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環境較差,不少企業破產倒閉,失業現象頻發。 不禁讓人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裁員潮。
國有企業裁員潮始於上世紀90年代,2024年達到頂峰。 下崗、個體戶、停薪留職、待派、減員增效、砸三鐵、廠房失業、長假、不找二人、分流等,是當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 當時,沒有多少人理解這些話的真正含義。
它更典型,就像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弱一樣。 今年熱門的短劇《漫長的季節》講述了這段歷史。 此外,類似的文藝作品還有很多,如電影《鋼鐵鋼琴》等。
自2024年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一直面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各種衝擊。 90年代,大量國有企業效率低下,三角債頻發。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有企業改制成為必然,進而引發了國企改制後的裁員潮。
許多在國企工作了幾十年的員工突然被解雇,基本上失去了在社會上謀生的能力。 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大多在40至50歲之間,在勞動力市場上已經老齡化,在與年輕人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再就業難度大。 而且,他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有工作經驗但沒有文憑和專業技術職稱,難以適應用人單位的專業技術要求。
失去了原單位穩定的收入和相對優厚的福利待遇,他只能去當攤位、出租、家政、攤位上班。 還有一大批女性同胞被迫成為街頭女孩。 因為需要養家餬口。
當時下崗職工家庭的收入一般在1000元以下,子女還沒有成家,負擔很重。 有的夫妻下崗,住房條件差,沒錢看病。 為了養老,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身體來賺取每月的養老金費用。 許多家庭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的時期,甚至連妻子也離散了。
造成這段歷史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在國際環境還是在國內背景下。
國際環境因素主要指亞洲經濟危機。
97年,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對夢寐以求的東南亞金融市場發起衝擊,首當其衝的就是泰銖。 他利用一些東南亞國家在房地產、外匯儲備和金融市場管理上的混亂和失控,從最脆弱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開始,然後擾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南韓、台灣和香港。
香港**暴跌。 此後,在中國的大力支援下,中外資本開始進入市場,藍籌股和紅籌股上市公司紛紛從市場回購股票,帶動市場向上。 這場驚心動魄的港元保衛戰剛剛落下帷幕。
當時,中國大陸仍處於金融封閉狀態。 表面上頂住了外資的衝擊,但還是給中國帶來了後續的麻煩,直接的後果是出口減少,對出口商造成衝擊,工廠開工率低,工人缺工作。 另一點是,中國開啟了持續十幾年的熊市,改革開放帶來的強勁發展勢頭停滯不前。
內部因素主要是指經濟體制的改革。
在當今學術界,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主流,管理不善、長期虧損、最終破產、下崗職工失業等原因,是市場作用和企業成本與收益規律的必然結果,是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體現。
2024年,《經濟體制改革決定》出台,標誌著改革的開始。 此時,改革只圍繞企業內部效率展開,是一種管理提公升。
2024年,徐州國營襪廠率先提出以“破三鐵”(“鐵飯碗”、“鐵工資”、“鐵椅”)為核心的企業勞動、工資、人事制度改革。
2024年,《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頒布,確立了我國全面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 要著手抓大放小,建立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股份制,理順企業產權關係,探索政企分開。
回首往事,90年代國企裁員潮會不會重演?
縱觀近兩年的情況,從經濟重鎮深圳來看,一直悲哀欲絕。 在我身邊的情況中,大多數熟悉的同學和同事都到了想換工作卻不敢換工作的地步。 為什麼要換工作,很可能是因為公司也經營困難,內卷加劇,現有工作不好做,甚至還有裁員的訊息,但裁員的訊息卻滿天飛,你可能已經離開了這個坑,跳進了下乙個坑。 更不用說很多經濟不活躍的地區了。
經濟衝擊是一系列連鎖反應,國有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事實上,90年代的裁員潮近年來一直在重複,只是形式和規模不同。 裁員和失業潮的本質是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嚴重不對稱造成的。 最初主要在國有企業,但逐漸出現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但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影響的形式、規模和範圍將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