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芳,石成磊,溫柔。
目前,河套合作區因其創新高度集中而備受關注。 在這篇文章中 3在89平方公里的彈丸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有38個高階科研專案。 打造世界級科研中心,河套合作區快速崛起的密碼是什麼?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入駐河套e站綜合服務中心,每週五派香港律師提供現場調解服務。 (*河套合作區建設發展部)
福田保稅區「第一頻道」位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通過落馬洲大橋與香港直接相連。 不久前,一台電子顯微鏡從這裡出發,成為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進出香港的首個科研產品。
幾個月前,該儀器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試製成功。 由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長陳芙蓉領銜的科研團隊,研發製造了中國第一台具有自主智財權的高時空解像度電子顯微鏡。 “這一發展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為了盡快引起全世界對這款產品的關注,研究團隊希望將顯微鏡運到香港參加展覽。 陳芙蓉有些擔心,因為是國內首家,目前還沒有上市,傳統的出貨模式無法實現。 最終,海關創新採取了臨時出入境方式,顯微鏡順利抵達香港。
這是一次探索深港之間科研要素流通的探索性嘗試。 由於法律、制度、規則等方面的差異,深港兩地仍需解決科技創新要素跨境流動、資源開放共享等多方面問題。 今年8月,《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河套規劃》)印發,明確了“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的定位,要求在新時代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擴大開放中發揮引領作用。
河套合作區如何打造世界級創新環境?如何成為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的典範?規則機制的融合,會給深港帶來怎樣的發展空間?
一流的創新環境
您好,我來自香港,想在河套地區創業。 “近日,河套合作區電子站綜合服務中心”灣區服務通道“(以下簡稱”電子站證“)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收到此類諮詢**。 “河套方案”頒布後,前來諮詢的港人、港企人數明顯增加。
e-station是深圳唯一能夠實現深港“一次一件事”的跨界大廳。 可提供560項政務服務,其中港澳市民個人登記、稅務、社保、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180項政務服務。 “我們繼續推動減少材料、鏈結和時限,讓申請人可以'最多跑一次'。 “e-station工作人員說。
對於大多數香港企業和科創機構來說,由於深港兩地在法律、制度和稅收方面的差異,“通俗”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我們從香港來到河套地區,很多企業和研究人員對內地的制度不熟悉,對工商登記、稅務和社會保障等程式感到茫然。 但是在e-station中,可以一次性完成許多業務,非常方便快捷。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福田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運營總監徐利民告訴《南方》雜誌記者。
例如,e-station pass的工作人員表示,過去港人需要到公安、海關、邊檢等多個部門辦理深港之間的跨境車輛業務,流程持續約4個月。 在e-station上,符合條件的境外人員和車輛可通過“一號通道”資訊系統申請該業務,最快可實現材料一次性提交和“一站式處理”。
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e站通訊的多方位化努力已經耗盡了政務服務便利化的“加速”,河套合作區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企業到政務視窗辦理相關事宜時,有時需要準備大量的申請材料。 例如,申請工業資本專案,需要核實營業執照、租賃發票、會計憑證等原始檔案。 如果缺少申請材料,可能需要幾輪才能完成。 e-station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很多企業在做事時遇到的麻煩。
E-station創新推出“上門”政務服務新模式,讓企業少辦事。 位於深港國際科技園的獨角獸企業晶泰科技,已對AI科研獎和高新技術企業人才獎進行線上預約。 e-station組建的專業服務團隊直接上門受理,同時通過第一聯動業務審批部門,為企業提供河套合作區“科研政策包”、“港澳青年資助計畫”等政策解讀。 “你可以坐在辦公室裡完成工作!這讓晶泰科技的負責人讚不絕口。
此外,e-station也是深圳率先探索信用審批服務和5G**遠端服務的平台,為國內外科技企事業單位和高科技人才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今年以來,e站業務交易數量為6743筆,其中港澳人士辦理1551筆,佔比約23%。
一流的創新環境離不開一流的服務。 《河套方案》明確提出“深化商業體制改革”“推進'一物一物'場景化主題服務改革”“完善服務標準體系,創新園區治理模式”。 與世界一流接軌,河套合作區正著力構建先進的創新生態圈。
“過河”越來越順利
《南方》雜誌社記者梳理發現,在《河套規劃》中,“方便”是乙個備受關注的高頻詞。 “方便”一詞在萬字多字的計畫中出現了15次,也代表了深港兩地科創界的共同聲音。
在河套合作區內,深圳園區與香港園區一河相隔,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直接的對接點。 圍繞港與內地科研合作的難點和痛點,河套合作區正在加快探索,使物流、資金、資訊、商貿的流動越來越暢通。 外界將河套合作區形容為試管,不斷用制度創新催化深港兩地要素融合,充分釋放利好政策疊加帶來的“化學反應”和“乘數效應”。
科研經費跨境流動,引起深港兩地科技創新人員的強烈關注。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福田生物醫藥創新研發中心細胞**專案負責人謝勇,在中國現代基因科學奠基人譚家珍的指導下,從事分子與細胞免疫學研究近30年。 他領導的研發團隊正在攻克細胞癌的問題。 “在全球製藥行業,新藥的開發周期可長達10至15年。 沒有持續的資金,創新可能會流產。 謝勇坦言,“自2024年研發團隊成立以來,已經投入了5000萬元的研發資金。 目前,該專案已準備好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 ”
和大多數初創企業一樣,謝勇也面臨著融資挑戰。 “迴圈計畫”釋放出“支援內地和香港創投聯合設立創投**”“允許深港兩地科研專案科研經費跨境出資”等多重福利,讓謝勇心潮澎湃。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設立的科研機構跨境資金調配試點“科惠通”試點發布,規模超過30億元的重大**簽約落地,12家金融機構為河套合作區科技企業聯合簽訂了2000億元專項投貸協議。 “我希望享受政策紅利,更好地解決資金問題,讓新藥研發走得更遠。 謝勇憧憬的說道。
越來越順暢的不僅是看得見的**、物流、資金流,還有看不見的資訊流和商流。 以探索國際網際網絡資料安全有序流動為例,“河套計畫”提出“支援已備案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科研資料的跨境互聯互通”。 對此,粵港澳大灣區大資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林期待已久。
三年前落戶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大資料研究院,是乙個研究型智庫。 研究院在國內首創並提出“三點三合一”資料交易新模式,服務於深圳資料交易所等眾多地方資料交易平台的規劃建設在國內首次提出構建“東數西算”陸空計算資源排程體系的構想,助力“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公升級為國家級工程。
資料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 粵港澳大灣區大資料研究院希望為河套合作區資料跨境試點提供有力支援。 李林透露,研究院與香港大資料治理協會、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等港澳機構建立了溝通合作機制,在演算法指標研究、跨境資料流通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合作。 以及計算基礎設施研究。其中,研究院與香港“一帶一路”總商會合作,與國家資訊中心合作推進“一帶一路”熱點投資專案資料庫建設,境外專案數量已達5130個。
河套合作區也在不斷進行類似的探索。 深港聯合辦公室作為內地首個深港聯合辦公空間,成為香港眾多創業團隊的首選崗位河套合作區深港跨境直達公交線路開通,形成便捷高效的深港“半小時科研圈”落實試點政策......簡化五大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包括簡化科研樣品出入境在河套合作區,便利化舉措正在釋放巨大的發展紅利。
制度創新的“最佳試驗場”
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在河套合作區,猶如鳥兒的翅膀和汽車的兩輪。
河套合作區具有制度疊加、面積有限、風險可控的獨特優勢,是開展規則機制對接和制度創新的“最佳試驗場”。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說。 目前,從“硬聯通”到“軟聯通”,河套合作區率先展示了法制、稅收、科研、園區管理體系的銜接對接。
規則對接,機制對接,只有落入細微之處,整合的力量才能釋放出來。 “河套計畫”明確提出“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包括匯聚國際知名風險投資機構、仲裁調解機構,以及法律、會計、人力資源等高階專業服務機構,為科研活動提供優質服務。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是制度創新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希斯汀律師事務所擁有100多年的歷史,是香港的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其許多律師具有英國、新加坡等地的律師執業資格。 香港希斯汀律師事務所律師梁婉娟執業超過10年,清晰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活力,“過去,律所50%的業務來自內地,但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到80%,其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大灣區。
今年6月,粵華商律師事務所與香港合庭律師事務所共同發起成立中商合庭(福田)合資律師事務所,是深圳市福田區第一家粵港合資律師事務所,也是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第一家律師事務所。 “河套合作區是乙個科技創新的新天地,發展潛力巨大。 近日,合資律師事務所收到眾多港澳青年及科技企業**的諮詢。 “內地和香港是兩個法系,聯營律所就像一座橋梁,為兩地客戶提供智財權、股權融資、資本運作等全產業鏈法律服務。 ”
同時,河套合作區正在探索形成諮詢、調解、仲裁、訴訟、公證的“一站式”國際法律服務新體系,為港人港企發展賦能。 “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以下簡稱'調解中心')已入駐e站,每週五將派香港律師到現場提供調解服務。 河套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董事長朱紅介紹。 據了解,在調解中心註冊的調解員中,60%以上為港澳或國際調解員,在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為港澳相關商事案件提供優質調解服務。
截至目前,調解中心共受理案件224件,總標的金額約76億元。 朱巨集表示,調解中心將深入調研走訪,聚焦科技企業法律訴求,拓寬法律服務渠道。 調解中心亦會邀請深港兩地的法律專家,共同制定法律指南,協助更多科技企業在河套地區發展。
營造符合香港的稅收環境也是關注的焦點。 舒堂科技核心研發團隊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 雙堂科技行政總裁、港人何耀偉表示:“《迴圈方案》提出,對在深圳園區工作的香港居民,其個人所得稅負擔超過香港稅負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將有效減輕科研機構和人員的稅負。 並協助吸引香港一流的科技創新人才。”
這個制度創新的“最佳試驗場”正在加快先行先試的步伐。 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秦偉忠表示,要著力激發跨境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活力,對接香港和國際創新規則,落實同行評議制、專案經理制等國際先進的科研管理機制。 以及資金承包制度,實施重大科技問題全球揭曉,探索實施科研機構和企業備案管理“白名單”制度。
*:南方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