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苗族人為了躲避戰爭,遷入荒山峽谷,也不能倖免於猛獸的襲擊,他們用各種花草樹木遮住身體,出於敬畏,他們用刺繡燒草和飛禽走獸,整天敲鼓唱歌, 記錄生產和勞動,直到今天。
湘西矮人村的平朗村是眾多神秘的苗族村落之一,如今矮人村大橋橫穿山谷,隧道工程穿山而過,越來越多的新事物來到這裡,但平朗村依然保留著許多古老的部落記憶,成為留在時間軸上的地方。
十三年前,苗鼓老師(石金琪飾)重振了村里日漸衰落的苗鼓技藝,如今由村里200多名男女老少組成的苗鼓隊,成為村里的招牌。
石金琪最有天賦的學生羅鳳娟,不久前,父親病重,母親成家裡唯一的勞動者,不得不進城打工,家裡全靠年僅十二歲的羅鳳鈞照顧。 師徒倆經常會一起練鼓、說話,在長期相處的過程中,石金琪成了老師、媽媽。
早上六點鐘之前,羅鳳娟就要去同村幫石仙珍張羅豆腐店,作為回報,石姐會送給羅鳳娟一籃豆腐,補貼家裡。 巷子裡的鵝卵石牆,是洛鳳娟以前練鼓的地方,但現在,她只能短暫停留,因為快到給父親煎藥的時候了。
除了苗鼓,刺繡也是苗族婦女最擅長的技藝,每逢過年假期,苗族人都會用刺繡製作禮物,受石金琪的委託,今年羅薇英製作了兩塊繡有鼓紋的鼓槌和飄帶,作為石金琪送給學生羅鳳娟的新年禮物。
父親的病情好轉了,羅鳳娟也能抽出時間去老師家練鼓。 苗谷早已從協助士兵、提振軍士氣演變為部落成員慶祝的一種方式。 苗鼓的彈奏方式大約有16種,大部分動作都是記錄勞動和周圍的事物。
猴子鼓頌揚猴子的智慧,迎賓鼓紀念牛的辛勤工作,石金琪的《苗鼓神韻》是迎賓鼓中較難演奏的鼓之一。
村民們開始了新年晚會前的最後一次彩排,對於羅鳳娟來說,鼓槌或許只是乙份年禮,但對於石金琪來說,卻是延續部落記憶的第一步。
山谷中的寒空氣催促著冬天的到來,但平朗村卻以最熱情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時間繼續往前走,世界也在往前走。 大橋的驚人科技和舉國智慧,透過隧道廣播空間,讓遊客來到這裡,而平浪村則保留了時間和記憶,透過隧道看到了昔日的苗族祖先,一如既往。
根據紀錄片《大村莊》的節選,僅供參考,侵刪。
秋冬入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