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最近對荷蘭的訪問是自2024年韓荷建交以來的首次訪問。 根據行程,尹錫悅將在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卓的陪同下,與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SK集團會長崔泰源一起訪問ASML總部,並與ASML首席執行官Peter Wennink探討半導體領域的一鏈合作和技術交流。 現在,南韓和荷蘭發表了聯合宣告,宣布成立半導體聯盟。
此外,荷蘭光刻機巨頭ASML和三星將投資1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4元)。5億元)在南韓建立半導體研發中心,與SK海力士合作開發可大幅降低功耗的氫能工藝。這是什麼意思?首先,荷蘭的半導體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極紫外光刻技術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特別是荷蘭ASML是唯一一家可以生產7奈米以下晶元EUV光刻機的公司。 如果南韓緊緊抓住“半導體巨頭”荷蘭,將能夠獲得穩定的晶元生產裝置和渠道,提高其生產先進晶元的能力。 其次,尹錫悅希望通過與荷蘭的半導體合作來改善國內軍工的發展。 在汽車工業低迷之後,軍工成為南韓的戰略產業;然而,南韓並不滿足於低端軍工製造業的現狀,想要向高階邁進階梯。 因此,南韓和荷蘭加強了在人工智慧、無人技術等高階技術領域的合作,使各自的軍工產品越來越智慧型化,從而提高南韓一流工業生產的製造能力,增加出口,刺激經濟增長。
但是,國際關係中的聯盟通常由大國主導,小國之間很難建立聯盟,更不用說支援它們了因此,所謂的韓荷“半導體聯盟”仍是美國的棋子,最終逃不掉為美國服務的屬性。 特別是在美國對東方列強科技的嚴格限制下,南韓和荷蘭結成半導體聯盟的風險顯然要小得多。 荷蘭也是一樣,在“對華晶元戰”中,兩者都是美國的盟友,南荷抱團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受到中美競爭的影響。 那麼,南韓和荷蘭之間形成所謂的半導體聯盟會產生什麼影響呢?事實上,南韓和荷蘭在半導體領域合作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中國,而是為了國內工業和經濟的發展。 例如,如前所述,南韓希望利用荷蘭來確保半導體裝置**,發展高階軍工製造,而荷蘭則希望通過南韓擴大先進半導體生產裝置的出口。 然而,南韓和荷蘭之間的這種商業合作是在美國與中國的科技競爭框架內進行的,表面上加強了美國科技產業的**鏈條,但實際效果卻很小。
由於南韓和荷蘭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出口客戶,失去這個巨大的市場將大大降低兩國之間的合作價值。 特別是對於荷蘭來說,雖然包括南韓在內的其他國家對半導體生產裝置有一定的需求,但中國市場畢竟是乙個更大、更有潛力的市場,可以消化更多的產品,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更好地保持競爭力。 因此,無論南韓和荷蘭如何合作,都不能忽視或缺席中國市場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