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創新藥領域傳來令人振奮的訊息。
A股上市藥企百利天恆同日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Systimmune與百時美施貴寶(以下簡稱BMS)就BL-B01D1專案達成獨家許可合作協議。
BL-B01D1是一種靶向EGFR和HER3的雙特異性抗體ADC(抗體藥物偶聯物)藥物,在多種上皮腫瘤適應症中顯示出療效訊號。
根據協議條款,百利天恆將向百利天恆支付8億美元的預付款,潛在交易總額高達84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BL-B01D1也是國內首個成功出海的雙特異性抗體ADC新藥,此次首付創下了國內創新藥許可出廠金額最高的紀錄。
近年來,中國藥企的創新實力越來越受到國外藥企的關注,創新藥越來越頻繁,ADC是國產藥出海的熱門品種。
隨著ADC研發的普及和成功,中國ADC的研發實力逐漸顯現,2024年將有10餘款ADC成功推出。
據德邦**統計,2024年至今年上半年,國內ADC海外交易金額已超過200億美元,其中科倫博泰通過授權默沙東9款產品,獲得潛在交易金額超過118億美元(以合同簽訂時計算)。
從海外交易數量來看,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科倫藥業、中海殼牌醫藥集團、銀根生物、康諾亞等,海外ADC藥物靶點主要覆蓋HER2、TROP2、CLAUDIN182 等
在生物醫藥資本的漫長寒冬中,ADC以其高特異性和高效殺傷力,正成為全球新藥研發最熱門的領域之一。
百利天恆有望在今年獲得海外交易總額第一名。 在天價潛在總成交量的刺激下,百利天恆股價在未來1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過30%。
根據百利天恆2024年中期報告,此次達成交易的BL-B01D1是全球唯一處於臨床階段同時靶向EGFR和HER3的雙特異性抗體ADC藥物。
BL-B01D1單藥治療在多種上皮腫瘤適應症中表現出較強的療效訊號,特別是在非小細胞肺癌和鼻咽癌終線癌症患者中,並顯示出突破性的療效,可推進關鍵性臨床註冊。
目前,BL-B01D1單藥處於II期臨床研究階段,已完成3項單藥雙臂III期註冊臨床試驗和2項單藥單臂關鍵註冊臨床研究的交流申請提交。
BL-B01D1聯合SI-B003、聯合化療藥物、聯合奧希替尼均已獲批II期臨床試驗,相關聯合用藥正在推進II期臨床研究。
自今年1月初上市以來,百利天恆股價一路飆公升,到今年11月底,已高於24的發行價7元股C漲3倍多,市值也從不足100億元漲至43962億元,成為科創板最受關注的生物醫藥企業。 隨著百利天恆股價一路飆公升,公司創始人朱毅也成為科創板首富。
百利天恆成立於2024年,是一家集藥物研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現代化生物醫藥企業。 2024年,百利天恆進入創新藥研發領域。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現已具備小分子化學藥、大分子生物藥、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藥物)等全系列藥物研發生產能力,具備從中間體、原料藥到製劑的上下游一體化能力,具備“研發-生產-營銷”的全生命週期商業化運營能力。
目前,其部分雙特異性抗體和ADC藥物的研發進展處於世界前列。
百利天恆業務板塊包括化學藥物製劑、中成藥製劑、創新生物藥兩部分,以仿製藥支撐其穩步增長,以創新藥物布局突破性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百利天恆的創新生物藥板塊目前仍無產品上市,也未產生產品銷售收入,業績仍以化學藥、中成藥等傳統業務為支撐。
招股書中的財務資料顯示,化學藥物製劑和中成藥製劑支撐的總營收呈逐年下降趨勢:2024年和2024年,百利天恆營收為127億元,1013億元,797億元,73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百利天恒僅實現3營收78億,同比繼續下降21%。
同時,百利天恆的淨利潤也難以掩飾下滑:2024年和2024年勉強收支平衡,2024年首次虧損近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和2024年虧損繼續擴大82 億和 515億。
此外,公司主要營收產品未能參與集中採購,未能中標集中採購,導致銷量大幅下滑,進而影響銷售收入。 中標產品銷量下滑也帶來毛利率下滑的風險。
資料顯示,由於化學藥毛利率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百利天恆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56%,呈下降趨勢。 同期,中成藥毛利率下降144%。
這意味著化學和中成藥業務將不再能夠為創新生物藥的研發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支援,也體現了上述8億美元首付款對百利天恆的意義。
相較於傳統“殺千仇自殘八百”的化療藥物,ADC作為一種新興的大分子靶向藥物,具有單藥抗體、化療等無可比擬的臨床優勢,將引領腫瘤新時代,有望成為腫瘤的常規。
在此背景下,全球ADC市場逐年增長,從2024年的55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638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13%。
ADC聯用的廣闊前景也帶動了該領域的研發熱情:ADC產品的靶點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雙特異性抗體ADC也逐漸被探索出來細胞毒素的選擇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接頭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由於創新、效率和化藥能力相結合的特點,在創新藥領域一向話語權不大的中國藥企終於有機會大展身手。
目前,我國已有122個ADC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在研管線數量佔全球近40%。
其中,恆瑞醫藥、東藥藥業、百奧賽拉、科倫博泰、信達生物、華東醫藥、復星醫藥、美亞生物、新馬生物等企業的15個ADC藥物已進入期臨床試驗,另有7個已獲批上市,4個正在申請上市。 預計未來2-3年,我國將迎來ADC藥物的爆發期。
隨著越來越多的ADC藥物獲批和適應症的擴大,我國創新藥研發實力已得到國際廣泛認可,ADC藥物的銷售有望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內藥企已進行ADC資助交易20餘筆,交易金額超過350億美元。
但同時,ADC藥物研發難度大,需要將大分子(NT靶點)與毒性很強的小分子連線起來,需要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工藝開發門檻極高。 這也使得ADC並不是乙個最新的賽道,但十幾年來,ADC領域獲批的藥物較少,行業發展不明顯。
然而,ADC藥物開發內部也存在一連串的蔑視:雙特異性抗體和多抗體ADC藥物的研發難度和價值遠高於單轉殖抗體ADC。 百利天恆堪稱ADC賽道的卷之王,擁有3條四聯抗體管線(GNC-038、GNC-039和GNC-035),也是全球唯一一家進入臨床試驗的四抗ADC製藥公司。
成為百利天恆這樣國際領先藥企的合作夥伴,自然是百利天恆實力的彰顯,也提振了國內創新藥研發的士氣,但風險不容忽視。
有業內人士表示,跨國藥企會非常關注合作夥伴在交易中的能力,比如是否具備較強的開發能力,尤其是全球市場能力。
更重要的是,這取決於合作夥伴在ADC領域的理解和認知程度。 ADC領域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如果在這個領域沒有深厚的基礎和理解,遇到困難就很容易放棄。
具體而言,除了8億美元的預付款外,84億美元的潛在里程碑付款包括三部分,其中包括高達5億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以及在開發、註冊和銷售里程碑達到後額外支付的71億美元。
另外兩筆款項能否入賬,與BL-B01D1的管線進度息息相關,合同也表明,最終的里程碑付款金額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