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元輝,讀者,關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財權。
推薦閱讀清單:《不確定時代的質量管理:穿越週期的華為》《華為質量管理手冊》《華為傳》《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任正飛傳》《奮鬥者導向:華為人力資源管理綱要》《以客戶為中心:華為業務管理綱要》《價值導向:華為財務管理綱要》(後三本書被稱為“華為管理三部曲”)。
作為一名資深花粉,現在從事質量管理工作的我,一直對華為的質量管理有著濃厚的興趣。 2024年9月,不確定時代的質量管理:華為的週期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一出版就看了,現在我對華為的質量管理有了評論。 具體而言,以下內容主要來自本書。
十。
1. 華為品質反思:熵與活力引擎
自 1865 年引入以來,熵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流行。 熵的概念也用於資訊理論、政治經濟學和生物系統的各種研究,不僅在物理學、生物學和化學領域。 熵的概念最早是由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Rudolf Clausius)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提出的。 隨後,薛丁格提出了“負熵”的概念,布里林提出了“負熵序”理論,普里高津提出了“熵流”。
2024年,夏農提出了“資訊熵”的概念,使“熵”的發展達到了乙個新的高峰。 普里高津提出了耗散結構的概念,並因此獲得了2024年的諾貝爾獎。 所謂耗散結構,就是乙個遠離平衡的開放系統,通過與外界不斷的物質和能量交換,在耗散過程中產生負熵流,使系統由無序變為有序。 耗散結構是乙個概念,它描述了生命系統的進化過程,而不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 根據普里高津的說法,耗散結構同樣適用於各種社會組織。
任正飛是第乙個將熵的概念引入企業管理並系統闡述的企業家。 熵增是世間萬物發展的自然趨勢,是指事物從有序走向混亂無序,最後走向滅絕的過程。 任正飛在考慮企業管理時,把熵增作為乙個重要視角。 企業發展的自然規律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漸走向混亂,失去發展動力。 因此,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企業熵的增加是必然趨勢,企業熵的增加一般表現為組織鬆弛、流程僵化、人才流失、缺乏創新等現象。 乙個企業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形成耗散結構,以達到減熵的目的。
企業要實現熵減,首先要從封閉系統走向開放系統,吸收先進的理念、文化、管理、流程、技術、資源等。 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工作動作,將多餘的能量耗散,使系統遠離平衡,保持低熵狀態,繼續生存。 企業組織就像乙個有生命的系統,需要輸出生命活力,為客戶創造價值,這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理由。 企業要想保持發展勢頭,就需要依靠人類生命的活力,通過耗散達到減熵的目的。
從質量生命週期的角度來看,質量也依賴於負熵。 如何防止質量枯萎?華為通過引入熵思維來保持和提高質量。 質量生態系統是乙個動態的均衡系統。 質量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機制使系統處於動態平衡狀態。 當質量環境變化超過一定範圍時,或者當系統本身發生重大變化時,質量生態系統就會失去穩定性和平衡性。 質量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補償功能是有限的,超過這個限度,平衡就會被打破。 生態閾值是可以達到這種變化或波動的閾值。 質量生態門檻代表質量環境的能力,或者說質量生態適者生存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質量生態門檻的大小取決於質量體系的成熟度,體系的成熟度越高,門檻越高反之,質量系統結構越簡單,功效越低,對外界擾動的抵抗力越低,越容易失去平衡,產生質量坍塌。 在自然條件下,質量生態系統始終朝著需求個性化、質量多樣化、結構複雜化、功能完善的方向發展,直到質量體系達到最穩定、最成熟的狀態。 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時,處於生物鏈頂端的生物往往更容易受到影響。 同理,當質量和生態環境出現危機或發生巨大變化時,企業規模越大,風險越高。 經濟危機是檢驗質量體系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的指標,危機是有機危機,經濟危機會淘汰質量差的企業,最好的企業在經濟危機後更容易生存和發展。
灰度哲學雖然不錯,但普通人很難理解和應用。 為了給全體華為員工提供明確的方向,任正非把熵降、灰度、“無人區”、混沌理論放在一起。 他直接將熵理論的物理、生物、哲學等概念引入企業管理,形成了華為獨特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和組織戰略。
任正非認為,“華為的最高目標是活著”。 企業也是一種有生命的有機體,企業的自然規律是熵由低到高,從有序到混亂,只有以負熵為食,才能保持發展勢頭。 因此,華為生命力的源泉來源於熵減思維,熵增問題成為華為危機意識的重要視角。 人性喜歡閒暇和舒適,而“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質量理念就是要求人們通過耗散做工來釋放能量,克服熵增問題。
熵減少不會自動發生,但熵增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 華為“以客戶為中心、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價值觀,體現了華為的組織活力,也體現了華為人的活力和創造力。
我把熱力學第二定律從自然科學引入社會科學,就是拉開差距,千上千骨幹的15萬人隊伍滾滾向前。 我們需要不斷啟用我們的隊伍,以防止“熵死亡”。 決不能讓乙個組織“黑洞”的出現,這個“黑洞”是慣性的,不能讓它吞噬我們的光和熱,吞噬生命力。 ——用精神追趕龍飛船(任正飛,2013)。
為了更好地激發組織活力,保證質量水平,華為創造性地將熵降理論引入到質量管理中,打造了華為活力引擎。 熵降和華為活力模型如圖所示。
熵降與華為活力模型——從不確定時代的質量管理看:華為的迴圈
任何組織都無法逃避這個公式:活力=資源(空間和時間)。 組織活力是個體活力的總和。 組織中人的活力是組織的靈魂。 資源包括資本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市場資源和管理資源。 資源和活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斷轉化,是組織運作的一般規律。 時間是任何完美產品和組織的殺手。 因此,如果時間足夠長,那麼之前的勝利將煙消雲散。
華為Vitality Engine建立在開放的耗散結構之上。 根據普里高津的說法,耗散結構是開放的,剛性系統是封閉的。 耗散結構是遠離平衡的系統。 一般來說,“熵”的耗散結構有三個基本特徵:開放性、離平衡的距離和非線性。 這實際上反映了熵還原的兩個定律:開熵和非平衡定律。 從某種角度來看,非線性也可以看作是遠離平衡的一種方式。 企業組織不僅是一種遠離均衡的結構,而且具有開放存在、非線性發展的特徵,符合耗散結構的定義。
作為乙個有生命的組織,作為乙個以客戶為中心的耗散結構,華為長期致力於從企業整體戰略的角度進行熵降,以啟用組織的活力。 華為活力引擎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判斷有序與無序、熵增與熵減的標準和方向。 一方面,華為主張通過開放合作構建世界新秩序,形成共贏新規則。 同時,我們將繼續習學習西方國家工業化和流程管理的先進經驗,炸毀人才金字塔,形成吸引世界各國優秀人才的新格局,倡導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另一方面,華為通過聚焦主線創新、簡化流程、飽和攻擊、自我批評、組建戰略儲備團隊等方式,努力積聚新勢能,消散多餘能量,維護組織健康發展。
回到質量的概念,華為認為質量是乙個生態系統,生命靠負熵生活,質量也靠負熵。 質量主體由不同的質量主體組成,不同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構成了質量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結構,質量主體之間存在競爭、控制、依賴、共生和協同。 通過開放合作,華為正在構建產業鏈、價值鏈、質量鏈的國際新生態。 “我們把主航道做得如此之寬,以至於你無法想象,裡面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船隻。 這只有在我們開放和合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
萬物的增長是熵的減少,戰略儲備的迴圈是熵的減少,幹部實踐知識的增加是熵的減少,幹部的特殊提拔是熵的減少,合理年齡退休也是熵的減少......我們不能讓公司裡出現懈怠。由於每週只有4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科學家和藝術家無法產生。 ——在華為市場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任正飛,2017)。
未完成,請關注後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