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國際總裁應海峰:中國評級機構的國際化任重道遠

Mondo 國際 更新 2024-01-29

經濟觀察報記者 蔡躍坤近期,如何培育中國本土信用評級機構的國際競爭力成為評級行業關注的焦點。

12月12日,大公國際信用評級***(以下簡稱“大公國際”)總裁應海峰在“2023中國信用高峰論壇暨2023大公國際年會”上表示,當前地方評級機構國際影響力與中國債券規模的“倒掛”現象日益凸顯。地方評級機構的國際化任重道遠,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危險意識,做好經受國際市場重大考驗的準備。

應海峰表示,近日,穆迪下調了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下調了萬科等多家優質房企的評級,充分說明評級已成為大國博弈的工具,地方評級機構必須面對外部壓力和挑戰。

目前,中國債券市場已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共發行各類債券52只8萬億元。 截至9月底,各類境內債券餘額為1539萬億元。

應海峰認為,近年來,本土評級機構在國際市場拓展、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續積極探索和實踐,但總體效果有限。 地方評級機構在世界評級界的影響力仍需進一步提公升。

應海峰表示,中國評級機構的國際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我國金融市場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和外部環境更加複雜的背景下,信用評級作為債券市場重要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在揭示和預警信用風險、完善風險定價、維護無系統性風險底線、爭奪金融市場定價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對掌握國際話語權、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為什麼地方評級機構不能出去?

應海峰認為,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就是本土評級機構受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考驗相對較少,其技術能力也受到了相應的考驗。 因此,地方評級機構的國際化將是乙個長期的、持續的、深化的課題。 在短時間內沒有突破的情況下,評級行業需要堅持夯實基礎、培育元的協調,保持誠信創新,做好頂層設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向國際化發展。 中國的信用評級體系是舶來品,尚未形成自己的特點。

在國際主流資本市場,標準普爾、穆迪、惠譽三大評級機構長期掌握著國際評級體系的話語權,整體市場份額超過90%,在全球評級行業處於壟斷地位。

談及當前本土信用評級機構國際化的痛點,應海峰表示,中國評級機構的國際化發展要勇往直前,銳意進取。在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的當下,地方信用評級機構在自身市場占有率低、國際評級認可度低、評級業務範圍小的情況下,國際化邁出一步尤為困難。

應海峰表示,在服務國內金融市場的基礎上,地方評級機構很難在海外主流金融市場站穩腳跟。 首先,利用金磚國家之間的信用評級合作,是中國評級業國際化發展的乙個突破口,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亚细安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等後發國家市場,用好我國熊貓債市場,這是當地評級機構國際化的乙個方向。 二是要講好中國故事,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推動優秀企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用國際評級語言幫助國際投資者更客觀、更理性地看待被低估的國有企業,提高中國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的信用水平,持續降低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融資成本。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