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孝順第一”,最好的孝道方式就是在死前好好照顧和養育父母。 然而,現在在農村,孝道的含義似乎發生了變化。
不管你在父母生前有沒有好好照顧他們,他們的死都會成為判斷你孝順與否的標準。 這種現象在城市可能難以理解,但在農村卻一直存在。
以我最近的經歷為例。
上個月中旬,我母親的遠房叔叔去世了,按照我母親的習,女人再嫁乙個****,自己的親人死了,都應該回去哀悼。
所以,作為親戚,我陪媽媽去參加葬禮,原計畫是吃午飯,弔唁後就走,沒想到葬禮非常熱鬧和程式化,母子倆在鄉下呆了整整七天。
在這七天裡,我親眼目睹了為什麼農村有人抱怨說自己“活得起,死得不起”。 按照市一般殯儀習,如果今天有人去世,會選擇一天,一般不會太長,或者後天,然後在殯儀館舉行簡單的弔唁儀式,邀請附近的親友,不要強迫大家到場。
弔唁儀式一般只有乙個上午,三四個小時就結束了,然後把祖先送去火化,火化後的第二天,家人會把骨灰送上山,葬禮就結束了,最多不超過五天,不會給很多親戚朋友添麻煩。
我的表弟上個月11日在家中去世,但葬禮不同。 表哥沒有直接送他去殯儀館,而是把他安置在家的老房子裡,舉行盛大的葬禮。
他請人裝修老房子,掛紙燈籠,貼白對聯,甚至做紙屋、紙錠。 所有這些都需要兩天的準備時間。 然後,他請來了僧尼、劇團、送葬樂隊,整個葬禮持續了五六天。
據說,葬禮時間越長,排得越大,孩子就越會被親戚朋友視為孝順。 不過,這種做法也意味著它的成本更高,因為村里的習俗是,一旦老人去世,全村都要派人來幫忙,親戚們來悼念不能馬上離開,必須等到老人下葬。
唐叔叔的葬禮持續了7天,每天都有一群人,大約200人。 有來幫忙的,有來哀悼的,還有專門的殯儀人員,但大多是附近村里來吃飯的人。
表哥請了特吾廚師包桌,每桌標準是400多頓飯,飲料和香菸都是自己安排的,每桌每餐發兩包香菸,價格昂貴,和他們結婚時的水平一樣。
此外,還有兩瓶葡萄酒,兩瓶飲料。 一瓶白酒配一瓶當地白酒,外加蘋果醋和可樂。 最後每桌計算,至少500元,一頓飯按20桌計算,至少1萬,一天2萬元,7天計算,除前兩天和最後兩天,人少,至少14萬元。
這還只是為了吃飯,村里來幫忙的人都要給錢,每人每天30塊錢,也不知道這裡會給多少人錢。
而官葬的三天,被邀請的僧尼們,葬禮,劇團都是一隊而來的,就像我表哥請來的20人一隊,三天花了5萬多元。
葬禮期間,需要人們通宵守夜,為了讓打牌的人保持警惕,寄宿家庭在晚上提供各種茶水、香菸、小吃和粥。 當東西用完了,就需要及時補充,否則會被認為是吝嗇的,人走了,葬禮就難辦了,還會被批評。
葬禮結束後,我向總經理詢問了叔叔葬禮的收支情況,得知收入只有11萬元,但支出卻達到了26萬元,主家只交了15萬元。
表哥家條件雖然不錯,但花15萬元的喪葬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種果樹一年只有5萬、6萬元的收入,賺這麼多錢也要三年。
小時候,我對鄉下的喪葬習俗感到困惑。 為什麼你不能像乙個城市居民一樣,讓一切變得簡單呢?然而,我母親告訴我,在農村,這種習俗是不可減少的。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葬禮的規模和排場要大一些,否則會被村民們議論成不孝。 聽到媽媽這麼說,我感覺鄉下的喪葬習俗變了,老人活著的時候,人們不再在乎孩子是否孝順。
只要孩子願意在老人去世後花大價錢做喪事,就算是孝順了。 這種荒謬的局面在農村很普遍,以前人們無法生存,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他們死不起。
我希望這種情況會很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