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國陸軍與越南北部主力部隊之間的首次正面交戰。
之後,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勝利者。
然而,雙方給出的統計資料卻大相徑庭。
2024年,隨著吳庭豔的下台,越南南部的軍閥完全放任自流。
第二年,越南南部更換了七位領導人。 可以說你唱了,我出現了。
越南北部利用越南南部的動盪,加緊向南越地區滲透。
到2024年,南越民族解放陣線在越南北方的支援下,已經控制了越南南部一半以上的土地,基本實現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在這種情況下,駐越南美軍司令威斯特摩蘭向五角大樓建議直接派美軍接管戰鬥。 因為如果他們不干預,南越南就會滅亡。
2024年,林登·詹森(Lyndon Johnson)批准了該計畫。
隨後,30萬美軍進入越南南部,越南戰爭進入了乙個新的階段。
在美軍進入越南南部的同時,北越正規軍也沿著胡志明小道向南移動,滲透到南越中部城鎮波來古。
越南的14號公路和19號公路在博萊考交匯,如果越南北部占領這一地區,它將切斷道路,將越南南部一分為二。
美國軍方也看到了Polaku的重要性。
美國和越南都在這裡調動了精銳部隊,正面交鋒是不可避免的。
1965 年 10 月,參加奠邊府戰役的第 33、66 和 320 步兵團被越南北部部署,對波來古以南約 40 公里的波萊梅基地發動大規模進攻。
立志一舉拿下目標,以最快的時間贏得戰爭。
該基地由南越軍隊駐守,從邏輯上講,這應該不難克服。
然而,在美國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南越軍隊實際上控制了該基地。
波萊庫的美軍基地。
進攻被挫敗,北越的三個主力團迅速撤退到德朗河谷,以避免轟炸。
離越柬邊境不遠,附近沒有公路,到處都是森林和茅草叢。
北越指揮官認為,美國飛機很難轟炸杜朗河谷,而大量使用車輛的美國步兵無法在這裡深入作戰。
就算來了,也不怕,越軍和游擊隊可以到處設伏,讓美軍不回來。
然而,越南軍隊並不知道,在此之前,美國人已經引入了一種新的作戰模式。
韓戰結束後,五角大樓的一群參謀人員總結了經驗教訓。
他們發現,雖然己方佔據了制空制海權,但只要志願軍通過穿插的方式切斷朝鮮山區僅有的幾條道路,美軍就只能棄車,用兩隻腳打仗。
這樣一來,美軍和志願軍在機動性上沒有區別,大家都處於同一水平。
而說到徒步作戰,放眼整個世界,誰是志願軍的對手?
所以早在50年代末,美軍就提出了地面作戰部隊的空中機動戰術。
也就是說,用***代替汽車,以完成地面部隊的部署,支援和疏散。
這種攻擊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士兵可以進行“跳躍式攻擊”。
直接飛越就好了,不用翻山越嶺,省時省力;
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在地面上被敵人伏擊的可能性。
為了驗證空中機動戰術的可行性,美國陸軍組建了第1空中騎兵師。
美國捲入越南戰爭後,第1騎兵師被部署到博萊庫普。
當時,整個部門由160,000 人,擁有 400 多台 UH-1***
在越南軍隊未能攻擊波萊姆的基地後,威斯特摩蘭大發雷霆,下令進行報復。
美國轟炸機立即對德朗河谷進行了地毯式轟炸。
第1騎兵師派出16架UH-1***飛機搭載第7騎兵團第1營前往河谷執行搜救越軍的任務。
與此同時,美軍在距離河谷9公里處,空降了乙個營的105-mm榴彈炮,作為7團1營的火力支援。
2024年11月14日上午,第1營4個連395人,經過30分鐘的炮兵準備,分四批空降到山谷。
越軍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迎戰美軍,第320團甚至已經撤退,所以他們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B連第1營登陸後,一名俘虜很快被俘虜。
經審訊得知,越軍第9團第66營的隱蔽點距離美軍登陸點僅460公尺。
由於情報失誤,美軍直到此時都錯誤地認為河谷只有乙個營的北越正規軍。
結果,連長迪杜里克命令第1排和第2排追擊越南軍隊。
但實際上,越南軍隊在德朗河谷有三個團。
而越軍也很清楚,在集會完成之前,正是美國人心理最脆弱的時候。
因此,越軍第33團、第66團在摸清總體情況後,對美軍發動了“半渡口攻擊”。
320團接到訊息,迅速回頭。
撇開沉重的**不談,北越南的這三個團的戰鬥力非常強。
大多數軍官都經歷過法越戰爭,擁有10年以上的指揮經驗。
大多數士兵都是參加戰爭五年以上的退伍軍人。
* 在運輸方面,越軍因運輸困難沒有攜帶重型裝備,但裝備了大量AK-47和SKS,以及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和火箭發射器。
在輕量方面,越軍和美軍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在越軍之後,密集的槍林彈雨砸向了最前線的B連第2營第1排。
第2排還沒來得及明白是怎麼回事,就有8人,13人重傷,基本失去了戰鬥力。
與此同時,正在登陸的C連也遭到襲擊。
**他冒著猛烈的地面火力,強行登陸,結果,十幾名士兵在登陸前受傷或死亡。 場面一片混亂。
然而,美軍並非菜鳥,在營長摩爾中校的指揮下,第1營迅速築起了一圈防禦工事。
與此同時,9公里外的美軍榴彈炮營也通過連續的炮擊,在圓形陣地的外圈炸出了一堵火牆,延緩了越軍的進攻。
由美軍4個連組成的防線。
下午15時,越南指揮官發現進攻混亂,下令停止進攻。
美軍趁著這個攤位,用***補充彈藥,疏散死傷士兵。
16時20分,營長摩爾命令A連和B連營救被圍困的B連第2排。
然而,在離陣地不遠的地方,美軍被越南的炮火壓制,救援失敗。
17時,第7騎兵團第2營B連乘***趕到增援。
當增援部隊看到戰場上的悲慘情況時,他們感到震驚。 但增援部隊的到來也提振了美軍的士氣。
夜幕降臨,越軍也開始挖戰壕,鞏固戰線。
在戰鬥的這一天,美軍**88人。
11月15日凌晨,越軍原計畫在夜間進攻。 但襲擊直到早上六點半才發動。
這一次,越軍兩個團的兵力從三個方向向美軍發起了進攻。
其中,第66團第7營為主攻,指向美軍C連前方。
面對越軍一波又一波的攻勢,C連的陣地即將喪失。
眼看防線就要崩塌了,摩爾緊急向空軍先遣控制官發出了“斷箭”號召。
這表明第1營正處於最關鍵的時刻。
接到電話後,越南南部所有可用的美軍戰機都前來支援。
即使是遠在天邊的B-52,也接到了命令。
不久之後,美軍各式各樣的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陸續抵達。 大量火箭彈、高空炸彈和凝固汽油彈被投下,越軍的進攻線再次被炸成一片火海。
不過,既然兩軍已經被屠殺,空襲的偏離是不可避免的。
兩名戰士向1營的陣地投擲燃燒彈,殺死了1小隊的美軍。
儘管損失了 1 個小隊,但轟炸遏制了越南軍隊的進攻。
戰鬥一直持續到上午9點,越南軍隊損失了數百人。
在近三個小時的激戰中,美軍雖然以不間斷的炮火和15分鐘的空襲擋住了越軍的進攻,但C連陣亡42人,重傷20人。
由此可見,戰鬥是多麼的激烈。
上午10時,越軍撤退並重新組織進攻。
與此同時,第7團第2營的兩個連,冒著槍林彈雨,強行登陸,再次增兵。
第2騎兵團第5營也在距離著陸點2公里處跳傘,試圖穿過叢林增援。
中午過後不久,18架B-52轟炸機從**飛來,對越南陣地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轟炸。
數百聲轟隆隆的聲音,火焰猶如一張巨大的“滅火毯”,無情地席捲著陣地上的越軍。
此時,美軍地面兵力已經翻了一番,空中有碾壓優勢,越軍顯然再也吃不下去了。
然而,16日凌晨,越軍再次發起攻勢,主要進攻方向仍是C連陣地。
從凌晨4點到6點,越軍共發起了四次衝鋒。
不難猜測,北越指揮官是想踹瘸腿的好腿,攻擊美軍的弱點。
然而,由於摩爾讓第7團B連第2營的援軍連夜接管了C連的陣地,越軍的進攻無異於踹鐵板,白白還擊。
同日上午,越軍主力撤退,戰鬥基本結束。
總的來說,防守戰是成功的。
然而,當美軍在17日撤退時,卻意外地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16日下午,第7團第1營殘餘部隊***返回後方基地。
經過三天兩夜的戰鬥,第1營**200人,數名中尉和排長陣亡。
17日中午,B-52前來清理敵殘餘。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意外轟炸,第5團第2營和第7團第2營於上午撤出陣地,前往3英里外,代號為“哥倫布”和"奧爾巴尼"兩個地區。
因為連續的工作,這個時候需要時間來維持,所以美軍的兩個營只能走過去。
第2團第5營營長圖里中校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將炮兵保持在撤退**的方向,而他的部隊則跟隨炮彈緩慢前進。
雖然行軍像蝸牛一樣慢,但花了2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但這是安全的,所以圖里建議第7團第2營營長麥克代爾也這樣做。
結果,麥克代爾傲慢地拒絕了。
在此之前,麥克代爾曾長期擔任人事官,缺乏前線指揮經驗。
在增援之前,他看到威斯特摩蘭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軍在德朗河谷消滅了4000名越南軍隊。
缺乏指揮經驗,加上上級的錯誤吹噓,讓麥克代爾誤以為越軍已經全軍覆沒,根本不需要炮兵掩護。
而一旦他們離開了重火力的掩護,沒有***可以及時機動,美軍就慘了。
17日中午12時,第7團第2營距離奧爾巴尼地區還有200公尺時,突然遭到越軍第33團第1營和第66團第8營的伏擊。
越南軍隊約有700人,美軍人數超過400人。 雙方的兵力差距其實並不大,但當越軍包抄他時,麥克代爾把連排長叫到營部開會。
而且連排長臨走前都沒有向士兵們解釋,現在他還在戰區,應該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結果,當越軍完成包抄時,美軍坐著站著,有的睡著了,毫無戒心。
利用這個機會,越南軍隊向所有氣缸開火。
美軍遭到襲擊,秩序混亂,有人亂槍不眨眼,誤傷了自己人。
麥克代爾收到失火報告,最初認為這是失火,並命令美軍停止射擊。
直到敵人衝到他面前,他才意識到我被包圍了!
戰場瞬息萬變,浪費一分鐘也是一樣。
麥克代爾缺乏指揮技能,第2營的3個連無法編組在一起,只能組成一公里長的縱隊,躲在高高的草叢中,請求更多的祝福。
很快,後方收到了一條訊息,並派出飛機前去支援。
但美軍和越軍都躲在灌木叢中,飛行員無法確定敵人在哪裡,只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戰鬥。
結果,第2營和第1連的兩個排被自己的凝固汽油彈殲滅。
夜幕降臨,空軍無法提供支援,越軍進行近戰,這對不擅長夜戰的美軍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然而,參加戰鬥的是越南軍隊,是幾天前離開的殘軍,人們昏昏欲睡,疲憊不堪。
又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參戰部隊再也忍不住了,退出了戰鬥。
騎兵團第7營剩餘的殘餘部隊躲在草叢中,目送越軍撤退後,終於在***的回應下回到了後方基地。
在這次伏擊中,155名美軍陣亡,124人受傷。
隨著美國和越南的撤退,德朗河谷的戰鬥結束了。
根據美國公布的資料,美軍陣亡234人,受傷245人,失蹤4人。
此外,美軍聲稱已經殺死了1,037名越南士兵,估計越南軍隊**超過1,500人。
越南的死亡人數為208人,受傷人數為146人。
雙方的統計資料相差甚遠。
但考慮到美軍是清理戰場的一方,美國的資料應該更符合實際情況。
德朗河谷戰役後,越軍意識到美軍與法軍不同,美軍火力比法軍更強大,素質更高。
實力懸殊讓北越高層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想法。
此後,越軍盡量避免與美軍對抗,轉而採用更靈活的游擊戰和運動戰,將美軍拖入戰爭泥潭。
另一方面,美軍已經通過實戰驗證了突擊戰術是完全可行的。
這為美國陸軍未來的發展確立了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