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近日在旗下官網上曬出了一張《降本增笑》的海報,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阿里雲對過去一段時間降本、盲目降本引發的一系列P0級事故的自嘲。 官方的吐槽,最致命的,降本增效變成了降本增笑,阿里不是一直標榜自己的管理很先進嗎? 為什麼會這樣? 別只是嘲笑阿里雲,其實一般的公司可能在降本增效方面做得更差,做了很多自以為有效,實則無效,甚至可能雷霆萬鈞的佯攻。
降本增效就是搞減法:很多企業想得很簡單,降本增效就是砍,削減各種成本,比如延長加班時間、關燈、雙面列印等,然後裁掉價效比不高的老員工,削減投資預算。 這些都是形式主義,他們沒有成本分析,他們不知道保留哪些,刪除哪些,總之,無論如何,只要一刀切,似乎就能實現降本增效,殊不知,這樣的一刀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阿里雲就是乙個生動的例子, 幾起P0級事故造成的巨大損失,足以讓裁員降本的三瓜兩棗成笑話。切割是一種簡單而粗暴的表演,降本增效需要從商業模式、業務流程、技術層面進行設計。
降本增效只是降本:降本增效明明是四個字,但很多企業似乎陷入了惡中,眼睛只看到前兩個字,卻看不到後兩個字,只降本不增效。 降低成本不是更容易嗎? 畢竟只要揮刀砍下來,提高效率就比較困難了,而且需要向外增加,更不能說能得到。 但是,效率比降低成本更有效,因為增長可以治癒所有疾病,增量有希望,規模擴大,成本自然會下降。 但是,很多人在內戰中是局內人,在外戰中是門外漢,他們拿不到外部增量,所以他們不得不在內部降低成本,然後滾進去。
降本增效不是投資:很多企業搞降本增效,一分錢都不准投入,導致投資不足錯失新的戰略機遇,因削減預算而客戶關係冷淡,使企業失去未來增長的動力。 這種做法的本質是將今天的成本轉化為明天的成本,企業未來薪酬將翻倍。
降本增效就是分工:有的企業搞降本增效,就是給各部門設定降本目標,業務部門要減多少,職能部門要減多少,各部門在KPI的指揮下各自為政,甚至以鄰為壑, 將自己的成本轉嫁給其他部門。公司也缺乏從整體層面思考,一號位並沒有引領變革性降本增效方案的設計和推廣,只是希望一線基層能夠主動降本。 這種降本增效竟然能有效,實在是太奇怪了。
降本增效就是搞體育:很多企業喜歡搞體育,降本增效也喜歡搞體育。 演習來的時候,大張旗鼓,熱情高漲,演習結束後,雞毛不少,心裡不已。 但是,降本增效是企業管理永恆的主題,只要是做生意就應該繼續做下去,不能搞體育。 企業應將其內化到日常經營活動中。
上面提到的佯攻比比皆是,不妨互相檢查一下,如果有,會鼓勵你去改。 說完佯攻,再來看看真實的佯攻。
什麼是真正的行動? 讓我們用幾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不只是減法,而是加減乘除:碧約特超市此前要求員工在開業前兩小時上班,做好擺放商品、打掃場地等準備工作,迎接顧客,這也是家樂福、沃爾瑪等外資大賣場借鑑的既定流程。 然而,在第一波顧客進店後,員工們無所事事。 為此,CEO孟凡砍掉了這個多餘的動作,而是提前十分鐘來到店裡,利用這短短的時間,緊急列出第一批顧客,叔叔阿姨們,少量的生鮮商品,以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等待店鋪正式開業,然後從容不迫地對整個店鋪進行精細化的陳列和環境維護。 兩個小時後,上午10點左右,當超市裡擠滿了顧客時,店裡已經到了最富貴、乾淨、整潔的狀態。
在孟凡忠的推動下,員工比原來晚了近兩個小時到達,但超市的業績並沒有因此而下滑,相當於每人每天節省了近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人工成本明顯降低。 這種減法才是真正的減法:從客戶價值出發,客戶價值決定哪些成本可以降低,哪些成本不能降低,甚至增加。 降本增效不僅是減法,還有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加法也是以客戶價值為基礎的,如果投資增加,ROI能上公升,那麼加法還是要加法。 任先生說:不管你節省了多少策略,再窮也做不了差客戶,你說的是戰略和客戶介面的投入,你要投入進去,不能一味地砍掉。 乘法除法是商業模式、業務流程、技術方面的放大和複製,比如馬斯克對推特應用第一性原理,從8000人降到2000人,推特還能正常運轉; 再比如AI技術在基因測序中的應用,效率提公升了數億倍,原本測序的“農民工”和合同工頭相繼下崗。
不只是降低成本,而是同時增加和減少:衛小麗,汽車製造的新生力量,從事降本增效,但理想CEO李湘指出,沒有銷售,怎麼談成本降呢? 規模向上,成本自然會下降,擴大銷售是降低成本的最好途徑。 在這三者中,理想汽車之所以更好,是因為它銷量最大,更容易降低成本。 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成本更有效。 降低成本不一定能提高效率,甚至可能增加損失,而效率的提高一般會降低成本,效率是應該做的,降低成本和增效應該反過來稱為降效。
為了控制成本,本來是分階段為這些人設定KPI,每年設定成本降低目標,卻發現成本無法降低。 後來,華為拉通了流程,把這些人打包在一起,組成了乙個團隊,並制定了乙個整體考核指標,叫做四活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並將他們的獎金與這個指標掛鉤。 四種靈活費用分別是庫存管理費用、應收賬款管理費用、物流倉儲費用和銷售管理費用。
自從他們成為繩子上的蚱蜢以來,這些人密切合作。 從一開始,解決方案經理就精確測量基站的經緯度,制定詳細的BOM清單和安裝流程,並提供給購買者。 **鏈式採購時,會計算出所有經緯度應該採購什麼,同時也會逐步包裝採購6個月為週期,可以準確地從公司總部直接送到精準點,去掉中間環節,從而節省大量的物流倉儲成本。 2024年,這四項靈活費用佔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2%,2024年,經過4年的優化,這個數字變成了68%,擠出 52%的利潤。 由此可見,簡單的分攤是行不通的,但要深入業務,優化流程,配合激勵機制,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不是突如其來的戰役,而是持續改進:華為從未搞過降本增效的戰役,但它在增本降本方面做得非常好,因為通過機會導向的運營管理、責任中心、薪酬方案等一系列機制,降本增效已經固化在組織的肌肉記憶中。 華為的運營管理以增量機會為導向,形成“機會、目標、戰略、行動、資源”的閉環。 當抓住機會時,增量就會存在,成本降低將是可能的。 華為責任中心明確各單元定位,設計內部市場化交易結算機制,建立自身賬本,精準衡量自身價值創造,有效推動各層級業務主體持續降本增效。 華為的薪酬包機制將每個單位的薪酬與自身價值創造掛鉤,每個人都會主動想辦法降本增效,因為自身利益與降本增效息息相關。 華為降本增效的努力不需要高層推動,因為這些機制還在不斷推進。
相較於發起降本增效運動,逐一設計降本增效方案,這些機制更加有效和有力,會帶動員工不斷尋找降本增效的方法,及時反饋降本增效的效果, 並共享降本增效的成果,形成持續的良性迴圈。任先生不必大喊大叫,也不必費力,員工會自動降本增效。 我們真正需要學習的是這些機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增量導向的運營機制:華為的運營機制針對的是外部機會,而不是內部存量。 從BLM戰略開始,它的目標是兩個差距:機會差距和績效差距。
在制定商業計畫時,也是要時刻關注機會,圍繞機會採取一系列策略和行動,確保抓住外部增量。
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動態機會,通過業務分析,將密切跟蹤機會,促進業務目標的實現。
責任中心機制:華為運用責任核算的概念,將各類單位劃分為五類責任中心,其中利潤中心是中心位置(詳見《組織中利潤中心的詳解》和《華為的利潤中心為什麼這麼搞砸? 》)
按照內部市場化原則,“誰叫炮火,誰就買炮火”,平台單位有資源但沒有預算,作戰單位有資源但有預算,二者建立內部交易機制,作戰單位向平台單位購買資源,平台單位提供資源,獲取收益, 並且雙方建立自己的賬單,盈虧情況一目了然。
這樣一來,部隊就自管自辦,為了取得更高的財務業績,就會主動降本增效,作戰部隊不會盲目要求後方炮火,因為他們要為炮火買單,只需要一枚手榴彈就不叫巡航飛彈, 因為他們必須算賬。平台部隊將非常積極主動地向前線提供炮火,支援人力和物力資源,因為沒有支援,這些資源就會被砸在自己手裡,不僅賣不出錢創收,反而要白費承擔。 這種內部市場化,使得雙方都非常理性,非常善於降本增效,作戰單位非常善於細緻算計,平台單位非常善於出賣自己的資源。 要達到這個水平,一般公司只能想著,更別說算賬了,很多公司甚至無法確定責任中心的定位,甚至沒有想清楚計量的價值口徑。 中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薪酬包機制:華為將員工獎金和工資打包到組織內的價值創造中,形成閉環,降本增效的效果可直接看見。 如果乙個部門在降本增效方面做得好,價值創造就會高,全員的獎金待遇就會更大,員工分享的也會更多。 這種利潤驅動機制的效果非常明顯,員工會很有動力去推動降本增效,因為省下來的錢和賺到的額外錢都是自己的。 這種機制的激勵作用非常明顯,員工會齊心協力,創造高績效。
自2024年起,華為實施了獎金方案,自2024年起公升級為薪酬方案,核心內容是將薪酬與各級責任中心的業務指標掛鉤,從而實現業務單位的自律、自我激勵的管理機制。 (詳見《華為薪酬演進》一文)。 薪酬方案的激勵效果比獎金方案要好,但是管理要求也較高,一般公司都達不到,所以可以從獎金方案開始,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然後慢慢公升級到薪酬方案
最後,與其做鐘聲,不如做鐘錶匠。 建好機制比設計降本增效的方案更重要,一旦建好,就能起到長效、可持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