慢慢地把乙個比較大的目標拆解成小目標,然後單獨分解,從而達到最終的目標。
PPT在美國,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登陸月球,反正我們可以在2024年之前做到。
結束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吧?
作為中國科幻的巔峰之作,其中有很多驚心動魄的場面,讓人上癮。
特別是9萬公里高的太空電梯,是電影中最高的建築,是繼行星發動機之後的又一偉大超級工程,主要用於向月球和太空運送物資。
任何想去太空的人都可以坐在上面,嗖嗖地到達它。
雖然是科幻電影中的東西,但在現實中很難構建它。
比如太空電梯的材料、功率、穩定性等方面的挑戰,至少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是很難實現的。
但現在中國已經正式宣布了“創天”計畫,準備開發太陽系的資源,所以大家都在細細品味產品,《流浪地球》只是一部科幻片
屆時,我們的太空人將分批飛行,載人登月將進行飛行操作。
那一幕不是像科幻電影裡拍的一樣嗎?
我們可以用技術以科幻小說的形式呈現它;同樣,它最終可以通過技術來實現。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太誠懇了,只要我們定好目標,定好旗幟,正式宣布,就一定會實現,而且一定要實現。
以前,美國人負責吹牛和寫ppt,然後中國人負責實現。
現在中國人自己寫ppt,自己做,這就是大國的力量。
所以這次美國跟不來,跟不上,跟不上,跟不上,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