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德國和俄羅斯對“絕望”的一方撒謊
近兩年來,俄烏衝突愈演愈烈,原本是歐洲支柱的德國,在各個方面都變得相當令人失望,尤其是在經濟方面。 德國曾被譽為歐洲經濟增長的引擎,現在是歐洲最大的石油瓶之一。 最近,德國的財政問題更加嚴重,財政缺口高達600億歐元,這導致國會凍結了所有新的支出。 這讓德國不僅被英國人嘲笑,還被昵稱為“歐洲病夫”。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病夫”並沒有把自己的問題當回事,而是選擇給別國潑髒水,彷彿要用這種方式證明自己沒有病,而是其他國家“病了”。
近期,德國對中國和俄羅斯採取了一系列行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世界氣候大會上,德國聲稱中國是排放大國,並要求中國加入德國設立的**,以便允許發達國家向窮國提供財政支援。 這一主張是在167個國家面前提出的。 德國聲稱建立**的目的是全球合作,但它也對自身的財政困境表示擔憂,強調德國很難獨自承擔這一責任,需要更多國家的支援。
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德國再次對俄羅斯提出指控。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最近表示,俄羅斯已經停止了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管道,因此俄羅斯應對能源問題負責。 這番話引起了廣泛關注。
德國明目張膽地捏造事實,首先,德國將中國定為“發達國家”純屬單方面主張。 8月,在美國眾議院單方面投票將中國列為“發達國家”後,德國成為歐洲第乙個效仿的國家。 當時,德國發展部長甚至聲稱考慮不再向中國提供貸款。
對於發達國家向窮國提供財政支援的承諾,德國的言辭更是離譜。 早在2024年氣候峰會上,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就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對發展中國家減排努力進行補償,這一承諾已延長至2024年。 但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兌現承諾的情況並不明顯。 而現在,德國又成立了乙個新的**,似乎要撕毀過去的承諾,更荒謬的是,他們明明要求中國加入,顯然是想讓中國成為替罪羊。 德國將無法履行其承諾,我們不必為德國的失敗付出代價,我們也不會輕易答應他們的要求。
在俄羅斯方面,在北溪管道**之後,普京立即表示,北溪2號的B線仍然可以為德國提供天然氣,但朔爾茨堅決拒絕,聲稱俄羅斯不再是德國的可靠夥伴。 當時,西方對此嗤之以鼻,稱普京就像冷屁股上的熱臉。
另乙個例子是,最近西方和俄羅斯**都透露了歐盟正在秘密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事實。 捷克共和國甚至公開表示打算進口俄羅斯天然氣。 從這些情況不難看出,俄羅斯一直願意向歐洲供應天然氣。 俄羅斯依靠能源出口來維持經濟,因此自然不會故意切斷與歐洲的最佳聯絡。
為什麼有人對北溪進行**攻擊?簡而言之,如果沒有爆炸,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關係將保持模稜兩可的狀態。 德國聲稱俄羅斯已經停止天然氣供應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 德國的行動揭示了這個問題,因為其他歐洲國家正在進口俄羅斯天然氣,而曾經是最依賴俄羅斯的國家之一的德國在看到自己的國家陷入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後選擇不再進口天然氣。
對於德國的這種情況,普京最近表達得非常直白,也可以說是有點病。 普京直言不諱地表示,今天的德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主權,他們的領導層無法做出明智的決定,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德國經濟陷入深淵。
普京的宣告雖然直言不諱,但很有道理。 畢竟,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德國的自相矛盾行為將很難解釋。 儘管遭到國內輿論的強烈反對,但朔爾茨似乎對此視而不見,堅持援助烏克蘭,同時毫不猶豫地從俄羅斯以外的其他國家進口天然氣,而是因為國內需要,從俄羅斯購買廉價的管道天然氣。
德國需要明確,如果出現問題,應該立即通知**,而不是潑髒水。 這種行為非但沒有緩解德國的困境,反而間接說明德國的問題不輕。 如果任由情況惡化,恐怕有一天會被戲稱為“神經症”。
以上內容資訊**為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或影射任何真實的國家、政治制度、組織、種族或個人。 以上內容並不意味著本文作者認同文章中的法律、規則、觀點、行為,並對相關資訊的真實性負責。 本文作者對上述任何或相關問題概不負責,也不承擔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