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同存異,聊聊共同關心的體育熱點話題”為口號,每週五晚上10:00在《中國好聲音》“決勝時刻”欄目播出一檔社群節目。
2024年洛杉磯奧運會將腰旗橄欖球作為一項新運動引入。 腰旗橄欖球被視為美式橄欖球的“輕量級”版本,與三人籃球、七人制橄欖球一起,成為奧運會上“輕量級運動”的代表。 11月24日,第140期節目在進博會上呈現了體育消費的新趨勢。 涉案的三位“八卦”分別是中國之聲記者張溫、廣東橄欖球協會常務理事、廣州邁悅體育創始人李德明,以及體育業務營銷副總裁、生益體育總經理羅冉峰。
本文總結了本集的亮點。
最早進入奧運會的輕量級專案是哪個?
張溫:通過今天的嘉賓介紹,你會猜到我們要說的是橄欖球,但我們不只是說橄欖球。 2024年洛杉磯奧運會將有五項新運動,包括棒球和壘球、板球、棍網球、壁球和腰旗橄欖球。 腰旗橄欖球是美式橄欖球的“輕量級版”,即簡化形式。 此前,2016 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將 3x3 籃球作為輕量級籃球,七人制橄欖球作為輕量級橄欖球。 這些輕量化專案將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傳播和相關專案的發展帶來哪些機遇?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
首先,三人籃球和七人制橄欖球是第一批進入奧運會的輕量級專案嗎?
羅冉峰:恐怕不是。 奧運會中的一些格鬥專案在進入奧運體系之前也被簡化了。 例如,柔道作為奧林匹克運動專案,與原來的柔道格鬥相比,減少了一些致命的技術。 如果你是從體育競技的方向練習柔道,你一般不會學習這種殺戮技術習。 此外,與職業拳擊相比,奧運拳擊也大幅減少。 職業拳擊的回合數相對較高,有12回合的金牌爭奪戰,而在最近的奧運會上,拳擊只打了三回合,回合數明顯減少。
職業拳擊手一年只打兩三次比賽,而奧運比賽只有兩周,奧運拳擊勢必會壓縮強度。
另乙個有趣的細節:在武術史上,拳擊本身就是“減法”的結果。 最基本的戰鬥是不規則的戰鬥,可以用武器,徒手,手或腳,站立或躺下。 但拳擊將規則限制在使用拳頭作為攻擊手段,格鬥運動成為所謂的“文明”。 在完成輕量化改造後,拳擊逐漸發展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格鬥運動。 然而,拳擊已經進一步被輕化並發展成為一項並不尷尬的運動,包括現在關於國際奧委會應該承認哪個組織為奧運會拳擊的官方管理機構存在爭議,這很有趣。
回到主持人一開始的問題,這裡擺放著拳擊、柔道等運動的例子,三人籃球和七人制橄欖球不應該被認為是第乙個進入奧運會的輕量級運動。
為什麼奧運會上有腰旗橄欖球而不是美式橄欖球?
張溫:你的回答也讓我們意識到,簡化奧運會納入各項運動規則的初衷之一,就是要讓體育性質更符合奧林匹克價值觀。 那麼現在腰旗橄欖球領先於美式橄欖球,有沒有類似的考慮呢?
賴:讓我們先來區分一下橄欖球的不同概念。 乙個是橄欖球和美式橄欖球。 雖然在中國語境中被稱為“橄欖球”,但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兩種不同的運動。 在實踐中,兩項運動也有相應的管理機構。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男子專案必須在四大洲至少75個國家和地區舉行,女子專案必須在三大洲的40個國家和地區舉行,並且該專案必須得到國際奧委會的認可,才能成為正式的奧林匹克運動專案。 到 1900 年巴黎奧運會時,著名的顧拜旦先生已經將橄欖球引入奧運會。 美式足球的國際管理機構是國際美式橄欖球聯合會,該聯合會成立於 1998 年,並於 2013 年獲得國際奧委會的臨時認可。 整體來看,美式足球的全球推廣效果略遜於英式足球,因此不能過早進入奧運會。
然後讓我們區分美式橄欖球和腰旗橄欖球。 一般來說,我們會將前者稱為“裝備足球”,這更直觀地反映了與腰旗橄欖球的區別。 眾所周知,裝備足球在北美高度發達,是北美排名第一的運動,但其商業價值在北美是直接消化的。 NFL聯盟多年來也一直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推廣裝備足球,包括在墨西哥、英國、德國等地舉辦比賽,但從未改變北美佔主導地位、其他地區相對薄弱的發展局面,很難直接將裝備足球推廣到奧運會。
腰旗橄欖球在中國已經普及了一定程度。
當然,每當宣布一項新運動參加奧運會時,主辦國都會有一些機會介紹當地流行的運動。 此前,腰旗橄欖球已經進入了世界大運會和世界運動會,並取得了一定的推廣效果。 現在奧運會由美國城市主辦,有機會以腰旗橄欖球的形式將美式足球帶入奧運會。 腰旗橄欖球比裝備橄欖球簡單多了,沒有頭盔、肩甲等裝備,也沒有過於激烈的激烈對抗,只需要在腰間插上兩面旗幟即可進行。 由於參與難度大,晉公升也比較容易。 例如,近年來,中國經歷了腰旗橄欖球通過社交網路走紅的過程,有很多年輕人前來體驗。
羅冉峰:開玩笑地說,美國人把美式足球叫做美式足球,這直接和現在國際奧委會的英式足球混淆了。 在它前面加上字首“美國”會強調這項運動的當地起源,這似乎不合適。 所以也許從專案名稱的開頭就有一定的考慮。 正如李總所說,將裝備足球作為專案名稱進行推廣很容易。 此外,李主席提到的《奧林匹克憲章》對男女平等也有一些要求。 現在國際奧委會主張男女都應該被納入奧林匹克運動,甚至鼓勵男女混合隊,美式足球在這方面似乎做得不太好。 包括在職業層面上,關於女子美式橄欖球的討論非常稀少。 相比之下,女性參與腰旗橄欖球的人數要多得多。
輕量級“為更廣泛的傳播創造了機會。
張溫:國際奧委會確實在努力促進男女平等,甚至在奧運會專案數量和參賽人數上追求絕對平等。 腰旗橄欖球似乎更符合國際奧委會的價值觀。 另外,當談到腰旗橄欖球減少對抗後的推廣效果時,李總能否進一步解讀?
黎德明:腰旗橄欖球是非碰撞性的,在比賽中不會主動追求身體接觸和對抗。 這使得這項運動既可移動又不會帶來很大的體力壓力,而且吸引上班族和年輕人參加比裝備橄欖球更容易。 此外,雖然有橄欖球配備的頭盔、肩甲等防護裝備,但如果運動員沒有施加正確的力量,在身體碰撞過程中仍然會形成挫傷,如果摔倒在地,就會有擦傷。 因此,腰旗橄欖球受傷的概率也低於裝備足球,更受城市白領的歡迎。
張溫:腰旗橄欖球是名副其實的“輕量級”,讓美式足球不那麼“重”。 進入奧運會後,是否會給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帶來重大新機遇?
進奧運有望進一步啟用國內腰旗橄欖球青年訓練。
賴德明:毫無疑問。 2024年成都舉辦世界運動會時,中國人將首次在家門口看到大型國際腰牌橄欖球賽事。 此外,我還聽到一些行業訊息,2024年粵港澳全運會也將有機會增加腰旗橄欖球。 腰旗橄欖球進入全運會,這意味著各省都要組建省隊,進而推動在各市建立後備人才梯隊,這將是腰旗橄欖球發展的春天。
當我們第一次介紹腰旗橄欖球時,我們主要告訴參與者,這是一項沒有直接身體對抗、沒有碰撞的運動,沒有必要擔心人身安全。 現在這個專案已經進入了整個國家的體育體系,更是乙個里程碑式的發展機遇。 比如廣東現在是中國腰旗橄欖球發展比較好的省份,上半年奧運會的訊息還沒出來,當時舉辦的首屆廣東青少年橄欖球錦標賽已經實現了從U8到大學組的年齡組設定, 50多支隊伍和近600名運動員參加。該省的成人業餘比賽是每週一次的預約比賽和每月一次的盃賽。 現在業內人士看到的是,專案進入奧運會後,未來國內在青訓、裝備周邊銷售、成人社團組建培訓、賽事組織乃至體育旅遊等方面都會出現一波機遇。 預計這波機會將至少持續到2024年洛杉磯奧運會。
輕量化已成為奧運復興戰略的一條支線。
張溫:腰旗橄欖球進入奧運會,讓相關從業者對專案的新發展充滿期待。 冉峰,三人籃球是用輕量級版本帶動專案發展的乙個例子嗎?因為籃球在奧運會上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後來又增加了三人籃球。
羅冉峰:三人籃球確實是乙個例子,它通過輕量級的形式進入奧運會,加強了籃球的傳播。 FIBA本身非常積極地推廣三人籃球,建立了國際比賽體系、排名體系和職業體系。 包括在中國,國際籃聯通過一系列賽事授權與當地一些賽事合作,促成了三人籃球的參與。
輕巧的3x3籃球具有明顯的通訊便利性。 一方面,3x3籃球比賽的可觀性、持續時間設定和進攻節奏引導,使其進攻回合交換比五人籃球更多,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傳達籃球的魅力方面。 一方面,賽事易於組織,3x3籃球可以在多種場景下實施。 例如,在商業主體中尋找乙個中庭或外圍區域,並建造一些塑料地板以形成乙個臨時的運動場。 路過商場的人們會停下來收集活動的受歡迎程度。 該活動本身將吸引籃球迷**,並為商業體育活動引導流量。 可以看出,三人籃球在消費端和第一端能夠同時吸引相關組織或群體,近年來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3x3籃球可以在鬧市區進行,具有一定的“景觀運動”屬性。
張溫:就國際奧委會的立場而言,為什麼要專門推廣輕量級運動?特別是籃球、五人制足球和三人籃球都是相似的類別,引入三人籃球有什麼意義呢?
羅冉峰:過去和拳擊、柔道一樣,參加奧運會的主要原因是專案的影響和群眾基礎比較紮實。 國際奧委會引入這些專案有助於充實奧運會作為一項綜合性運動專案的完整性。 但近年來的情況可能更多是由於國際奧委會的復興戰略。 近年來,人們提到奧運會是為了開拓青少年市場,主要提到了滑板、衝浪、霹靂舞等新運動。 輕量級專案也可能是乙個重要的起點。 李先生剛才提到了腰旗橄欖球在年輕人中的快速推廣。 總體而言,輕量級運動可能會通過削弱身體對抗來增加對更多地區和更多樣化群體(例如青年和女性)的吸引力。 因此,與其說是國際奧委會試圖推動輕量化,不如說是國際奧委會在促進復興的過程中找到了一些輕量化專案作為支撐。
張溫:大多數人對奧運會的看法可能只是過去30年、40年第10屆、第8屆奧運會的情況。 在這個時間尺度上,整個奧運專案沒有改變。 但是,縱觀100多年的奧運會歷史,奧運專案乃至整個體育大家庭的專案都會有明顯的變化趨勢。 每項運動的規則也將不斷發展,使其更符合當代人的需求。
如今,我們可能正處於乙個需要輕量級運動、追求便利、不容易受傷的時代。 因此,我們接觸到了一系列進入門檻低但能夠通過專業運動員的表現展示終極技能水平的運動。 它可以高處移動或移動低處,並且可以參與其中並享受它,這可能是目前世界流行運動的共同特徵。 因此,輕量級的籃球和橄欖球逐漸被吸收到奧運會中。 相信在這個過程中,國際奧委會一直在思考如何平衡賽事的參與性和精彩性,更好地將“一起看”和“一起玩”兩個目標結合起來。 感謝兩位嘉賓參與本期節目,我們下期再見。
注:圖片由osports和李德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