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24個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 《月序七十二候解》曰:“大個子,盛燁,到目前為止,雪是聖燁。 這時,雪下得又大又大,因此得名大雪,也標誌著隆冬季節的正式開始。
隨著溫度的下降,人體的陽氣也隨自然界中的陰氣潛伏在一起。 因此,在大雪節氣期間,雲太一建議大家要注重保暖護陽、禦寒防病,這樣才能順應自然界的封閉規律,尤其是老年人和陽虛體質的人。
早睡晚起,陰藏陽
“修煉”是冬季居住的主旋律,要比夏天早睡,不遲於晚上11點;早晨,如果條件允許,天要白到天亮才能公升起,這樣便於潛陽能量和的積累。 但所謂“晚起”,並不意味著一覺睡到早上,甚至中午過後才不受控制。
在著裝方面,要根據氣候和環境的變化及時增減,以免穿得太少,感到風寒,破壞陽氣;穿多了衣服,腸子是敞開的,陽氣藏不住。
運動與靜止結合平淡的陰陽
冬天是陽氣藏氣充沛的季節,古籍上有句話:“冬時天地封閉,血藏,人不宜勞汗發陽。 因此,不可能擾亂陽氣,破壞機體陰陽過渡的生理功能。 大雪節氣、運動養生要與運動、靜電相結合。
所謂“運動”,不是指過度劇烈和出汗的運動,而是以中等強度和輕微出汗的運動,可以選擇練習習太極拳、八段金等健康運動。
每天早上,盤腿而坐,頭向左轉,雙手從身體側面抬到胸前,手掌朝上,然後慢慢放下手臂,將頭轉向前方,用手臂重複上述動作。
將頭向右轉動,動作相同,左右相對,左右各做15次,然後敲上下牙齒,即敲牙36次,漱口數次,滿口後吞下液體3次, 打算將液體送給丹田。
以這種方式浸泡 3 次,呼氣並呼吸成一口氣,然後停止 36 次呼吸。
足部按摩,強化陽根
古人認為,人類有四根,即“鼻根和幼苗根”。牛奶的根,宗氣的根;耳朵的根,神機的根;腳的根,本質的根”。
鼻子、耳朵、乳房是人體精氣的三個凝聚點,腳是人體陰、精、陽的最後匯聚點。 人體五臟髒六臟對應的12條經絡中,有一半以腳為起點和終點,共有60多個穴位。
中醫認為,人類生來就扎根於腎臟。 腳底的永泉穴位是腎經的起始穴位,用拇指或腳跟在一側揉搓對側的永泉穴位,每次按摩30-50次,感受足心的熱度為度,能起到消虛火的作用, 滋補腎水,鎮靜神經。
另外,足部按摩要找到敏感點,注意區域性痠痛、麻木、腫脹、疼痛,按摩力度因人而異,耐受程度也要好。 如果能與足浴結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冬天吃蘿蔔和人參
冬月和太陽都包括在內“,隨著天地的陽氣匯聚和隱藏,人體的陽氣也向內匯聚,此時毛孔收縮,腸子緻密,人穿衣服多了,活動減少了,能量消耗也減少了。 然而,冬季的高熱量飲食往往容易產生內源性熱量積聚。
白蘿蔔又稱蘿蔔硫素,生熟皆可,生的口感辛辣、甘甜、清涼;熟悉的味甘,質平,回脾胃經。 生吃蘿蔔或榨汁飲用,清新爽口,能清熱防燥,適合乾咳、幹咽口渴、大便乾燥者。 燉蘿蔔軟嫩可口,《本草本草》記載蘿蔔硫素煮熟的根部能祛谷化痰,特別適合脾胃不和諧、脹氣進食瘀、痰多的人。
雲醫生推薦一種健康的藥膳——蘿蔔燉牛腩。
材料:鮮牛腩500克、白蘿蔔500克、姜3片、蔥3根、八角5顆、小茴香5克、肉桂5克、月桂葉5片、珠侯醬、公尺酒、醬油、冰糖等調味料。
方法:蘿蔔去皮切成方塊,在水中煮沸3分鐘,取出將牛腩切成方塊,用沸水焯水舀起將生薑切成薄片,將蔥切成小塊以備後用。 鍋中油加熱後,加入姜、蔥、八角、小茴香、肉桂、月桂葉炒香,再加入牛腩,朱侯醬適量,翻炒上色,再加水至牛腩上方約2厘公尺處,再加入適量公尺酒, 淡抽、深醬油、冰糖,然後蓋上鍋蓋,用中小火燉15 小時,加入蘿蔔,繼續煮半小時,直到牛腩變軟。
療效:暖脾溫胃,滋身養氣,強筋骨骼。 適合氣弱、肌肉骨骼無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