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德國要求迫使中國加入“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的行列,引起廣泛關注。 然而,中國代表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困境,展示了中國的智慧和負責任的態度。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德國的要求和中國的回應,以及中國面臨的挑戰和中國在會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德國發展部長舒爾茨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加入由德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共同發起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損失與損害**”。 中國一直被視為發展中國家,德國要求中國與發達國家一樣承擔責任是不公平的。 事實上,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比中國大。 如果中國同意德國的要求,就等於讓中國承擔不該由自己承擔的責任。 中國代表機智地回應了德國的要求,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困境。
中方代表解振華的回答彰顯了中國的智慧和負責任的態度。 他說,中國非常支援“損失和損害**”,並指出中國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解振華提到,中國一直致力於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通過南南合作和綠色“一帶一路”倡議,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援。 中國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專案與合作。 此外,中國還與40個發展中國家簽署了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 中方代表的回應避免了德國設下的陷阱,同時展現了中國大國、願意合作的形象。
解振華認為,這次氣候大會是近年來最困難的一次。 會議即將結束,但仍有200多個問題尚未解決。 各國在化石燃料使用計畫等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 一些國家堅持認為最終將停止使用化石燃料,而另一些國家則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減少空氣汙染上。 彌合這些差異是非常困難的。 中國代表表示,他正在積極談判,希望找到乙個符合《巴黎協定》精神、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國在會議取得成功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巧妙地化解了德國迫使中國加入損失和損害的訴求**,展現了智慧和責任感,樹立了積極合作的國際形象。 然而,中國在本屆氣候大會上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彌合差距,使大會取得成功。 在這一程序中,中方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積極磋商,為確保會議順利召開作出了努力。 儘管結果尚不確定,但我們相信,在中國的努力下,會議必將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