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國民經濟》是《石材商評》2024年推出的重要文章專欄,試圖從經濟文化融合的角度解讀全球核心國家的最新動態,從而總結出不同國家經濟變化背後的底層規律。 在本期中,我們將撒哈拉以南非洲作為乙個整體進行研究,並分析制約其發展的長期困境。
王健 |作者 Stone Business Review |產生
即使擁有良好的地理和自然條件,非洲大陸仍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戰爭和飢餓猖獗。
因此,許多人將非洲的貧困和落後歸咎於歐洲殖民掠奪的結果。
但事實上,非洲的文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落後於歐亞大陸的腳步,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這是什麼原因?
重新思考非洲
我們很多人從未去過非洲,但或許因為非洲黑人之間的關係,才會有乙個共同的概念——“黑非洲”。
事實上,非洲並不全是黑人,也有一些棕色和白人。
非洲大陸被撒哈拉沙漠大致分為北非和南撒哈拉非洲,素有“非洲文明不是乙個整體,北非就是北非,非洲就是非洲”。
其中,北非俗稱“北非”,俗稱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廣大地區。 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蘇丹等國,主要是高加索阿拉伯人,既有穆斯林又有**門徒。
除此之外,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是乙個以黃色為主的國家;另乙個非洲島國毛里裘斯一半以上的人口實際上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血統。
換句話說,非洲實際上是乙個有黑人、白人和黃種人的大陸。
與南非相比,北非因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而經濟更加發達。 歐洲和美國等國家習慣於將北非大部分地區歸類為近東地區,從而將它們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分開來。
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約932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於美國的面積,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東起紅海,西臨大西洋,南臨薩赫勒地區,全長5000多公里,寬1800公里。
可以想象,早年的非洲人要穿越如此廣闊的沙漠是相當困難的。
撒哈拉以南非洲,又稱撒哈拉以南,是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被稱為“黑非洲”,黑人佔90%以上。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公里,佔非洲總面積的4.5%,包括近50個國家,人口超過10億。
為便於閱讀,本文將撒哈拉以南非洲簡稱為“黑非洲”。
按地理劃分,“黑非洲”分為西非、中非、東非、南部非洲四部分。
其中,西非位於查德湖以西,有奈及利亞、迦納、象牙海岸等16個國家,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地理區域中部非洲包括9個國家,包括查德、加彭、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布拉柴維爾,赤道橫貫**;東非位於東非高原和衣索匹亞高原,包括從衣索匹亞到坦尚尼亞的9個國家和島國塞席爾;南部非洲包括尚比亞以南的 13 個國家。
不僅國家眾多,而且“黑非洲”也是世界上民族和語言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其中,非洲最大的族群班圖人幾乎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此外,還有居住在衣索匹亞的最大民族阿姆哈拉族和居住在西非的最大族群豪薩族,僅舉幾例。
整個黑非洲有 1,000 多種語言,包括祖魯語、紹納語和斯瓦希里語。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地區的大多數國家都經歷了漫長的歐洲殖民時代,直到二戰後才獨立,導致現在的“黑非洲”地區國家基本使用英語、法語和葡萄牙語作為官方語言,而本土方言只在部分地區使用。
既然提到了“黑非洲”,很自然地迴避了乙個話題:這裡太窮了。
長期以來,“黑非洲”給人的印象是,大多數國家經濟不夠發達,經濟發展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那麼,“黑非洲”到底有多窮呢?
“黑非洲”其實並不窮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全球46個“最不發達國家”中有34個位於非洲,約有4億人生活在貧困中,幾乎所有人都生活在“黑非洲”地區在世界上教育落後的10個國家中,“黑非洲”地區佔其中的9個。
因為非洲太窮了,據不完全統計,半個世紀以來,在聯合國的推動下,世界對非洲的援助總額已超過23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給了“黑非洲”地區的國家。
但遺憾的是,花了這麼多錢,“黑非”很多國家的經濟並沒有太大的改善,貧困地區人口的生活水平基本不足1低於 25 美元的最低貧困線。
如果你仔細觀察“黑非洲”,不難發現,貧窮不應該是這裡人民的命運。
非洲南部大陸擁有**、鑽石、石油、鐵礦石、鋁土礦等寶貴資源,儲量位居世界前列。
例如,奈及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國尚比亞是世界第四大銅生產國,鈷是銅的伴生礦石,居世界第二位畿內亞的鋁探明儲量位居世界首位。
被譽為世界地質博物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佔世界銅儲量的15%,佔世界鈷儲量的1 2%,佔世界鈮鉭儲量的80%,佔世界鑽石儲量的23%。
南非是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鉑族金屬、螢石和鉻儲量居世界第一,釩、錳、鋯儲量居世界第二,鈦居世界第四,磷礦、鈾、鉛銻儲量居世界第五,煤鋅儲量居世界首位,銅儲量居世界第九。
按理說,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這些“黑非洲”國家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如此貧窮。
令人費解的是,“黑非洲”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
為什麼這個地方地產廣闊,產品豐富,尤其是礦產資源豐富,卻一直無法走出貧困的泥潭?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該地區的氣候是很有用的。
“黑非洲”地區整體區位以赤道為中軸線,呈現南北對稱狀態,大部分地區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具有非常顯著的熱帶特徵,南北對稱分布,從赤道到南北兩側均分布有熱帶雨林氣候, 分別為熱帶草原氣候、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此外,東非高原還有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
在這些氣候中,沙漠、草原和山地氣候並不適合古代人類文明的發展。 特別是荒漠草原氣候相對稀缺,水資源相對稀缺,不適合古代非洲人的生存。
熱帶雨林氣候區雖然雨量充沛,但由於過於潮濕悶熱,野生動物和瘟疫較多,生活環境更加危險和複雜,不適合古代非洲人居住。 因此,早期的“黑非洲”人是游牧民族,以追求水草為生,幾乎沒有生產經驗,也沒有國家的概念。
即使它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對於既不能開採、提煉也不能有任何特定用途的非生產性“非洲黑人”來說也沒有實際意義。
畢竟,任何文明的誕生,首先都是農業技術和生產力的共同出現。
簡單地說,你得先填飽肚子。 不幸的是,作為人類歷史程序中至關重要的農業文明的“黑非洲”地區一直未能趕上。
缺失的農業文明
雖然早在一萬年前,中東兩河流域就出現了農業文明,隨後相關的小麥栽培技術傳到了北非,從而催生了埃及文明。
然而,撒哈拉沙漠的存在,猶如一條“天然護城河”,直接切斷了“黑非洲”與人類文明程序的聯絡。
不僅如此,非洲中部廣闊的剛果雨林,野生動物和蚊子眾多,也讓北非和南非難以順利穿越。
氣候的巨大差異和眾多的地理障礙,成為歐亞和北非文明幾千年來無法進入“黑非洲”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大航海時代之前。
由於地處熱帶,沒有四季分暖冷,而“黑非洲”地區的人們其實是按一年中的旱季和雨季來區分季節的,很難像兩年一樣過一年。
於是,“黑非洲”一直停留在原始的漁獵社會,一直未能孕育出乙個農業文明,也沒能找到歷史機遇,逐步演變成工業文明時代。
好在他們不會種植小麥、玉公尺等糧食作物,“黑非洲”的人民也不會餓死,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勉強填飽肚子。
在原始的捕魚狩獵社會,“黑非洲”人嘗試了很多東西作為主食,但由於不懂得耕種,他們仍然不得不依靠狩獵動物和採集水果來養活自己。
沒有固定的主食,所以“黑非洲”人只能永遠在路上奔跑尋找食物,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這樣做。
英國廣播公司(BBC)有一部紀錄片,講述了非洲乙個黑人追逐乙隻羚羊一天一夜,結果卻把羚羊累死了。 這不僅表明了“黑非洲”人民的艱辛,也表明他們比歐亞人民多跑了幾千年才能謀生。
由於農業文明的不斷演進,歐亞大陸的人口激增,部落成為集鎮,城市慢慢形成,國家也隨之形成,人類文明不斷進化,不斷向各地傳播。
非洲周邊的沙漠和熱帶雨林,尼日河流域、衣索匹亞、大辛巴威等地,在一定程度上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明的洗禮,跨越撒哈拉和印度洋不斷交流,但“黑非洲”相對遙遠,遙遙無期。
除了無法種植莊稼外,“非洲黑”人甚至沒有成功馴化任何動物。
農業文明不僅以豐富的各種農作物為代表,還以馴養的牲畜為代表,如牛、馬、羊、雞、鴨等。 歐亞文明成功地馴化了這些動物,導致了運輸的便利和食物結構的改變。
非洲黑人試圖馴化斑馬,但直到歐洲殖民者到來,才有人成功馴化斑馬。
歐洲的馬是可以馴服的,亞洲的馬是可以馴服的,但是非洲斑馬,誰也馴服不了,那脾氣就是看誰咬誰。
事實上,整個“黑非洲”地區沒有乙隻動物被成功馴化,也可能引起當地人的嚴重挫敗感。
環境、地理、資源等因素對文明發展的影響,在美國生物地理學家賈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所著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有非常清楚的闡述。
戴蒙德認為,動植物的馴化是農牧業的基礎,動植物的長期馴化和繁育是農牧業發展的關鍵,農業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社會經濟、社會和文化結構,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重大變革。
簡單來說,正是因為有了糧食種植的經驗和對動植物的成功馴化,歐亞地區才有了文明的產生和普及,不用為溫飽發愁。
因此,能夠迅速融入農業文明的古代北非,在地理上與歐亞大陸的聯絡比南部的“黑非洲”要緊密得多。
羅馬帝國時期在歐洲,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北非國家,其實是以阿拉伯國家和地中海國家的身份出現在歷史舞台上,而不是非洲國家。
總之,缺乏成熟穩定的農業體系是“黑非洲”發展過程中的缺陷。
歐洲殖民者“**
歐亞文明的發展經歷了乙個漫長的民族融合過程,其間有過戰爭,也有交流。
然而,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黑非洲”地區處於完全孤立的狀態。
幾千年來,整個“黑非洲”地區一直是乙個分散的部落單位,即使是唯一乙個過渡到更成熟國家形態的努比亞王國,也只是同一時代埃及文明的學徒。
由於“黑非洲”從未形成強大的文明,因此南部地區的任何乙個國家都不太可能統治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甚至整個沿海地區。
在2024年葡萄牙航海家希爾·埃亞內斯穿越非洲的博哈多爾角之前,歐洲地圖上只有歐亞大陸和北非,當時“黑非洲”地區還不為人知。
在人類歷史的程序中,大航海時代的歐洲航海家對時代的進步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對於北美和非洲的人民來說,他們是災難的化身,他們都是以殖民者的身份出現的。
當歐洲殖民者到達“黑非洲”地區時,還處於氏族和部落文明階段。
文明缺失的後果是,“非洲黑人”人民沒有認同感,沒有民族和同胞的概念,任何在部落之外的人都被稱為敵人,“敵人”可以被殺死或出售。
最初,黑人部落經常發生衝突,將對方的敵人當作奴隸撫養,甚至無情地互相殘殺。 但當他們發現這些本該被殺的人可以換來金錢和貨物時,他們通過追捕他們的黑人同胞,走上了這條“致富之路”。
從歷史上看,非洲奴隸**出現在公元 7 世紀末,阿拉伯穆斯林進入北非後,他們將俘虜的黑人販運到阿拉伯國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亞。
當歐洲殖民者來到“黑非洲”時,他們也開始將黑人作為奴隸進行交易,並在海外殖民地充當勞工。
然而,漸漸地,白人奴隸販子發現,他們可以委託該地區的某些黑人酋長用少量的物資和金錢來俘虜、管理和運送其他黑人。
當歐洲殖民者來到“黑非洲”時,他們煽動當地的黑人酋長和貴族將部落權力鬥爭中的原始奴隸、戰俘、罪犯和失敗者賣給自己。
這些黑人酋長交換**、食物和衣服,從而開啟了黑奴貿易的大門。
從15世紀初到18世紀末歐洲廢奴運動興起,以奴隸貿易為主導的大西洋**持續了400多年,在此期間,非洲大陸至少損失了數億人。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奴隸販子每將黑人從非洲運送到美洲,他就至少犧牲了 10 名黑人。
令人尷尬的是,當歐洲殖民者決定終結黑奴時,最強烈反對的其實是一些“黑非洲”的首領,他們懇求對方不要停止販賣黑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金融路線”斷了。
長期的黑人奴隸制不僅剝奪了“黑非洲”與歐亞文明共同進步的機會,也使當地政治文化越來越落後。 與此同時,許多小部落和氏族瀕臨滅絕,大量土地貧瘠,整個“黑非洲”地區的經濟徹底崩潰。
可以說,現在很多非洲國家都是貧窮落後的,這與過去的黑奴有直接關係。
各國的殖民者依靠轉賣黑奴,卻牟取了巨額利潤。 在“黑非洲”,他們通過各地的部落首領和黑奴販子,以近乎“白人”的價格轉賣黑奴,賺取高額差價。
得益於黑人勞動力的持續供應,美洲的種植園經濟蓬勃發展,歐洲有充足的原材料用於各種手工藝品**,引發了歐洲工業革命,逐漸進入了工業文明時代。
無數黑人的汗水和鮮血換來了殖民地國家的經濟繁榮,是殖民者的恥辱,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然而,歐洲出現的廢奴運動並不意味著歐洲人要從非洲撤軍。 相反,在近代,越來越多的殖民者來到“黑非洲”,以國王的身份占領這片土地。
殖民者留下的“爛攤子”
如果仔細觀察“黑非洲”國家的地圖,不難發現乙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國家的國界類似於一條直線,而不是自然環境形成的邊界。
事實上,這種自相矛盾的直線邊界是歐洲殖民者留下的印記。
二戰前,只有埃及、衣索匹亞和賴比瑞亞三個國家獨立。 英、法、比利時、荷蘭等歐洲殖民者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經過反覆博弈,最終按照子午線和緯度的方向劃分了各自殖民地的“邊界”,形成了一條獨特的“幾何線”邊界線。
據統計,“黑非洲”44%的國家和地區有經緯度劃分的邊界,30%的國家和地區有直線或曲線等幾何線,只有26%屬於自然邊界。
二戰後,非洲國家為了謀求獨立,竭盡全力擺脫殖民統治,卻從殖民者手中“繼承”了自己的國界,保留了這些筆直的國界。
但是,使用幾何線劃定邊界並不符合實際自然環境和部落考慮,容易造成同一部落分布在多個國家,也使許多非洲部落聯盟、萌芽國家、酋長國、王國完全分散,回歸氏族和部落的狀態。
然而,部落、黨派、宗教、地區之間長期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導致社會動盪,進而影響到整個“黑非洲”的穩定與繁榮。
這種分裂狀態實際上是殖民者故意設計的,很容易被殖民者看到,這種分而治之的策略旨在製造許多非洲部落對親西方部落的敵意,並通過故意挑起黑人部落之間的衝突來淡化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種族矛盾。
這也使得歐洲殖民者刻意青睞的“黑非洲”地區的親西方部落,一旦白軍撤離,就容易針對其他部落進行報復,造成一場又一場的悲劇。
更重要的是,歐洲殖民者的偏袒將逐漸成為某個種族或少數群體的庇護所,人為地製造社會差距,在“非洲黑人”國家中孕育出許多黑人利益集團。
在強行劃定“黑非洲”國界的殖民者中,法國的影響力最大。
從17世紀在北美建立殖民地開始,法國殖民者逐漸將目標從新大陸擴充套件到世界,尤其是非洲大陸。
19世紀,法國加緊對非洲的殖民化,到二戰結束時,法國在非洲共有21個殖民地,佔非洲總面積的37%,與這些非洲法語國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聯絡。
法國在非洲的21個殖民地可分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和北非地中海沿岸的“馬格里布地區”兩大部分。 這些殖民地在地理上佔非洲總面積的 37%,佔當時非洲總人口的 24%5%。
在所有歐洲殖民者中,法國殖民擴張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即使在民族解放運動浪潮之後,法屬非洲殖民地也相繼獲得獨立,法國仍然通過軍事和金融手段對這些非洲國家施加影響。
結果,在許多“非洲黑人”國家被殖民多年後,許多留在法國或親法的政治和社會精英仍然忠於法國而不是自己的祖國。
這種情況在“黑非”國家非常普遍,許多“黑非”國家政治極不穩定,內部腐敗,稍有分歧就互相交戰。
“黑非洲”貧困的背後。
時至今日,儘管“黑非”國家普遍獲得獨立,但實際上,歷史遺留的許多問題仍未得到解決,軍事爭端時有發生,這與歷史上的殖民歷史有很大關係。
此外,歐洲殖民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會轉移到它們所屬的非洲殖民地,使得“黑非洲”的文化和政治越來越分裂和敵對。
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和殖民者撤離造成的權力真空,“黑非洲”地區在過去30年裡一直是衣索匹亞、蘇丹、索馬利亞、烏干達等地接連發生內戰的場所,並且還在蔓延。
頻繁的軍事衝突和戰爭直接或間接地導致資源從更具生產力和社會效率的用途中轉移,不僅轉移了可用於發展農業和經濟的資金,而且還破壞了不富裕的基礎設施和農業設施。
戰爭和貧困往往是迴圈往復的迴圈,軍事衝突使人們流離失所,耗盡他們的資產,而乾旱、糧食危機和飢餓等氣候因素變得更加明顯,再次加劇了地區之間對有限資源的競爭,並引發了更多的衝突。
飢餓帶來的“黑非洲”社會動盪,很容易引起恐怖主義的注意。 許多極端勢力趁勢擴大勢力範圍,以此為基地藏身活動。
外國恐怖組織的入侵,加上當地恐怖組織的出現,使“黑非洲”成為近年來世界上恐怖襲擊最頻繁的地區。
戰爭和恐怖主義不僅造成不好的聲譽,而且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使“黑非洲”欠發達地區的經濟更加惡化。
此外,“非洲黑人”國家越貧窮,腐敗就越猖獗。 各種腐敗幾乎存在於其政治制度的各個層面,國家的財富和資源總是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 當所有資源都被少數人壟斷時,結果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事實上,許多“黑非”國家的腐敗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腐敗地步,不僅攔截了國際救濟援助和貸款,還通過壓榨社會底層來償還本應由國家償還的國際貸款。
國際社會向一些“非洲黑”國家提供了1美元,但底層人民卻得不到一分錢補貼就要還2美元,造成了“借的越多,越窮”的荒謬局面。
與此同時,自以為已經擺脫殖民統治的“黑非洲”國家,沒想到自己在經濟上不得不忍受西方殖民主義。
無數與西方企業集團有關聯的跨國公司打著建設非洲、幫助開發礦產資源的旗號,通過逃稅、賄賂、濫用轉讓定價等手段,竊取了非洲的自然財富。
聯合國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每年有1340億美元流入非洲大陸,主要以貸款、外國投資和援助的形式,但有1920億美元被搶走,主要是外國公司的利潤、逃稅等,導致非洲每年淨損失580億美元。 ”
西方企業集團和“黑非”國家的利益集團相互勾結,維持著“非洲資源低價出口、歐美加工生產、歐美產品退回非洲”的惡性迴圈體系,導致許多國家“窮百姓更窮”, 只有少數既得利益者越來越富有。
人口的瘋狂增長
“黑非洲”國家貧困還有乙個重要原因:人口增長太快。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的資料,2024年至2024年間,世界人口增長的一半以上將發生在非洲。
1950 年,只有 2 個3億人;2024年,非洲人口達到12億;到 2050 年,它將惠及 24 億人。
幾乎所有的人口增長都發生在“非洲黑人”國家,那裡的婦女一生中平均有五個孩子。
這實際上是乙個可怕的統計資料,因為目前“非洲黑人”國家的飢餓率為202%,幾乎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吃不飽飯的困境。
如果乙個地區長期處於貧困和饑荒狀態,那麼它應該人口減少,人口越來越少,或者至少不是“飆公升”的狀態。 但為什麼“黑非洲”缺乏糧食生產,卻保持著非常高的人口增長率呢?
首先,“黑非洲”地區的國家大多是農業,經濟結構單一,以體力勞動為基礎的小農生產模式是導致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 農業國家越落後,就越依賴足夠數量的勞動力來維持生產力。
其次,“黑非洲”地區的許多社會結構都是部落和村莊社群系統,並且有“人越多越強”的一致共識,無論是酋長、村長,甚至是部落所屬地區或國家的統治者。 前者希望增加人口以加強他們的部落或村莊,而後者也需要足夠的人口來維持軍隊和勞動力的供應。
此外,由於“黑非洲”地區傳統生產方式和宗教因素的影響,許多女性實際上在15歲時就結婚生子,從而進入30年左右的生育期,生育五個或更多孩子的情況極為普遍。
更關鍵的原因是,該地區絕大多數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幾乎都是文盲,沒有相應的避孕手段和意識,不關心孩子未來的培養,生育完全是放任自流。
在這種環境下存在著一種可悲的情況:統計資料顯示,在“黑非洲”地區,由於醫療條件不足,超過1 3的嬰幼兒活不到5歲。 為了保證成年人口的數量,許多家庭不得不增加出生人數,以彌補過早死亡的不足。
此外,即使從國際社會逐層抽取大量救濟金,對於沒有生產經驗的底層群眾來說,剩下的救濟物資已經是“天上掉餡餅”了,而且這種救濟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家庭成員的數量來分配的,所以孩子越多, 越好。
持續多年的國際救援,也讓“黑非洲”地區無數人失去了奮鬥的念頭。 既然什麼都不用吃喝,誰來辛苦呢?
可以說,氣候環境、殖民歷史、單一的經濟結構減緩了非洲文明的發展,人口眾多、文化程度低、長期依賴國際援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黑非洲”地區長期陷入貧困,無法自拔。
然而,“黑非洲”地區的落後不僅是農業和工業的落後,其根本原因在於自身文明缺乏足夠的時間積累,這使得該國的文化和痛苦感嚴重缺乏。
對於“黑非洲”來說,技術和資金支援是容易的,但如果它希望找到一條像歐亞文明那樣合適的發展道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