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首屆海峽兩岸優質農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第二十四屆海峽兩岸茶王大賽頒獎典禮在廈門翔安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是2023廈門種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廈門)種業博覽會的配套活動。
海峽兩岸茶王大賽至今已舉辦第24屆。 隨著活動的推廣和推廣,海峽兩岸乃至全國茶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也越來越頻繁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多名茶商和茶農送來樣品參加比賽,比賽吸引了全國各地茶藝愛好者的關注。
此次活動以茶為媒介,不僅展示了福建茶文化和茶產業的發展成果,也為兩岸茶農、茶商、茶企搭建了合作交流的平台,傳播中華茶文化,向世界推廣福建茶品牌。
參與盛會,共享榮耀
頒獎典禮上
多位嘉賓共同見證
十大“茶王”“榮耀時刻”的加冕典禮。
國家農業技術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品種登記處副主任李榮德、福建省種子站站長趙潔良、廈門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處處長林永利翔安區委常委、第一部部長莊平勇,翔安區委**部常務副部長邱惠雙,翔安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科科長胡勝福,翔安區委辦台港澳工作科科長鐘世祿, 翔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火浩、翔安區金海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吳明浩、金海街道辦事處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黃水思明區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陳國華,湖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張阿健,南京縣副縣長盧靜怡;中華全國台商聯農業委員會副執行長陸躍祥,亞洲大學管理協會會長、台灣茶葉協會常務理事張新登保證責任嘉義縣235° 阿里山茶產業流通合作社董事長林玉成、監事會主席郭亞春;廈門台商協會副會長劉長安、中國海峽兩岸跨產業聯盟廈門分會會長黃廣生、廈門兩岸青年商務總經理、海鷗台港澳青年融合基地總經理林慶彤;《海峽先驅報》副總經理吳建忠、《海峽先驅報》副總經理李妙勳、《海峽先驅報》成員林敬東等領導嘉賓出席頒獎典禮,共同見證“茶王”加冕的光輝時刻。
百家爭鳴“茶”“爭”好茶
據悉
兩岸茶文化季活動
已連續舉辦23屆海峽兩岸茶王比賽
該事件在海峽兩岸都廣為人知
現已成為全國茶產業的“風向標”
本屆海峽兩岸茶王大賽由中華全國台商聯、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會茶文化專業委員會、全國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中國普洱茶協會等單位共同指導,福建**報業(報業集團)與翔安區人民共同主辦, 由翔安區委宣傳部、海峽先驅社、翔安區台港澳事務辦公室、翔安區農業農村局、金海街道等單位聯合主辦。
本次活動的嘉賓為比賽品水,由廈門海悅山泉水***提供,廈門海悅山泉水***是一家從事即飲飲用水生產、自來水生產**、飲料生產等業務的公司,成立於2024年6月24日。 頒獎典禮上的茶道表演得到了中國茶葉廈門公司的支援。 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成立於2024年,是世界500強企業中糧集團旗下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國有企業。 中國茶廈門公司以“中國茶,精選茶”為品牌主張,以“中國茶中好茶”為經營理念,以拓展茶產業、強化茶科技、讓優秀茶文化更美好為使命,致力於打造“中國烏龍茶領導品牌”。
茶香飄遍兩岸,閩台情更濃
茶盛會。 兩岸事件。
讓我們來聽聽嘉賓的意見。
給茶王賽跑的資訊。
國家農業技術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
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反映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海峽兩岸茶王大賽已舉辦第24屆,越來越多的茶企和茶農參與進來,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 希望以茶葉為橋梁,為兩岸同胞搭建交流平台,創造更多交流機會,不斷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使友誼越發緊密。 翔安區委常委、財政部部長莊平勇:
茶文化是兩岸交流的重要載體,是兩岸同胞之間的重要紐帶。 兩岸茶王大賽對兩岸交流非常有意義,既能給兩岸茶葉乙個融合的機會,又能讓兩岸人民喝到真正好茶。 希望兩岸同胞能藉此平台談友誼、談發展,進一步促進兩岸茶業的合作與交流。 中華全國台商聯農業委員會副執行長、中國生產者黨主席盧躍祥:
海峽兩岸茶王大賽以茶葉為媒介,扮演媒人角色,為兩岸同胞搭建交流平台。
海峽兩岸茶王大賽不僅吸引了兩岸眾多茶企,也吸引了眾多種茶製茶的農民。 大家歡聚一堂,互相交流,一起競爭,一起加油進步,一起分享榮譽時刻,越走越近,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 亞洲大學管理協會理事長、台灣茶葉協會執行會長張新登:
海峽兩岸相距很近,茶葉是溝通的好橋梁。 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和萬曆茶道的重要起點,也是向世界展示和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視窗。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舉辦茶王大賽有利於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加強兩岸交流合作。 茶葉是兩岸關係的重要載體之一。 未來將大大加強兩岸茶產業協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茶人之間的經常交流互動,助力兩岸茶產業進入合作共贏的新階段。 保修責任 嘉義縣 235° 阿里山茶產業流通合作社董事長林玉成:
不知不覺中,海峽兩岸茶王大賽已進入第12個年頭,經過多年的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茶商和茶農參加比賽,這說明賽事越來越好。 非常感謝《海峽先驅報》搭建的平台,讓台灣的茶葉能夠來到大陸,一起競爭、一起學習。 希望此次盛會繼續舉辦,規模越來越大,以此為契機,共同傳承兩岸茶文化,傳播茶文化,推廣好茶,助力廣大茶農、茶商更好發展保修責任 嘉義縣 235° 阿里山茶產業流通合作社監事會主席郭亞春:
海峽兩岸茶王大賽對台灣茶農有很大幫助。 茶農也需要乙個舞台,兩岸聯合競爭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台灣茶農的技術、經濟效益和茶葉美譽度。
此外,大賽還將促進台灣茶農更用心地種植和製作好茶,提高茶葉品質,形成正向迴圈,所以這個活動不僅要延續下去,更要擴大,讓台灣的茶農有舞台參與。 廈門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處處長林永利:
茶葉是福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茶王大賽的舉辦對促進兩岸民間交流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在現場,您可以深切感受到與會茶友的熱情和對茶文化的熱愛。 通過這樣的活動,將福建省乃至全國的茶農、茶商、茶企聚集在一起,有利於促進兩岸茶民的正常交流互動。 翔安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科科長胡勝福:
翔安與金門隔海相望,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翔安區不斷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首選門戶,積極探索和引導台灣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 鄉村振興作為兩岸融合的新機遇,是台灣同胞落地的新沃土。
通過在翔安舉辦的茶王大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茶產業落地,也希望兩岸的茶商、茶企來翔安投資發展業務,共同弘揚茶文化。 《海峽導報》副總經理吳建忠:
近年來,翔安區致力於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的首選門戶、台青兩岸融合發展友好城區、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為此,今年,福建**報業集團與翔安區人民共同打造了“一片葉子,兩岸相愛”——首屆海峽兩岸優質農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第二十四季兩岸茶王大賽大型活動。
2024年,我們將加大力度,把兩岸茶王大賽做大做強,吸引全國各地的茶鄉來翔安參加活動,力爭帶領大陸茶商進台深度茶文化之旅。
品茶聞香,一起聊茶
通過。 收穫回報。
屢獲殊榮的茶王。
他們有什麼要說的。
讓我們來聽聽吧。
【台灣清心烏龍茶王】林思涵距離我上次贏得茶王已經過去了6年。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努力,很高興能再次獲得茶王。 通過兩岸茶王大賽,我深深感受到參賽茶商和茶企的技藝越來越強,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這對我們種植和烘焙茶葉有很大的幫助。
【簡陽小白茶茶王】林咬婷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我們的小白茶品質優良,味道不濃,非常適合當今極簡的生活方式。 路很簡單,製作白茶最重要的就是凋謝環節,簡陽小白茶是室內自然凋謝,這個過程需要耐心,還要配合茶的心靈感應,你愛茶,茶愛你。 【紅茶茶王】張少峰我是壽寧人,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海峽兩岸茶王大賽。 壽寧縣屬東宮山脈南段,海拔較高,山地環境優越,常年雲霧繚繞,使得當地種植的小菜茶和金牡丹等原料釀製的紅茶品質優良。 此次獲得茶王的紅茶,花香濃郁,純度厚度高,在製作技藝上是傳統的。 我從2024年開始從事茶葉行業,我們幾代人都在泡茶,希望未來能專注於製作高品質的紅茶。 【肉桂茶王】黃明玉我們這次贏的肉桂來自武夷山。 它是一種荒野茶,不含肥料,中光火烘烤,不會有濃重的雜味,口感上會有花粉香氣。 製作肉桂茶是一門涉及採摘、萎凋、搖晃、油炸、滾動、烘烤等環節的藝術。 特別是烘焙過程是決定肉桂茶質量的關鍵,它需要精確控制熱量和時間。 我從2024年開始泡茶,希望未來能把好茶帶給更多的茶客。 【白茶茶王】福鼎百豪銀針陳希芬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茶王大賽,我很幸運能贏得茶王大賽。 製作好茶需要匠心,從種植到標準把控,我們堅持原生態和傳統工藝。 我泡茶10年了,我家是茶世家。 泡茶是一件需要毅力和毅力的事情。 未來,我將持之以恆,秉持匠心精神,做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白茶。 【大紅袍茶王】張金髮女郎這是我第一次拿茶王,這次拿茶王的大紅袍茶樣,就產自武夷山。 製作大紅袍時,製作綠色和雙煎雙揉是其獨特的工藝。 做綠須“看天做綠,見綠做綠”,持續時間約為8-10小時,綠葉適中時,可以看到葉面隆起呈龜背狀(俗稱“勺葉”)。 我從事茶葉行業已有30多年,我家世代泡茶,未來我會在製作大紅袍的工藝上精益求精。 【香鐵觀音茶王】詹桂珠祥對茶業有一顆心鐵觀音講究蘭花的香味,講究“觀音韻”,低溫慢烤烘乾,薄鋪腳乾品質好,很多茶友認為鐵觀音覆蓋香越高越好,最好香味到頂還是霸氣,這也是乙個經典的誤區——鐵觀音品種特點不以香味高著稱, 鐵觀音香精最常用的是“蘭花香”。我們這次得到的鐵觀音,鐵觀音的香型鐵觀音沖泡的茶湯,清澈透明,無渾濁,進入口頰,優雅、芬芳、持久,像蘭花一樣清爽。 【白芽齊蘭茶王】朱少斌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比賽,也是第二次獲得茶王獎。 我泡茶30多年了,家裡世代泡茶,泡茶的工藝是父親傳下來的,做法也和別人有些不同。 茶不能閉門造車,只有多學習、多提高,才會有進步。 【簡陽水仙白茶王】郭輝白茶的製作越簡單越好,保留了茶葉原生態的原汁原味,我始終認為,應該用最簡單的工藝來做出最完美的口感。 雖然做白茶很簡單,但是做白茶不能犯錯,否則走錯一步就會犯錯,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一道工序的點點滴滴,對工藝有更高的要求,製作白茶的原料也要是原生態優質茶。 【漳平水仙茶王】李金峰泡茶主要靠懂,而且一路走來。 我從小學開始幫家裡泡茶,初中畢業後,從父母手中接過接力棒,從種茶到乙個人泡茶,茶園在我手裡也越來越大,從乙個小茶園到現在的200多畝。 我們的茶葉主要生長在高海拔地區,用好的原料和傳統工藝,茶葉的口感不會差。
同時。 來自全國各地的金牌和特價金牌茶商。
也上台領獎。
首屆海峽兩岸精細農業與鄉村振興論壇嘉賓們暢談兩岸融合發展
中華全國台商聯農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盧月祥:
“內地新娘”回鄉創業 探索兩岸融合新路子
在首屆海峽精品農業鄉村振興論壇暨第二十四屆海峽兩岸茶王大賽頒獎典禮上,圍繞“海峽兩岸精品農業與鄉村振興”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兩岸精品農業融合有哪些機遇”這一話題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兩岸優質農業融合有哪些機遇“,由中華台商聯農業委員會副執行長、中國生產者黨主席陸躍祥分享。 她是龍燕最早嫁到台灣的“大陸新娘”之一。
她分享了在邵武將一片片沙礫荒地改造成美麗的“百果園”的故事。 在荒地上,她種植了台灣四季桃等新品種,間種了花生、玉公尺、菊花、金銀花等農作物,並在其中做了文創專案,為閩台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打造了示範基地、教育基地、科普基地。
十幾年前,祖國大陸需要招商引資,作為福建的女兒,我有義務回到家鄉,用自己的力量帶動企業來投資。 陸月香說,很多人跟著她,帶來了新技術、新品牌、新品種。 鄉村振興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載體,雙方將朝著這個方向不斷探索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新思路。
翔安區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科科長胡勝福:
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為翔安鄉村的振興貢獻力量
近年來,翔安區不斷努力打造台胞台企落地第一居、第一站的首選門戶。 如今,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落戶翔安,加入到翔安鄉村振興和社群建設隊伍中來。
引進一套技術助力產業公升級
胡勝福介紹,2024年,台灣青年曾俊毅來到翔安,帶來了紅心火龍果,攜手豪宅社群共建“福美豪宅火龍果專業合作社”,延伸火龍果產業鏈,拓展市場渠道,帶動社群300餘戶加入社群。
如今,豪宅小區也引進了台灣的補光燈技術,大大增加了火龍果的產量。 作為福建省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基地,大寨社群年均產值約4500萬元。 公館還在兩岸建設了火龍果苗基地,實現了兩岸人民在農業資源和農業技術方面的高質量合作。
搭建橋梁,實現治理轉型
2024年,海鷗台灣青年服務隊將與金海街道歐措社群共同打造“5+1”社群治理模式,引導台灣青年與當地居民組成“愛海”團隊,並在社群內成立“海峽兩岸海洋文化研究籌備處”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工作室”。 以海洋記憶為切入點,打造傳統海洋產業文化、現代海洋水產文化、未來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等研究文化旅遊路線。
兩岸青年農業企業家走進翔安
感受鄉村振興的魅力
兩岸緊鄰,鄉村煥發活力。
12月28日上午,中國海峽兩岸跨產業聯盟商會、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青年創新空間、閩台青年創業創業服務隊等單位成員齊聚翔安,參觀了大寨社群火龍果種植基地、黃厝村“明星基地”等地。
大寨村:一顆火龍果敲響鄉村振興繁榮之門
大寨社群位於廈門市翔安區香山街道香山腳下,擁有福建省最大的火龍果種植基地,種植面積1400餘畝。
走進火龍果田,一排排石頭抱著競相火龍果花,格外耀眼絢麗,千畝火龍果田裡,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花香。 中國海峽兩岸跨產業聯盟協會廈門分會會長黃廣生在品嚐火龍果茶時讚嘆道:“這火龍果茶很好吃,太有特色了!眼前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火龍果特色菜,正是大寨村推出的以火龍果為主題的“十二村風味”,包括冰鎮火龍果芽、火龍果花公尺鴨湯、火龍果饅頭等特色美食。
豪宅擁有自家栽培的火龍果品牌“豪宅紅”,一畝火龍果可高達8000斤,採摘高峰期每天從豪宅發往全國各地5萬多公斤火龍果。 翔安區香山街道大寨社群黨委副書記陳燦紅介紹,目前,豪宅火龍果年產值4500萬元,火龍果副產品銷售量2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350,000元。 豪宅小區已成為田園風貌、閩南文化、山水休閒主題的火龍果休閒觀光公園。
黃厝村:紅磚古屋變身藝術工作室
當天上午10時許,兩岸青年和農業先鋒來到黃厝村溫室種植基地,參觀了樹葡萄種植區和五顏六色的番茄種植區,深入了解了溫室種植基地的發展情況, 並與基地相關人員交流經驗和做法。
隨後,一行人來到了位於黃厝老學校、芳華禮堂、巨集建美術館、鄉村振興展示館、檀月書院等的“明星基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大家邊走邊看,不時拿起手機做記錄。 黃厝村黨支部書記黃火明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單位與基地合作,“廈門市翔安區黃厝文化產業園”、“翔安區青少年法律教育基地”、“內厝市新水平人民創新服務基地”等都已在基地揭牌,現在基地不僅是黃厝村的文化宣傳陣地, 也是黃厝村一張亮麗的名片。
陶器、漆畫、雕塑......古色古香的紅磚房裡的藝術家工作室很搶眼,一開啟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文化氛圍,這讓很多人對它頗感興趣,參觀工作室時也捨不得離開很久。 黃火明告訴《先驅報》記者,這些工作室都是村民們讓出的,回到他們閒置的古屋裡,供藝術家們安頓下來。 目前,村內共有32個藝術團隊,涉及陶藝、漆畫、國畫、雕塑、瓷器等多個領域,這些由眾多藝術家工作室組成的“黃厝文化產業園”,不僅發展成為課外師生的創意孵化基地,更是產商有機結合的平台。
黃火明介紹,2024年以來,黃厝村牢牢把握鄉村振興戰略機遇,通過實施“凡興1358”計畫,即“一年內統一共識、三年內進步、五年內有新突破、八年內有典範”,大力發展“三閒文化”,充分挖掘“閒人”三閒資源。 閒置土地,閒置房屋“,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鄉村振興之路。2024年,黃厝村集體收入達到70萬元左右,農民人均收入在2元左右9萬元,先後榮獲“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省文明村”、“市鄉村振興示範村”、“省農村治理示範村”等榮譽。
加強鄉村振興合作我們將共同努力,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最後,讓我們來聽聽。
參加此次盛會的台灣朋友。
怎麼說。
海峽兩岸跨產業聯盟廈門分會會長黃廣生
2024年來到廈門創業,2024年扎根翔安,主要從事鄉村振興經營。 從大寨村到黃厝村,一路走來感覺施工非常完整和完善。 外地遊客來到豪宅村採摘、賞花,或去田野燒烤、騎在田野邊緣,都具有獨特的風味。 今天品嚐到的火龍果特產讓我感到非常驚喜,不僅狀況良好,而且口感也非常好。 火龍果加工業創造的新產品,既保留了村里原有的鄉村風味,又促進了休閒農業和旅遊業的融合發展。
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台灣青年來到廈門,扎根翔安,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廖玉展,新北市商貿交流協會會員
今天,當我來到翔安的豪宅村時,我被特色鄉間別墅深深打動。 這裡的民宿兼具古屋的簡約與現代質感,功能齊全,配套黨建、調研、團建等活動,令人耳目一新。 走在大寨村,鄉村到處都是田野、森林、池塘、溪流、湖泊,到處都是充滿希望的田園風光,適合生活、旅行、工作。
2024年,我來到廈門創辦了一家文創公司,同時也在做鄉村振興服務。 今天來到大寨村和黃厝村,感覺這裡的旅遊設施非常完善,黃厝村實現了自然與文創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受益匪淺。
張志榮,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青年創新空間成員
村里綠樹成蔭,空氣清新,藍天白雲,火龍果沁人心脾。 我從這次訪問中獲得了很多靈感,大寨村利用火龍果撬開了鄉村。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文旅”,助力一批福美村快速走上繁榮之路,都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我是一家鋼琴店。 幾千年來,**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 在走訪過程中,我發現這些地方都缺少一些**,這應該是我的機會和市場。 未來,我想在這些村子裡做個嘗試,把最好的專案引入農村,比如在每個村子的十字路口安裝音響,讓路過的人都能聽到自己喜歡的聲音,同時結合中國傳統**,引進各種樂器,打造“乙個村落, 一**“如果能形成品牌特色,市場將是無限的。
恭喜大家!
當之無愧!
2024年再見!
《先驅報》記者:陳景林、鄭立瑾、吳玉文,陸軍航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