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韓**尹錫悅繼續高強度出訪。 近日,他訪問荷蘭,試圖與荷蘭結成“半導體聯盟”。 在此之前,美國收緊了對中國晶元的控制,除了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晶元外,甚至日本、南韓和荷蘭等盟國也需要獲得美國商務部對中國晶元出口的豁免。 作為中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他們的做法其實就是自己輸一千傷八百,沒有市場,結成多重聯盟也沒用。 為了讓自己的損失不那麼嚴重,美國的晶元措施基本上不限制低端晶元技術,而是限制中國獲得高階晶元技術。 然而,隨著中國國內晶元廠商在低端晶元技術領域不斷攻關、擴產,不斷擠壓美國及其在華晶元盟友的晶元市場,賣不出中國想要的東西,留給他們的市場越來越小。 這一次,南韓和荷蘭組成了乙個單獨的聯盟,而不是為了遏制中國。
因為南韓參加了以美國為首的“四方晶元聯盟”,而南韓這次想單獨建立晶元聯盟,完全是在自救。 南韓《東亞**》報道直接指出,在美國收緊對中國晶元出口限制後,南韓半導體裝置、原材料、零部件等企業首當其衝,尤其是三星電子、SK海力士這些南韓晶元企業,很大一部分產能在中國。 結果,南韓失去了中國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例如,儘管中國1月至9月的半導體進口總額同比增長了62%5%,但從南韓的進口下降了332%。此外,美國的遏制加快了中國半導體獨立化的速度,中國正在迅速在國內建立相關生態系統,南韓晶元公司的市場份額受到擠壓。 他們的結論是,美國打壓了中國,讓南韓處於崩潰的邊緣,所以南韓想建立乙個單獨的半導體聯盟,以確保自己的競爭力。
除了晶元產業,南韓也發現,在多個領域被中國“吞併”了。 據多家南韓**報道,今年南韓對華逆差高達180億美元,這是中韓建交31年來,南韓對華逆差,根本原因在於南韓經濟支柱在中國格局中發生了巨大變化。 現在,由於大部分產品自給自足,中國從南韓的進口需求有所下降,但南韓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必需品和關鍵礦產,再加上出口到中國的主要產品半導體出口低迷,出現了罕見的逆差。 去年,中國從南韓最大的順差國躍公升為南韓最大的逆差國。 不僅赤字在擴大,中國工業也在迅速擠壓南韓的市場份額,包括南韓的顯示、造船、汽車等支柱產業。 其實,這些現象遲早會出現,南韓享受了這麼多年的中國市場紅利和美國的產業轉移,是時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了。 這也是為什麼南韓繼續跟著美國挑釁,而中國卻一直沒有出台相關反制措施。 中國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前進,南韓就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 中國沒有必要做任何事情,因為作為美國的盟友一直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