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確認的朝代中:夏朝,約西元前 2029 年至西元前 1559 年,持續了約 500 年;商朝,約西元前2024年至西元前2024年,也持續了大約500年;周王朝,約西元前2024年至西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以及西元前770年至西元前256年的東周王朝,共持續約800年。 因此,如果按照廣義的封建時期來計算,也不是沒有歷時300多年的王朝,夏、商、周這些政權有500年的歷史。 再比如宋朝,雖然因戰爭而分為北宋(960 1127)和南宋(1127 1279),但這兩個朝代加起來有近320年的歷史。 不過,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擁有300多年的政權確實很少見,在這裡,筆者就來給大家講講為什麼大多數王朝帝國300年都難以破滅的原因。
在明清**《三國演義》的序言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下大勢將分久,分久久。 “從長遠來看,歷史上的朝代、世代都是這樣演進的。 西漢著名作家、史學家司馬遷在《天官史記》中也總結道:“傅天雲,30歲小變,百年變,500年大變;三大變化是乙個時代,三個時代都是為這個龐大的數字做準備的。 那些為國家服務的人,一定是三五個有價值的。 上上下下每千年,再來天人續約的準備。 這句話看似很囉嗦,講了很多天體運動的規律,但實際上也是打著這個規律的幌子,隱喻著政治權力的創新,警告統治者要注意。
三、五兩個數字,歷經千年之久,天人關係陸續完成。 司馬遷的言論有理有據,尤其侷限於當時的歷史認知條件,並受到漢初儒家“天人歸納”理論的影響,因此對政治變遷週期性的理解會帶有一些經驗主義和神學的色彩。
在社會科學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今天,古代歷史學家從大量史料和事件中總結出的變化“規律”,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加以解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永恆的原則,一切政治形態的變化都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經濟面貌。 以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的小農生產模式為主導的自然經濟體系是整個封建社會的核心經濟結構,在此基礎上,地主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土地私有制和長期重視農業、壓制商業的政策是封建社會生產方式下最不穩定的兩個因素。 為什麼說不穩定?這就涉及到土地制度的問題:封建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是第一產業,即農業和初級手工業,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對土地的硬性要求——土地面積、肥力、連續性等都會對農業的生產力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太平天國起義中頒布的“**田地制度”已經按照產出的質量進行分級, 分為九個等級。
但是,地主對土地的私有制導致了地主階級對小農階級的吞併和剝削的熱情,由於地主的壓迫和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薄弱,大量農民最終失去了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成為封建農奴, 這加劇了社會矛盾。重農打壓商業,本來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政權和社會穩定而制定的,因為商人是封建時期社會活動最活躍的群體,也是最不穩定的變數,但過度壓制商業實際上會導致不良後果——商人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 甚至可能比一些地主還高,所以一些地位低下但又不願意接受自己處境的商人會利用自己的經濟資本來交換政治權力,從而擾亂封建政治制度的運作秩序。正因為經濟不穩定是天生的,相應的經濟改革往往跟不上制度的腐朽,因為步伐太大,損害了封建統治階級既得利益的權益。 在政治上,從秦朝到滿清,中國古代長期盛行**中央集權制度,善於集中國家權力,對叛亂和涉外事件有很強的防禦能力,但又不好,因為權力的過度集中和“家庭天下”制度很容易造成統治階級的日益擴張和腐敗, 這也是為什麼勤勞的明朝君主多出現在建國時期,而平庸懦弱的皇帝大多集中在乙個王朝末期的原因。
因此,歸根結底,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或者說生產方式的突破性飛躍,都會對固有的政治經濟面貌產生巨大的衝擊。 這種影響是漸進的,隨著土地兼併的激增和最高統治者的逐漸放縱而演變,並且由於封建制度的相似性和歷史進步的巧合,這種演變過程集中在三百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