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角遺址位於杭家湖平原,總面積約12萬平方公尺,文化積澱可分為四層。 根據回族層遺跡的特點,該遺址是同一文化在不同年代的積累。 第四層的碳-14年齡約為西元前2024年至西元前2024年,與河姆渡遺址第四層的年齡基本相同,但兩者的文化面貌並不一致。 在遺址的陶器中,有一種由氧化鎂含量高的粘土製成的白陶豆,其陶器和裝飾與洞庭湖發現的大溪文化同類產品基本相同。 基本陶器以砂、貽貝為主的灰陶、紅陶,少量木炭黑陶以稻殼為材料和材料,其中以圓底平底釜為主要造型,數量佔陶器總數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鍋、杯、盆、盤、杯等,還有一些底部有圓腳或三腿的器皿。
大多數物品表面都是樸素的,只有少數陶器上裝飾著繩文和劃痕圖案。 雕刻花紋的花紋與河姆渡的花紋不同,河姆渡主要以公尺點、對角線或壓印圓花紋為主。 珞家角遺址的石器大多是拋光光滑的,但第四層的石器大多只是磨過,石刀主要由頁岩等石屑加工而成,表面大多保留了石屑的天然表面,只有較薄的一面用單面或雙面刀片打磨而成。 第四層還出土了兩種殘石砂漿,整體經過切割修整,器皿形狀大而笨重,略呈半球形,內壁向內凹。 此外,第四層的骨角裝置主要包括箭頭、手柄、角鉤和錐體。 手柄由角製成,並用四個不同的鹿角連線到後枝,在這個角柄上可以安裝斧頭和鎧甲等石器,可以大大提高其效率。
在遺址的第四層沒有發現居住遺跡,發現的灰坑主要是長方形和橢圓形。 一些灰坑含有大量的魚骨。 在一些灰坑上,往往有多層灰黑色的夾層,這種夾層的厚度可以達到17層之多,每層厚約3-10厘公尺,呈鍋底形狀下沉。 這種夾層的形成可能與灰坑上的草屋頂結構有關。 覆蓋在上面的草被風雨侵蝕,表面形成灰白色的黴菌層,每年都需要鋪設新的草,使草頂逐年增加。 一旦草屋面坍塌,長時間掩埋,原有的模具層就會變成灰白色,不發霉的部分會逐漸變黑。
在珞珈角遺址中,發現了豐富的動物群,包括野生和馴養動物,如狗、野豬、家豬、水牛、貉、亞洲象、梅花鹿、四象鹿、狍子、鯨魚、龜龜和海龜、中華鱷魚、鳥類和魚類。 其中,狗、豬、水牛等,可能在當時就已經被人類馴化了。 四樓的其中一件寶物是乙隻陶豬,它身材肥胖,腦袋短,肚子圓圓下垂,與現代家豬非常相似。 此外,還發現了大量鹿科動物的遺骸。 該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浣熊下頜骨,這些骨頭的外側被人為切開,據推測,貉可能是當時重要的毛皮資源之一。 此外,在珞珈角遺址還出土了炭化公尺。 木炭陶器中含有大量的稻殼。 同時,對第四層土壤的花粉鑑定表明,草佔花粉組合的97個。
水稻鑑定為秈稻和粳稻,從兩批標本中秈稻和粳稻的比例約為2:1,這可能反映了當時種植的兩種水稻的比例關係。 大公尺的粒形比河姆渡遺址的大公尺小,原千粒重估計為20-21克。 此外,花粉種類簡單,數量集中,這可能是水稻大規模栽培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