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玻璃碎片,牆壁上手指寬的裂縫,以及......圍欄警戒線所有這些都表明這是震中。
20日下午,我們驅車前往雞石山6號震中為2**級,位於甘肅省集石山縣柳溝鄉。 走進鄉鎮,小院子成了繁忙的樞紐:大貨車小車人山人海,人頭攢動,救災物資到這裡再分發到村里。 爐子、床上用品、食物和其他新運來的物資堆積在小山上。
我們是軍人,是來幫村民裝卸物資、搭帳篷的“”我們做餐飲,帶了速食麵、脆皮雞、煮薑湯給大家禦寒“、”我們是包頭來的志願者,我們是來做消毒的“、”我們的臨時郵局一直正常運轉“, ......每乙個字都凝聚成救災車上火紅的標語:一方有難,各方都支援。
柳溝鄉**院內,群眾正在搬運物資。 新華社記者張玉傑攝。
我們在這裡見到了張果家村的村書記董加軍。 “這幾天我沒睡,一點也不忙。 趕緊在這個時候給村上拿個爐子,今晚帳篷就暖和起來了!他的眼睛是紅色的,他的鬍子沒有刮鬍子,但他的聲音仍然很有力量。
張果家村是乙個小村莊,共有350多人。 **事發後,村里大部分房屋受損,通往村里的道路發生山體滑坡,幸好無人遇難。 群眾積極自幫自、互助,國家、縣、鄉幹部沉淪,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從19日晚到20日上午,部隊官兵通宵為全村搭起了26頂帳篷。 到了零下10多度的晚上,群眾再也不用在戶外燒柴取暖了。
村民安明福前來領取物資。 他裂開的雙手將形狀不規則的爐子放進馬車廂,然後把幾盒牛奶塞進中間的縫隙裡。 裝貨結束後,我們跟著卡車來到了張果家村。
車窗外,起初是牆壁開裂、屋頂坍塌的房屋。 不久之後,您將看到白雪皚皚的山脈和梯田。
這裡養育了10個民族、28萬吉石山人,出土了被譽為“彩陶之王”的國家一級文物,民歌《花》在山谷中徘徊......高山厚土孕育出燦爛的精神世界,彰顯生命的韌性。
道路越刮越大,汽車在冰雪的路面上緩緩行駛,讓人鬆了一口氣。 我們在路上經過了三次山體滑坡,土方從陡峭的山坡上脫落,落在了不寬闊的路面上,路旁有一條深溝。
11公里的山路,我們走了將近50分鐘。 卡車一進村停車,人們就圍了上來。 在很短的時間內,救援物資有序地分發到帳篷裡。
在這個籃球場臨時安置點的另一邊,是整齊堆放的煤炭。 “農村信用社捐出的20噸,可以燒乙個月。 穿的棉衣和鞋子也是捐贈物資。 村民安繼貴說。
我們吃飯吧!”
張果家村的村民們正在做飯。 新華社記者馬偉坤攝。
隨著聲望的公升騰,煙霧公升起。 裹著粉紅色頭巾的女人端出一碗熱氣騰騰的滾麵。 吃了幾頓方便食品的村民們終於吃到了家常飯!
張果家村的一位婦女端出熱騰騰的麵條。 新華社記者張玉傑攝。
走進帳篷,爐膛裡閃爍著紅色的火焰。 86歲的張桂英端上碗,先喝了一大口湯,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好!洋薊燉得很軟,這就是它的味道。 ”
張桂英(左一)在帳篷裡烤火。 新華社記者張玉傑攝。
帳篷外,68歲的安華向我們講述了這兩天的風風雨雨。 “剛開始,我感覺地面在搖晃,但現在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我漸漸有了恢復生產生活的信心。 ”
夕陽,暮色。 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又收穫了溫暖。
人群自發地對抗震救災車讚不絕口。 新華社記者張玉傑攝。
六七個身穿綠色大衣的當地人聚集在路邊,自發地為過往的抗震救援車輛點讚,並高喊“平安一路”!滿載物資的車輛駛過,問候的哨聲在群山中迴盪。 (記者 馬偉坤、範培深、張玉傑、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