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於雲市場和眾多國內雲廠商來說,將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以來,雲業務增速普遍放緩,AI大模型的普及引發的海量計算需求和雲開發轉型,以及雲產品的內卷化,讓2024年的雲計算行業有一種冰與火並存的神奇感。
需求增速放緩,頭部雲公司推遲上市,行業開始捲起
2024年3月,馬回國後不久,阿里巴巴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1+6+N”組織架構調整,次年5月,有傳言稱阿里雲將分拆上市。 然而,僅僅半年後的11月16日,阿里雲在其第三季度財報中表示,由於美國晶元出口管制的影響,阿里雲的分拆和獨立可能無法如預期的那樣增加股東價值,因此分拆上市計畫被暫停。
無獨有偶,國內另一家雲商巨頭,央企天翼云云的代表,也表示將暫停天翼雲的上市計畫。 天翼雲上市傳聞最早起源於2024年電信集團業績發布會上,集團董事長柯瑞文在會上表示,(天翼雲)將在符合監管規定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天翼雲分拆上市的可能性。 不過,在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發布會上,柯瑞文有些出人意料地說,“我不打算把雲和網路隔離,這次還不行。 據專業分析師介紹,監管政策不容許,業績增速放緩,是電信暫停上線天翼雲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對業績增長乏力的擔憂也是阿里雲推遲IPO計畫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國內公有雲市場,阿里雲的市場份額從2024年的43位上公升到43位2% 一路下降到 28。 在2022之內4%。
在市場份額下滑的壓力下,阿里雲開始了史上最大、最大的產品降價。
4月26日,阿里雲在合作夥伴大會上正式宣布開始降價,核心產品及服務**下調15%至50%,儲存產品下調50%。 在阿里巴巴官宣降價不到乙個月後,各大雲廠商紛紛效仿:騰訊雲宣布多款核心產品降價,最高降價幅度為40%;移動雲發布優惠活動,覆蓋計算、儲存、安全等10餘款產品,最高降幅達60%。天翼雲官網打產品利潤90%**低至1折扣,資料庫1廣告可享受 5% 的折扣。
在吃了網際網絡企業上雲和政務上雲兩波行業紅利後,各類企業紛紛帶著雲進入深水區,雲計算行業開始捲起肉眼可見。 以底價換增量的發展模式,成為2024年雲市場的標誌性事件。
中小型雲企業持續虧損,生存壓力依然巨大
頭部雲業務是在產品降價量市場,爭取增長,而國內小型雲業務由於行業環境和需求增長放緩,導致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生活不易。
2024年6月,上市公司青雲科技宣布,公司財務總監(CFO)已辭職。 11月,青雲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截至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23億元。 公開財經資料顯示,過去六年,青雲科技每年虧損,六年累計虧損達1248億元。
12月23日,國內另一家知名雲廠商UCloud優刻電宣布,公司創始成員、CTO莫顯峰辭職。 到目前為止,UCD的三位創始成員目前只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季新華。 公開財經資料顯示,23年前三季度UCD同比大幅下滑26%,扣除非淨利潤-2746億元。
事實上,不僅是青雲、優可德,包括金山雲、七牛雲在內的國內多家中小雲商家都陷入了虧損的泥潭。 而2024年頭部雲商發起的**戰,更是讓這些中小雲商更是雪上加霜,勉強維持。
頭部雲業務推遲上市,轉向第一戰,爭奪市場,中小雲業務持續虧損,勉強支撐。 2024年對於雲行業和雲市場來說,幾乎是乙個寒冬。
大模型爆發,算力需求巨大,雲業務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
東方不亮,西亮。 在國內雲廠商拼命向行業內捲化的時候,ChatGPT爆發引發的AI大模型的普及,讓海量智慧型算力成為眾多AI企業的剛性需求。 以雲平台為主的算力,一時間迎來了近乎無限的發展空間。
以專業領域的應用為例。 氣象領域大型垂直模型的訓練需要40年的全球氣象資料,使用200張GPU卡進行2個月的連續訓練。 如果訓練乙個通用的大模型,時間和計算成本會高出100倍以上。 大模型訓練所需的算力可見一斑。 業內人士估計,目前國內有100多個大型模型在訓練和使用,這直接導致模型訓練所需的算力存在巨大缺口,成本居高不下。
這是2024年雲計算行業和各大雲企業迎來的“傾盆大富”。 但要趕上這股財富浪潮並不容易。 大多數雲提供商現有的算力和資源大部分集中在市場上服務於普通行業的通用算力上,而AI模型需要以GPU作為算力基礎硬體的智慧型算力。 為了抓住AI模型時代的發展機遇,雲廠商必須轉變其技術和發展路徑。
市場需求引領了行業的發展,國內多家雲廠商也為AI模型和智慧型雲的發展開闢了新的方向。 幾年前,“All in AI”的主張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 ChatGPT發布後,國內首次正式宣布將於3月16日推出通用大模型“文心一顏”。 通過這種方式,它再次將其基於智慧型雲構建的AI能力全面推向市場。
面對新的機遇,阿里雲作為國內最大的雲廠商,敏銳地感受到了變化,及時調整了發展戰略和重點:做每乙個大模型背後的“賣水人”——幫助企業訓練好、用好大模型。
基於這一理念,阿里雲陸續發布了一站式AI應用開發平台百聯、通用模型“通益千問”,以及八大垂直行業的模型和用例。 面向智慧型時代,阿里雲計畫通過從底層算力到AI平台再到模型服務的全棧技術創新,對雲計算系統進行公升級,打造AI時代最開放的雲。 阿里雲最終關注的是雲,而不是大模型,這是阿里雲正在穩步實施的發展轉型戰略。
同樣,華為雲、騰訊雲等大廠也紛紛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和相關的AI開發訓練平台。
在分享大模型帶來的海量算力紅利的同時,各類雲廠商也在積極進行開發和轉型,以適應新AI時代的到來。
結語
2024年對於許多行業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雲計算行業也不例外。 在經歷了網際網絡企業向雲和政務雲的兩波市場紅利之後,以通用算力服務為代表的雲市場打響了規模化戰鬥,行業開始呈現內捲化趨勢。 同時,AI大模型的普及給雲計算行業帶來了海量算力需求,促使雲企業開始智慧型算力轉型和雲平台AI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