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楊宗宗結合植物科普和美麗新疆的引進,做了乙個**發到網上,衝上了熱搜。 這一天是“新疆鬱金香保護日”,它的設立得益於楊宗宗的辛勤工作。
楊宗宗2024年出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從小就對植物有著濃厚的興趣。 14歲那年,楊宗宗在海拔2000多公尺的山上發現了一朵從未見過的褐色小花。 出於好奇,他回家翻閱了書籍和檔案,但沒有找到任何記錄。 他認為它可能是一種稀有植物,於是將該植物的標本寄給了中國蘭花植物學家陳欣琪。 陳新琪證實,這是中國大地上的乙個新品種,“小花燕窩蘭”。
楊宗宗驚喜,作為國內第乙個發現“小花燕窩蘭”植物的人,獲得了首屆“長江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一等獎。
很快,楊宗宗憑藉對植物的**,在全國中學生物聯盟新疆賽區獲得了第一名。高二那年,因為這個專業,他被送到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深造,一頭紮進了植物的世界,很開心。
在北京師範大學,楊宗宗遇到了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偏課題。 他沒想到,對植物的研究必須與數學、物理和化學有關。 他絞盡腦汁,想不通這些話題,非常痛苦。
大二下半年,在科學再次不及格後,楊宗宗極度沮喪,決定退學。 父親大聲問他:“你不喜歡研究植物嗎?大學為科研提供了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繼續下去呢?”
楊宗宗氣餒的時候,大聲喊道:“是啊,我發誓以後再也不研究植物了!為了表示決心,他燒毀了他儲存多年的珍貴植物書籍、檔案和標本。 在火光下,他哭了,松了一口氣。 看到兒子如此堅決和悲傷,父母只能尊重他的決定。
為了與植物劃清界限,楊宗宗輟學,從事與植物無關的工作。 他積極鍛鍊身體,並成為一名健身教練。 幾年後,他辭掉了工作,開了一家健身房。 但楊宗宗閒著的時候,總覺得心裡空虛,生活彷彿少了乙個角落。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與植物相處的所有事情,簡單、自然、純潔,他不需要討好任何人。
2024年,楊宗宗回到家鄉,發現了一本《中國植物志》,他因為藏得太深,燒毀了植物學書籍和文獻,成為唯一的“倖存者”。 他很激動,突然意識到他對植物的熱愛仍然存在。 他小心翼翼地翻開了書頁,書中記錄了許多瀕臨滅絕的物種。 他決定重拾自己的愛好,花時間與植物相處,用相機拍攝它們,並呼籲大家保護瀕危物種。
不顧別人的反對,楊宗宗還是轉學了健身房,購買了專業裝置,用於拍攝和研究植物。 隨後,他前往亞洲和歐洲的各個國家,購買了中文、英文、俄文和拉丁文的植物書籍。 楊宗宗還聯絡了兩位同樣熱愛植物的夥伴參觀植物。 4月可以看到白色番紅花,5月可以看到花,6月可以看到新疆百合,7月可以看到雪蓮......每一天都非常充實。
深入**後,楊宗宗發現,很多植物都在迅速滅絕:有的是自然原因,植物本身很脆弱,一場自然災害讓它們消失得無影無蹤;有些植物因人類活動而滅絕,如具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往往因不分青紅皂白的挖掘和販運而滅絕。
楊宗宗從書本上了解到,在中國,阜康阿費魯魯姆只存在於新疆,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 但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沒有人在野外看到過它們。 有傳言說,阜康阿福圖已經滅絕。 楊宗宗沒有放棄,翻過高山,找了三年,白白歸來。
後來,在人跡罕至的山坡上,楊宗宗看到了六株福康阿威,其中一株還在盛開,彷彿在竭盡全力迎接他的到來。 楊宗宗感受到了生活的一大感動。 為了保護福康阿菲蒂達,他等待種子成熟,然後將它們散布開來,人工繁殖到大面積。
同樣,楊宗宗也保護了許多珍稀瀕危物種。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新疆保護鬱金香的經歷。 世界上有150多種鬱金香,中國有14種,全部生長在新疆。 令他驚訝的是,他小時候從母親那裡聽到的大蒜,居然是一種鬱金香,又稱新疆鬱金香。 新疆鬱金香是一種古老的鬱金香品種,過去食物稀缺,當地人將其根部剃掉食用,稱其為老甌大蒜,並作為野生蔬菜使用。 傳統中醫用其鱗莖入藥,稱為光慈谷。
楊宗宗也去過荷蘭,但發現鬱金香並非起源於荷蘭,而是起源於地中海和中亞的沙漠地區。 鬱金香被帶到荷蘭進行雜交和繁殖,然後才出現在荷蘭。 新疆鬱金香是鬱金香的真正祖先品種,極其珍貴。 隨著人們將其作為常見的野菜進行挖掘和採摘,新疆鬱金香的數量遠遠超過20年前。
春天,楊宗宗去山上拍攝植物時,看到一簇簇新疆鬱金香綻放得燦爛無比,鵝黃色的小花在風中搖曳,像柔軟的小杯子。 柔軟直衝心頭,他不情願地離開了。 我走了沒幾步,就看到一對家長拎著大袋子,帶著孩子去挖新疆鬱金香。 楊宗宗心中一痛,他等不及了,只好開始行動起來保護鬱金香。
楊宗宗與環保協會、公益組織一起深入校園、社群講學,開展各類科普活動,介紹新疆鬱金香的重要性和珍貴性。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為了吸引人們的目光,自2024年起,楊宗宗聯合公益組織將這一天定為“新疆鬱金香保護日”。
了解了新疆鬱金香後,越來越多的人說:“我再也不會挖了。 一向尋找和保護植物的楊宗宗,被譽為“植物獵人”。
不知不覺中,楊宗宗在八年的時間裡走遍了10萬公里,拍攝了2000多株珍稀植物,包括世界上最小的鳶尾花、劍鳶尾、伊犁草等。 通過深入天山、阿爾泰和帕公尺爾高原,他還發現了八種新植物,包括尼立河飛燕草、烏魯木齊烏頭和明鐵線蓮。 楊宗宗興奮地給它們命名,採集標本,做研究,並撰寫**文章發表在《廣西植物》《植物研究》等學術期刊上,得到學術界的認可。
拍攝珍稀植物並不容易,發現許多新物種尤其困難。 楊宗宗想把這些植物永遠保留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們。 他與兩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討論:“目前還沒有一本學術專著用彩色圖解書詳細、全面、系統地介紹新疆植物。 “他們將填補學術界的這一空白,並寫一本書。
楊宗宗和朋友們辛辛苦苦整理了手稿,寄給了中科院院士王文才。 王文才看完手稿後,將其命名為《北疆野生維管植物圖解指南》,並評價說:“這本書對了解新疆植物具有重要意義。 ”
2024年6月,《北疆野生維管植物圖解書》出版,收錄了新疆本土植物1602種,其中5種為首次記錄。 書中收錄了近6000張植物彩色照片**,全部由楊宗宗和他的朋友們拍攝。
畢竟,保護植物是靠大眾的,楊宗宗希望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 兩年多前,楊宗宗通過網路平台做科普。 截至目前,他已經發布了150多篇文章**,開通了28場公益直播,包括現場直播,即帶領團隊到野外尋找植物的過程給大家展示,以及博物館講解直播、植物物種介紹直播等,將保護植物的種子種下在更多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