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依戀模式越來越為人所知,逐漸成為大家認識親密關係的新視角很多人口中的渣男,也可能只是沒有安全感的依戀。 與此同時,安全的戀人也變成了渴望已久的戀人。 他們有能力在保持獨立的同時依賴他人,並且可以根據需要靠近或遠離他人。 它甚至可以產生緩衝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幫助缺乏安全感的夫妻提高他們的關係滿意度,並走向更安全的依戀。 但很多人會一頭霧水:只聽說過,卻沒見過,如何鑑別乙個安全的戀人?安全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有點著急,想安全出行,我該怎麼辦?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安全附件的 7 個常見特徵。
最大的特點就是關係穩定,穩定背後是安全感與不安全的依戀模式(焦慮和迴避可以稱為不安全的依戀)相比,安全依戀最突出的特徵是它們很穩定——它們不會突然消失,它們來來去去,也不會變得格外粘人。 他們可以接受人際關係是有彈性的,過於親密或疏遠不太可能觸發他們的警報。 他們也不太可能接受伴侶的投射——當他們的伴侶攻擊或指責他們時,他們不太可能被捲入這種加劇關係衝突的評估中。 這就像當伴侶的世界風雨飄搖時,他們依然站在那裡,像一棵不會輕易被摧毀的樹。 而這背後,是他們心中一種相對充足的安全感,無論是為了這段感情,還是為了自己。 Benedek(1938)稱其為自信關係,Klein(1948)稱其為向內丟擲好物件,Erikson(1950)稱其為基本信任。 因此依戀的安全感通常也與乙個人的心理健康直接相關。
他們也不是完美的伴侶,但他們能夠提供足夠好的情感支援許多人批評不安全的依戀,因為他們無法提供很好的情感支援——他們可能會在需要時逃跑或崩潰。 但安全的依戀並不意味著他們是 100% 滿足您需求的完美伴侶,事實上,他們能夠提供的是足夠好的情感支援。 “足夠好”的概念最初來自Winnickett,意思是:看護人不需要得滿分,60分就可以養育乙個基本安全健康的孩子。 具體到親密關係時,足夠好的情感支援可能意味著:可靠、安全、一致(類似於上面的穩定性);對伴侶的需求足夠敏感,願意滿足伴侶的需求(而不是視而不見);能夠談論彼此的需求;對於不能滿意的部分,雙方可以溝通。 而發展安全依戀的基礎通常是他們在童年時期有乙個足夠好的養育者。 許多研究發現,成年人的安全依戀受到他們童年與照顧者的關係的影響(Brennan等人,1998),並且他們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對待,現在能夠很好地愛他人。
在關係之外也有健康的關係支援,不把伴侶看作是親密和感情的唯一東西**伴侶並不能滿足我們所有的需求,而有安全感的戀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們往往在關係之外得到健康的關係支援,並不認為伴侶是親密和感情的唯一來源。 所以作為伴侶的伴侶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他們需要你,但他們並不需要你那麼多。 事實上,這也使親密關係的質量更好:研究發現另一方面,當擁有重要的他人時,人們反而有更多的自我擴充套件機會,為這段關係注入新奇和活力,促進長期滿足感(tsapelas, 2009)。反過來,當伴侶是其中一方唯一的親密和情感**時,這樣的關係就會變得脆弱,他們可能無法承受關係中的任何波動,而當關係結束時,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你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對TA很重要的人,不是甜蜜的愛的宣言,而是可以成為危險的訊號。
可以作為伴侶情緒調節的容器,反之亦然調節情緒的能力也是安全戀人的乙個非常突出的特徵。 他們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也充當伴侶情緒調節的容器。 例如:對自己和伴侶的情緒保持敏感,伴侶不必為了引起他們的注意而公升級自己的情緒,比如發脾氣、冷戰等;可以幫助伴侶驗證情緒,接受伴侶的情緒;他們不會對負面情緒感到難過,並將其視為親密關係的機會;她對負面情緒更加理解,會嘗試與伴侶一起解決情緒問題。 反之亦然,他們也希望伴侶幫助調節他們的情緒,所以他們在有情緒時表達情緒,不要以破壞性的方式發洩情緒。 這種能力來自**?情緒調節不是乙個人的事情,它是在一段關係中形成的,往往需要另乙個人與我們互動小時候,通過父母的驗證、肯定、參與,我們逐漸了解了自己的情緒,學會了處理情緒習(延伸閱讀:什麼是情緒教育)。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容器,你會在調節自己的情緒方面遇到一些困難,也很難成為別人的容器。
能夠離開你的伴侶去探索你自己的世界,也允許並鼓勵你的伴侶去探索他們的世界依戀模式理論中有乙個概念叫做“安全基地”,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幅畫面:孩子學會走路後,媽媽呆在原地,不遠處有玩具,孩子會走過來,孩子會時不時回頭看媽媽,確認媽媽在那裡, 孩子會很放心。當他們知道他們的媽媽就在不遠處,並且會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時,他們就可以自信地探索新世界。 這時,媽媽是孩子的安全基地。 同樣,當你長大後,你的伴侶也會成為你們親密關係中新的安全基地。 對於安全的戀人來說,他們可以相信安全基地的存在,所以很容易讓他們的伴侶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必回頭看,也不必一直確保。 同理,當伴侶外出時,他們並不擔心,知道自己會回來,所以他們也非常鼓勵和歡迎伴侶去探索他們的世界。 有時他們依偎在一起,感到親密;有時他們獨立,自由玩耍一段良好的關係可以使人們更有能力擺脫這段關係。 如果安全基地不可靠,人們將很難離開。 就像上面的場景一樣,當孩子們轉過身來,媽媽走了,他們會哭著開始尋找媽媽,他們很難吸引到有吸引力的玩具。
靈活的邊界:不會太僵硬,也不會太鬆界限是任何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我保健的基礎。 但因為情感和生活太過親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處理親密關係中的界限。 我們來看看三種常見的邊界型別,它們也對應不同的依戀模式: 1鬆散的界限,在焦慮的戀人中很常見超額分享過度相互依存,情感糾纏(缺乏與他人的情感分離)。很難說不;取悅他人如果你被拒絕,你將沒有主人容易接受濫用2.嚴格的界限,在迴避型戀人中很常見很少分享很難暴露你的脆弱,很難要求需求對他人抱有很高的期望很容易把人拒之門外;就像在裡面建了一堵牆3.健康的界限在安全的戀人中很常見明確自己的價值觀,有明確的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能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相信自己的感受適當地與他人分享適當地表現出弱點能夠冷靜地拒絕他人,沒有敵意;對於安全的戀人來說,你也可以接受拒絕邊界的關鍵是一定的彈性,不要太鬆,不要僵硬和不可移動。 他們有自己的堅持,也可以尊重和理解另乙個人的差異。健康的界限使他們能夠在個人和關係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
他們知道自己應該被愛,並且更傾向於選擇滿足他們需求的關係在電影《怒海涉水》中,李苗苗為了證明自己對小娜的愛,拔牙扔掉了Cortana的鞋子。 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能會被嚇跑,但 Cortana 不會,在她看來,這是強烈愛的標誌。 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極端,但還是有一些跡象表明他們無法建立健康的關係,比如在關係中不確定、迴避、不忠誠、暴力等,當他們遇到這樣的人時,安全的愛人就會失去興趣。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想要被愛,值得被愛,他們也相信身邊有很多潛在的戀人,會接受他們的親密關係,滿足他們的需求。在《重建關係》中,作者採訪了許多不同依戀模式的人,一位有安全依戀的受訪者(Tanya,28歲,女性)分享了她對伴侶的選擇——和男人約會時,我只對不耍花招的異性戀者感興趣,這是我的基本原則。 我們約會後,男人們第二天打電話給我,最遲第二天晚上聯絡我。 作為回報,我會在一開始就明確我的意圖。 我一生中只經歷過兩個相隔幾天的男人聯絡我,我立即將他們視為考慮。 您可能已經注意到,Tanya 不會浪費時間與那些沒有充分滿足他們私密需求的男人在一起。 她的愛情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她認為,那些不夠尊重她的人,那些沒有能力在一段關係中給予她足夠回應的人,不值得她付出。 另一方面,譚雅很焦慮,很容易將自己糟糕的約會表現歸咎於對方的缺乏聯絡,她可能會審視自己的行為,不斷懷疑自己,甚至一次又一次地把機會留給錯誤的人。 好吧,看到這裡,我不知道你是在期待乙個安全的情人,還是對自己感到有些沮喪。 事實上,依戀模式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它很大程度上是基於過去的關係模式,而消極的關係經歷往往會產生不安全的依戀。 這個時候,建立一段健康安全的關係可能並不容易通常需要大量(好的)經驗才能逐漸修改我們對整個世界的理解(gillath et al, 2008)。但改變仍然是可能的。 研究發現人們找到新的依戀夥伴,例如親密的朋友、伴侶、導師或導師,並與他們建立健康的關係可以表現出安全的依戀風格(saunders et al., 2011)。今天的許多伴侶方法,如情感焦點 (EFT)(Johnson,2019 年),也幫助夫妻體驗彼此安全依戀的時刻,從而建立更健康的關係。 願你有機會被善待,被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