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古博物館位於中國歷史科學院院內,是中國第乙個以考古學命名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 從上個月開始,中國考古博物館推出面向公眾的月度“新”節目,12月將推出10個文物新品,讓文物充當無聲的歷史導師,帶領觀眾尋找中國脈搏。
它看似現代卻已經有4000多年前的蛋殼黑陶高腳杯,外表平庸卻是中國歷史上進步了一千多年前的兵馬俑,還有玉龍蘊含著5000多年前的文化符號,12月,中國考古博物館上新十大文物, 引來了很多觀眾的讚嘆。
觀眾周有然:我比較喜歡的是蛋殼杯。 為什麼這麼薄,這麼久後也不會斷裂?我今年10歲,他的年齡大約是我的400倍。 古人沒有高科技工具,但也能做出很多非常精緻的工藝品,這應該是非常困難的,我以後想學習考古學。
據介紹,中國考古博物館自開館以來,觀眾人數已超過10萬人次,月刊上的新想法其實來自觀眾的留言。 中國考古博物館常設展廳面積7000多平方公尺,展品6000餘件。 未來,每月更新10件文物,在原有展覽主題和路線不變的前提下,每月為觀眾帶來新的亮點將成為常態。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陳秋林:我們籌畫了一年,每個月都有10件文物,其中8件是我們的考古文物,2件是我們珍藏的古代文獻。 有更多的文物來講述中華文明故事,承擔起我們中國歷史研究院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歷史文化的使命。
新內容不僅有文物,還有“大師談小科普”系列講座,從最新的考古黑科技到考古後續史研,讓觀眾了解門口。
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李國強:那麼我們邀請的下一位演講嘉賓應該說是重量級的。 向觀眾傳達最新的考古知識、田野考古的最新發現、最新的成果,讓我們的觀眾有更好的渠道、更直接的渠道了解中華文明、中國考古、中國歷史。
土與火相發生器淬火陶器的傳說。
人們以食物為天,不同年齡段喜歡的高腳杯又如何?在這個適合圍著爐子吃火鍋的冬天,2024年前的先民們用什麼樣的器皿來暖心暖胃呢?我們一起去中國考古博物館看看吧。
本月新款蛋殼黑陶高腳杯與其他三款完全不同,充滿現代感。 它看起來像一種金屬材料,很難想象它實際上是粘土燒製的,但它採用了特殊的工藝。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元秋:它利用滲入木炭的過程,在燒製過程中將木炭滲透到陶器中,並利用其周圍的還原氣氛使陶器成為黑陶。 整個身體是一種非常均勻的黑色,看起來特別優雅高貴。 對粘土的要求非常高,陶藝家需要經過多次洗滌,只有用非常細膩的粘土,才能製作出這種非常薄的高柄杯,是我國陶器技術發展到巔峰的代表。
專家告訴我們,這件看似現代的蛋殼黑陶高柄杯是一種酒器,出土於湖北省雲縣大寺遺址,距今已有4000至4600多年的歷史,屬於龍山文化。 蛋殼陶的厚度與蛋殼一樣薄,敲擊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 由於生產過程複雜,成本高昂,推測普通人可能無法使用。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元秋:蛋殼陶特別薄,其厚度通常不到1公釐,最薄的甚至只能只有0約2公釐。 其燒成溫度高於一般陶器燒成溫度,至少在900以上,有的可能高達1000以上。 隨著蛋殼陶的出現,陶器在燒製、成型、水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
在中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變的是技術,但不變的是對美的追求。 據專家介紹,在蛋殼陶之前,紅陶和彩陶比較常見,燒製溫度較低,一般在800°C以下。 這兩款“單耳彩繪陶杯”是長江流域出土的彩陶,比蛋殼陶更古老,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但簡約的風格給人以時尚的現代感,也被觀眾稱為“咖啡杯”。
觀眾旅遊:第一感覺是想買。 當你看到那個咖啡杯時,你不會覺得它現在看起來會像乙個杯子,也很難想象它是6000多年前的產物,這是非常神奇的。 因為我也是設計師,我覺得當一件東西簡單到足夠簡單的時候,就能創造出特別極端的美感,而且會很聰明,我會覺得中華文明很偉大。
不遠處,不同地區出土的爐子靜靜地訴說著中華文明的演變。 這具形似牛鼻子的陶壺爐,將鍋與爐融為一體,出土於山西道廟遺址,約2024年前被祖先使用。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元秋:上面有一些菸灰的痕跡,說明應該是當時用過的。 這個應該給普通人用,但陶寺遺址本身就是乙個京城般的遺址,是生活在這種京城的普通人使用的神器。 目前,我們看到的最早的爐子大約在2024年前,我們已經發現了爐子。 大約在6000到2024年前,在山西、山西和河南的交界處,陶壺爐有了很大的發展,一直持續到現在。 直到現在,大家還是用爐子鍋的形式在家生火做飯。 爐灶的使用反映了我們中華文明不間斷的連續性。
一塊瓷磚將推動我國兵馬俑一千年的歷史。
除了餐具外,考古發現還發現了一些房屋和建築物,揭示了古人生活的更多細節。 中國考古博物館還新增了一塊看似普通的瓷磚,讓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幾千年前中國人的建築。
陶壺爐旁陳列的雕龍碑遺址距今已有6200至4700多年的歷史,位於湖北省棗陽市鹿頭鎮。 考古發現表明,自仰韶時代以來,各地區原始居民不斷相互交流,多種文化因素交融。 隨著家族勢力的興起,在雕龍碑的遺址上出現了許多新的房間,這與早期仰韶文化中的單間不同,房間內為節省空間而設定的推拉門是我國最早的推拉門例子。
這塊陶瓦,扁平,四邊形,出土於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廟遺址,使我國陶瓦的歷史提前了約一千年。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長劉國祥: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發現的房屋大多是茅草屋頂的茅草屋。 那麼到了道廟,並不是所有的建築都用這種板瓦,這只是在宮殿區發現的板瓦,體現了建材和施工技術的進步,也體現了這個層次的差異和明顯的社會分化。 王權的形成,證明道觀已經進入了文明社會。
這個圓柱體,是一根陶製排水管,出土於河南堁石二里頭遺址,距今約2024年,屬於夏朝中後期。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長劉國祥:這根排水管呈圓柱形,非常完整。 雙埠圓圈可以套接,有時成組,幾十個成組。 因為為了防止滲水,選擇了泥漿,燒成溫度可以達到1000°C,非常緻密。 在夏朝中後期,這樣的排水系統足以證明,當時是一座非常發達的城市,設施齊全,印證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創新。
新玉龍破譯龍紋中的文化“密碼”
明年是龍年。 龍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圖騰。 龍象文物最早出現在2024年前。 在中國考古博物館的新文物中,有一條珍貴的玉龍。 據專家介紹,其身上的裝飾品講述了不同地區和時代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這條玉龍,不大,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的好女人墓。 女浩是商王武定的配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女武將和女祭司。 這條玉龍體現了南北文化元素的交流和交融。 其中,材料和造型特點都來自北方文化。
中國歷史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部主任劉國祥:這條玉龍比較獨特,它的造型是要有乙個大頭,而且有雙角,身體捲曲,尾端尖勾,是受紅山文化玉龍的影響, 5000多年前。不過,紅山龍的身體部位一般都是素顏,而商代的玉龍則有飾品。 2024年前的興隆瓦文化和5000多年前洪山文化的玉石,主要由位於遼東半島的秀巖玉製成。 在商代,玉材還是從秀巖那裡獲得的,體現了商代遠距離獲取神器材料的強大能力。
中國歷史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長劉國祥說,這條小玉龍身上的紋路可以很特別。 龍額頭上兩個角中間的菱形,來自南方的良渚文化,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歷史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長劉國祥:良渚文化中有一種龍手鐲,龍手鐲額頭前有這種菱形圖案,與此相差1000餘年。 裝飾 它是功能性的,它絕不是普通的裝飾品。 一種神的額頭上有菱形方格,所以龍的額頭上有菱形方格,代表著一種與天空的交流,比如旱作,祈求農業生產有個好收成,那麼龍就可以起到登天的作用。
玉龍上的半弧形馬蹄形飾品與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繪龍紋陶盤相同。 雖然相隔千年,乙個是玉雕,乙個是繪畫,但龍身上的半弧形馬蹄形飾品卻沒有改變。
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國祥:這是什麼意思,是一種文化的融合。 從史前時期北方的紅山文化,到南方的良渚文化,再到4000多年前山西的陶子文化,直到商代,都有這種傳承的發展關係,這是我們共同的文化信仰,所以它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 這種傳承與發展的關係,有考古資料可以證明,體現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延續性,同時又具有創新性。
*:中央電視台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資訊請聯絡應用市場**“極目新聞”客戶端,請勿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