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網揚州文化】
尹旭明的草書作品在展覽中展出。
尹旭明的書法偏。
編者按。 不久前,在中國標準草書學會舉辦的“虛擬、現實與情感——第二屆全國草書學術提名展”上,展出了我市兩位書法家徐正彪、尹旭明的作品。 本次展覽,主辦方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要求很高,要求參展書法家的三幅作品中,不僅要有章草,還要有標準草書創作的作品。 要求書法家會寫章節草書是了解其草書的源泉;掌握草和標準草,就是要熟悉草字的結構,並使其正確。 “空與實”與“感性”,前者要求書法家具有較高的技法,後者要求書法家具有較高的靈性。 由此可見,兩位書法家的作品都能入選此次展覽,這也是業內對兩位書法家草書藝術的高度認可。 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兩位書法家,請他們談談對草書藝術的理解、經歷和日常研究與習,以期啟發和學習廣大書法愛好者,尤其是草書愛好者。
採訪簡介:
尹旭明,高郵市人,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獲得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協會第四屆中國研究班成員,中國標準草書學會會員,北京人文大學書法學院特聘教授, 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法法院傑出書法家、揚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高郵市書法家協會會長、高郵市新聞書畫院院長、高郵書法院院長、二級美術家。
記者:首先祝賀您和徐正彪老師參加中國標準草書學會舉辦的“虛擬、現實、情感——第二屆全國草書學術提名展”,再次為揚州書法獲得榮譽。 請您談談您對草書藝術的興趣起源,以及您數十年的書法研究和習歷程中,歷代著名草書大師和經典題詞中哪位最能滋養您?
尹旭明:我對草書產生興趣是在初中的時候,在鎮上看到用草書寫的標語和海報,我覺得很美,比一筆一筆的正楷還要漂亮生動。 當時,我並不知道那些字實際上是非法書寫的,但後來當我學習習書法習草書時,我意識到了這一點。 真正的學習方式是2024年的南京,系統從衛備、唐凱,然後是“宋四家”,然後是元、明、清三代。 草書當初喜歡元人冼玉樹,他的草書《石鼓歌》學了很多遍,後來又喜歡上了王鐸和傅山。 從學習草書字的角度來看,唐代孫國亭的《書譜》是繞不開的。 學草,必須過草,而《Book Spectrum》是最好的模式,所以《Book Spectrum》已經寫了很多年了。 應該說,孫國亭的《書譜》給了我更多的營養,然後唐章旭和懷蘇還是更喜歡張旭。 我個人比較喜歡線質變化豐富的草書,張旭的《古詩四篇》就是這樣的經典之作。 魏晉的風範是大多數學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我對“二王”很著迷,但因為法則,我轉而從下游的趙孟府那裡找法,然後又回到了晉唐時期。 從張志到“二王”唐孫國亭,以及日本的三筆三跡反覆書寫數年,可以說草書的基本結構大體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在此期間,還參與了章草,如宋忠文、鄧文遠、趙子昂等。 正因為喜歡大草,我一直在做小草修習習。 我堅持認為,如果沒有草基,在面對草甚至創作時,都會有不精確的草和泥土,這會影響風格和境界。
記者:您認為學習習的難點是什麼,又是如何解決和突破的?
尹旭明:習學草書多年,我覺得學草書有四個難點:一是書法難。 五體書法中最難的有兩種,一種是篆書,另一種是草書。 只要學草書,首先要懂草書,而草書是一種抽象的書寫符號,草書方法嚴謹,獨立一致,既豐富又嚴謹。 乙個字型大小,或者是同樣不同的字,它的變化似乎是不確定的,而且是有分辨的限度的,所以學草的第一種方法就是寫出大量的古人經典草書模板。 在分析和臨摹訓練中,要準確臨摹,要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要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領會其內部的草書手法、打結規則、符號慣例等。 從感知描摹到印象聽寫,從而強化記憶力,牢記草書法,在書寫記憶中培養掌握不同時代草書風格書法中草書法的誇張變化和權衡的能力,從而在以後的草書創作中有更多的草書儲備和適應性。 草書書寫分為章草、小草、大草甚至**。 致力於草書,所有這些都受制於專業化,並根據自己的個性和喜好。
二是書法和筆法的難度。 五體書(篆立凱)的主體在書法上比較單一,草書更加複雜豐富,尤其是草書筆更是難以區分。 草書是一種擁有其他四體全部書法的書法,所以說到草書和書法,你會想起清代劉錫載的一句話:“草書的筆畫不能移到別的書本上,他的書法、草書的筆觸一定是無所不知的。 “說明草書筆的獨特性和豐富性,草書需要將開興印的書法與正文融為一體。 因此,掌握單一的書法並不擅長草書。 書法制度有三種:一種是“一直下”,一種是“篆捻”,另一種是石碑學派“方折鋪”。 這些書法在不同風格的書法中各有側重,草書有書法的全部,所以學草書不僅僅是為了草書而學草書,而是修煉了五體,五體都牽扯進來。
三是規則難度大。 章編,印章比較簡單,形狀變化不大,草行多變,草書多變。 從歷朝古人的草書經典中可以看出,一帖一章精彩。 但總的來說,草書書法的空間布局是通過對立面的統一來實現的,並且包含著各種變化:書寫的速度和節奏發生了變化,虛實對比發生了變化,情感有波動,不同筆觸的表達方式發生了變化, 等等。由於這些變化和因素,草書太難掌握了。 與前兩個困境相比,草書章節的難度是最難的,因此草書章節的編排是所有草書學習者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第四,呼吸困難,造型也困難。 如果學不好草書,難免會陷入庸俗的作風,沒有辦法就醫。 林三之曾說過“字有百病,庸俗病難治”,草書更是容易流入庸俗書本。 因此,應從書法、書法、章法等方面注意對呼吸的把握。 點畫的形式、筆法的力量、點畫的期待、氣的流動、線的拉絲、筆的連線等之間的關係,都是直接反映一幅草書作品氣息的重要因素。
我也一步一步學了習,正如我前面所說,學草是為了通過草書字水平,而草字識字是關鍵,“書譜”是最好的模型,所以我在這篇文章上花了更多的時間形成草書字的積累;此外,通過不同書法風格的學習習和書法訓練,學生可以理解和掌握多種書法技巧。 我常說書法首先是技術性的,再說其他的,草書也不例外。 對於章節,可以有意識地設計訓練,加入自己的藝術直覺,在反覆訓練中找到相對規律和寫作節奏的體驗。 雖然一開始是不自然和沉重的,但當我們達到一定的積累量時,它就變成了一種本能的反應,並逐漸變得自然。 就像桌球技術訓練一樣,玩著“鐐銬”,技術動作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形成肌肉記憶。 另乙個例子是開車,開車時在緊急情況下踩剎車是一種本能反應,沒有考慮大腦。
至於風格,我是這麼認為的,當代書法已經進入了展廳時代,我曾經寫過《展廳線草書創作的時代》,展廳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大型的旗幟作品,這樣的尺寸作品我們從古代經典中學習的只有明清時期的作品形式, 因此,明清草作品必須注意,風格我們可以向上追溯,但明清時期的風格仍然為我們提供了參考。就我而言,我的風格主要以宋代的黃谷為主,但是國內學“黃草”的人太多了,怎麼區分又不一樣,我會把章和書法分開學,然後再組裝。 依靠某種風格不取家的結字,因此,我只取“黃草”線的特點和章節的整體風格,而不學習其打結的字,將文字與晉唐的草書書寫相結合。 風格不是明清時期,而是晉唐時期,有一種與時俱進、力求不受展體影響的意識。 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得到了書法界評委和專家的認可,我的草書作品被評價為“以圓筆草書為主調,其間結合歷代草書大師的各種書法,以宋代黃廷堅的草書為出發點,重新排列草書語言, 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草書結構和筆墨語言。 “當然,我還在學習草書法的路上,我們說學習書法要在書外找書,要多讀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才能取得成功,同樣要學草書也要在草外尋草,通過五體的學習, 不斷掌握草書的元素,不斷吸收、感知,才能不斷豐富自己的草書語言和風格。
記者:您如何看待當下圖書界的傳統主義和創新?如果非要選一選擇當代書壇上最喜歡哪位草書家,你會選擇哪一位或哪一位?為什麼?
尹旭明:我覺得現在書法界的傳統派和創新派都需要它,我們的傳統經典是乙個巨大的寶庫,取之不盡,取之不盡,而浩壽這些年未必能登上殿堂之巔,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真誠傳承經典的書法家。 我更佩服那些創新者,他們是突破書法界限的英雄,或者說是烈士,他們應該受到尊重。 傳承傳統,傳承經典,勇於創新,是書法健康發展之道。
當代書壇有很多前輩和同事配得上我的習,他們有我沒有的優點和能力,但我最愛最欣賞的草書作家還是古人。 當然,當代書壇不乏非常優秀的草書作家,但一切都還在路上,其中有沒有經典之作?它能否載入書法史,傳給後人?我認為現在不是做出最終決定的時候,歷史將不得不評判一切。
記者 吳娟.
宣告: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以通過郵件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 電子郵件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