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戰略性工程,旨在解決華北、西北地區缺水問題,改變南方洪澇、北方乾旱問題。 總投資5000億元,年引水總量448億立方公尺,總長4350公里,人口4人35億,華北平原1灌溉耕地約3億公頃,“吃水換水”問題得到緩解。 專案分為東、中、西三線。 年引水148億立方公尺、全長1156公里的“東線”工程已開始向華北平原調水,取水點為長江下游江蘇揚州年引水130億立方公尺、全長1432公里的“中線”工程,借助自流落差優勢,已開始向華北平原調水,取水點為漢江、丹江預計每年引水170億立方公尺的“西線”工程,因施工難度大,至今仍未建成。 南水北調工程對現在和未來都是有益的。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5省2市,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人口3人5億,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的1 5。 由於人為和自然因素,華北平原嚴重缺水。 受“聖嬰現象”影響,華北地區降水量減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部分大小河流湖泊乾涸華北地區大河不多,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其地勢平坦,耕地較多,農業、倉儲和畜牧業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很大該地區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巨大,其中大部分主要是抽取的地下水源京津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工業發達,經濟發展迅速,工業用水量大此外,人為垃圾、節水意識差、工業“三廢”亂排、大量水源被汙染等,造成華北地區“缺水”問題嚴重,地下水開採超標,幾乎枯竭,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匱乏制約了華北地區經濟發展, 嚴重影響該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在華北地區形成了乙個巨大的“漏斗區”,亟待解決。
既然華北地區地下水開採超標,形成了乙個巨大的地下“漏斗區”,我們為什麼不把南水北調工程調水倒入井中,用來補充地下水位呢?為什麼?
首先,漢江流域的用水資源有限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長約6397公里,是中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河流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公尺,是中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有94條大小支流,自西向東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後流入東海。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取水來自長江下游江蘇揚州,地處中國長三角經濟產業帶,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用水量也很大。 “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大壩取水,再流向華北,中線設計引水130億立方公尺,一期設計引水95億立方公尺。 漢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全長1577公里,流域面積15公里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45億立方公尺。 漢江流域涉及湖北、陝西、四川、重慶、甘肅等5個省市的20個地(市)和78個縣(市),漢中平原是我國商品糧基地之一。
第。
2、南水北調工程調水量有限。
南水北調工程東、中線已開始向華北調水。 “東線”專案設計每年引水148億立方公尺“中線”專案設計年調水130億立方公尺。 但事實上,“東線”工程一、二期引水106億立方公尺,向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天津供水“中線”工程一期將引水95億立方公尺,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 官方資料顯示,華北地區地下水的過度開採導致地下水原水缺口約1800億立方公尺,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 即使“中線”和“東線”工程都用來補充地下水位,也是“杯水車薪”,即使我們不將其用於生活、工業、農業等,也需要**年才能彌補華北平原的地下水位赤字。 而且,從南方調到北方的水不可能全部用於補充地下水位,因此亟需解決人們的生產生活問題。
第。
三是南水北調水向地下澆注成本過高,補充地下水位。
南水北調工程總投資5000億元,當然東中線投資不多,我們調水的目的就是解決南方洪澇、北方乾旱問題,主要是解決人民生產和生活用水問題。 如果單純解決華北地區地下水位超採的問題,投資就有點大了。 華北地區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地下水原水缺口約1800億立方公尺,超採面積達18萬平方公里。 地下水不連通,如果我們通過機井填地,18萬平方公里會有多少口機井,我們輸送的水資源又會如何到達機井,這些都是問題,需要考慮成本。 此外,大約有1800億立方公尺的水被倒入地下,填充地下水位需要的時間最多,時間成本也是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
綜上所述,“南水北調工程”中採用水資源入井補充地下水位的方法不可取。 為了補充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首先是減少人類對地下水的開採,增強節約用水意識,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減少高耗水企業和農業,保護環境,多種樹草二是通過大自然的自我修復來恢復和補充地下水。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觀點和原創作品,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