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高地建設。
12月 30, 20232023粵港澳大灣區(南沙)社會組織合作論壇於12月28日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舉行。 活動期間,來自粵港澳三地的16家社會組織和企業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南沙)社會組織合作創新基地戰略合作夥伴委員會,進一步奠定基礎平台基礎,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高地建設。 此外,廣州市南沙區民政局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在社會服務專業化、“一老一少”資源開發等方面開展合作。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科學論壇秘書處、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協辦交流活動、共建影響力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
互聯互通:南沙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高地
活動期間,來自粵港澳三地的16家社會組織和企業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南沙)社會組織合作創新基地戰略合作夥伴委員會,進一步奠定基礎平台基礎,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高地建設。 廣州市南沙區港澳青少年五樂服務中心主任孫巨集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港澳青少年五樂服務中心與香港10多個社團有聯絡,此次成為基地的戰略合作夥伴, 希望通過這個平台,成為香港社團和社會組織與內地社會組織之間的橋梁,讓兩地功能相輔相成,將香港的經驗應用到內地,讓市民享受到更多實惠。 ”
基地自2024年12月正式開館以來,不斷完善省、市、區共建機制,不斷提公升專家智庫和戰略合作夥伴實力,優化完善一站式服務功能,社會組織合作交流取得豐碩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底,基地共開展交流活動30餘場次,涵蓋人才政策宣傳、青年創新創業、行業協會商會創新發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慈善行業透明度建設、未成年人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接待社會各界近70人次來訪調研,培育孵化了3個具有大灣區元素的社會組織,完成了2家公司的設立和註冊。
合作共享:鏈結社會力量,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社會組織的融合發展,離不開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主體的合作與互動。 活動期間,廣州市南沙區民政局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在“一老一少”社會服務專業化和資源開發方面開展合作。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合作發展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科學論壇秘書處、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協辦交流活動、共建影響力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 “這次活動對大灣區的軟連線很有幫助,來自香港、澳門、廣州等地的社會組織介紹各自的專案,然後會有深度對接,看他們能不能合作建立聯合專案,這次活動是乙個加速。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
此外,廣州市慈善總會、粵港澳大灣區公益合作**也在活動現場正式啟動。 據悉,設立**旨在廣泛調動多元化社會資源,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非營利組織能力建設、人才培養、國內外交流、專案合作、文化傳播、組織培育、專業研究等活動。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知識轉移處負責人認為,社會組織與高校在促進產學研合作、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可有效加速資本、人才等技術要素和創新要素的集聚融合。
多點發力:發揮社會組織專業優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在主旨演講中,粵港澳大灣區科學論壇執行秘書長聶曉偉、香港武夷聯合總會副主席蘇映宇、澳門總工會主席李從正、廣州市婦女兒童福利協會秘書長孟春山等社會組織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社會組織在建設合作基地中的作用定位和作用。科技創新產業,打造青年創業就業合作平台,共建對外開放高水平,樹立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桿。
來自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的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介紹,在黨建引領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為連線企業、企業、市場的橋梁的重要作用,助力產學研創新、產業鏈整合、智財權保護、 搭建行業服務平台,制定行業標準,促進行業交流,促進行業轉型公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隨後,在圓桌對話環節,來自社會智庫的專家和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組織代表就不同型別的社會組織如何發揮專業優勢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為完善政策、開展社會組織行業建設提供參考建議。
此外,活動當天還舉辦了“引力灣區創新驅動,科技洞察未來”——2023粵港澳大灣區(南沙)社會組織合作論壇科技專題交流會。 活動期間,科技社會組織和新型研發機構代表圍繞“實踐”——大灣區科學論壇推動科技創新、“創新”——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走向何方、“驅動”——社會組織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劉麗清通訊員:齊華偉、何千英、李善鐸、陳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