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商業評論》由吳強授權。
日本街頭最常見的“小廣告”通常張貼在餐館和餐館的門上,上面寫著兩個醒目的漢字“求人”。 與中文的“尋求幫助”不同,日語中的“尋求幫助”的意思是招聘。 但是,以這種方式招聘的大多數員工都是兼職工人,稱為 arubyado(日語中的兼職),意思是兼職和兼職工人。
與近年來在中國流行的靈活就業一樣,日本的就業市場分為“正規就業”和“靈活就業”兩種型別,但他們直言不諱地將後者稱為“非正規就業”。
餐飲業的非正式雇員比例超過百分之八十
在日本的職場中,“全職員工”通常被稱為正式僱傭,這種僱傭形式有三個特點:一是沒有合同期,可以理解為終身僱傭合同二是全職工作,沒有地域和崗位限制,員工需要有“我是公司的一塊磚頭,需要搬家”的工作心態;三是公司直接聘請公司,而不是委託給第三方。
正式錄用的員工一般是終身聘用,只要員工不辭職,公司一般不會主動解雇員工。 這有點像日語版的“系統內”工作。 然而,日本就業市場仍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常規”和“系統外”的工作。
厚生勞動省的令和5年勞動經濟分析報告將“非正式就業”定義為“沒有正式勞動合同的任何形式的就業,包括正式員工以外的工人,如臨時工、合同工、兼職工、派遣工等。 在許多情況下,僱傭合同的簽訂期限很短,每個人的工作方式,例如工作時間和工作天數,因人而異。 ”
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兼職和兼職員工都是非正式員工,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合同工(在日本稱為“合同工”)。 承包商通常與公司簽訂了有限工作期限、工作職責和有限面積的合同,他們每天工作八小時,每週工作五天,就像正式員工一樣,但他們通常準時上下班,沒有義務像正式員工一樣免費加班。
日本除了合同工外,選擇靈活就業的人群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尚未進入社會的大學生,他們必須通過打工來賺取生活費和零花錢;一種是家庭主婦,她們利用閒暇時間每天工作幾個小時來養家餬口;還有一類退休的叔叔阿姨,他們中的許多人只要身體還健康,就會繼續工作,為自己多存一點養老錢。
日本長期處於經濟低迷狀態,許多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和維持生計,願意在許多工作崗位上使用更多的臨時工和兼職工,從而降低勞動補償成本。 最典型的是餐飲零售業,客流的高峰和低谷非常明顯,如果所有正式會員都受僱,忙的時候人手不夠,空閒的時候大家無事可做,造成很多浪費。
這些行業雇用了大量的非正式員工,員工在繁忙時段只需要工作幾個小時。 根據日本各行業非正規就業統計報告,食品服務行業非正規雇員的比例排名第一,高達81%。緊隨其後的是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服務和零售業,分別佔非正式雇員的50%和43%在衛生、教育和市場研究部門,非正規雇員的比例也達到30%以上。
非正規雇員比例最低的是採礦業,只有19%;建築、公用事業和通訊部門的非正規就業率也很低,約為5%。 這些都是日本進入壁壘比較高的行業,由於缺乏競爭,成本控制意識遠不如服務業,所以對臨時工的使用不多。
靈活的人員配置使企業更輕鬆“過度就業”焦慮
日本非正式工人的年齡組集中在24歲和60歲以上的年齡組,其中大多數是在校生和退休人員在24-60歲的非正規工人中,約25%為男性,75%為女性,其中一些人無法找到固定工作,但更多的人因為“良好的工作條件、方便的通勤”甚至愛好而選擇彈性工作。
在日本電視劇集中,看到年輕學生在便利店或餐館打零工的情況並不少見,一般都是按小時結算的,東京地區的最低工資是1113日元,有些地方可以拿到1500 2000日元“**這足以在吉野家或麥當勞吃2或3頓正餐。 你在超市看到的收銀員和理貨員大多是家庭主婦和退休人員,她們在交通高峰時段只工作幾個小時。 我曾經在一家超市遇到一位80歲的老人,他正在獨自完成整理手推車的所有工作,動機令人望而生畏。
在許多餐飲和零售行業,只有1或2名員工可能在擁有10名以上員工的商店中擁有1或2名正式員工,其餘8或10名員工是非正式員工,包括每天定期工作的幾名合同工和派遣公司根據業務需要派遣的幾名臨時工。
2024年,日本頒布了《勞務派遣法》,開啟了日本勞務派遣市場,但勞務派遣的種類僅限於小範圍2024年法律修訂後,除某些工作型別外,日本大部分工作崗位都可以派遣,這極大地促進了日本靈活就業市場的發展此外,隨著2024年後日本經濟陷入衰退,許多日本企業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開始擔心過度就業,因此開始控制正式員工的數量,並在可以雇用的地方盡可能使用臨時工和派遣工。 由於這些因素,日本就業市場中承包商的比例現在接近40%。
如果算上合同工、兼職工和兼職工,日本的非正式就業比例略高於中國。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截至2024年底,中國約有2億人從事靈活就業,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4%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資料,截至 2022 年底,日本非正式員工人數為 2101 萬人,接近日本總人口的 17%。
籠罩在人口危機下低失業率
由於日本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的特點,雖然它有 125億人,但勞動人口約為6911萬人,僅佔總人口的55%;其中,企業主或公司董事990萬人,正式就業3588萬人,非正規就業2101萬人,失業198萬人,失業率僅為28%。
可能有人好奇,不是說日本經濟不好嗎?為什麼失業率這麼低?
雖然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不前,但由於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人口負增長,社會普遍處於人力短缺的局面,因此在日本找工作很容易,除了很少放棄工作的人外,大部分失業都是摩擦性失業(求職者在尋找新工作或換職位時經歷的暫時性失業)。
在過去的20年裡,日本的總人口從127億,降至2024年的125億,減少200萬人。 與此同時,日本已進入少子老齡化社會,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從8520萬下降到7280萬,勞動人口減少了1240萬。
但在過去的20年裡,日本的就業狀況和人口負增長看起來是矛盾的。 2024年,日本就業人數為4940萬人,而2024年,日本就業人數為5689萬人,增加了749萬人。
為什麼就業人數在增加,而人口卻在減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女工的增加,二是外工的增加。
上世紀90年代之前,日本正處於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大多數日本家庭都像動畫片《蠟筆小新》和《機器貓》一樣,父親去公司打工賺錢,母親只負責在家做全職家庭主婦。 90年代後,日本進入長期經濟低迷期,家庭收入減少,許多全職太太不得不利用閒暇時間外出打工養家。
從資料可以看出,過去20年來,女工人數淨增608萬,其中67%從事非正規就業。 2024年,日本非正式員工人數為1451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29%到2024年,日本非正式工人人數達到2101萬人,佔總就業人口的37%。 20年來,靈活就業人數增加了650萬人,其中63%是婦女。 此外,在正規部門就業的婦女人數增加了197萬人,從2024年的1 052萬人增加到1 249萬人。
女性工人的參與並不能完全緩解日本勞動力短缺的困境,近年來,日本一直在積極招募外國工人。 根據令和5年勞動經濟分析報告,2024年,日本的外國工人人數為48人60,000,這個數字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增加了兩倍或四倍,在2024年達到182萬,其中最大的數字來自越南,有46萬;緊隨其後的是中國和菲律賓,分別為39萬和21萬。
除了引進大量普通技術工人外,日本**還非常積極地向海外人士發放“經理”和“高素質”簽證。 日本入國管理局的人才引進積分量表水平很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經營企業的能力越強,分數就越高,累計積分可以獲得日本的在留資格。 如果申請人未滿30歲或有不止乙個未成年子女陪同,他或她將獲得特殊積分,這也是日本巨大人口危機的標誌。
青年人就業行為調查:40%的人無意全職工作
隨著大量非正式工人的參與,日本人均工作時間逐年減少。 由於非正規工人絕大多數是兼職或小時工,工作時間一般在每天2至8小時之間,再加上日本對“過度勞累致死”現象的重視,日本的人均工作時間在過去20年中減少了13%,年工作時間從過去的1900多小時下降到現在的1600多小時。
日本的許多政策都傾向於保護弱勢群體。 鑑於非正規工人在就業市場上是乙個相對弱勢的群體,日本**實施了一項支援非正規工人的綜合戰略,包括促進從非正規就業向正規就業的過渡,促進同工同酬,改善工作條件,確保技能發展和職業發展機會均等。
例如,在日本,2024年的每小時最低工資為702日元,現在是1,113日元,在過去20年中增長了58%相比之下,日本正式員工的工資在過去20年中沒有太大變化。 根據厚生勞動省進行的工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2024年日本全職工人的平均月工資為31180,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769元),僅比2024年的水平高出約10,000日元。 相比之下,非正規工人的工資增長遠高於正式雇員。
非正規就業模式正在以一種微妙的方式改變著日本社會。 在日本,終身僱傭制曾經盛行,上班族從乙份工作中退休是很正常的,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打算一輩子只做乙份工作。 最近一項關於年輕人就業行為的調查顯示,40%的受訪者無意全職工作,只有3%的受訪者無意兼職工作。
事實上,由於社會貧富差距的縮小,以及父母可支配金融資產的增加,年輕人對金錢的意識已經降低,他們不再把“收入”放在首位,因為找工作的標準和選擇伴侶的標準是一樣的。 在朝九晚八的工作和更自由的生活方式之間,許多人願意選擇後者,即使成本更低。 也有很多人把生活重點放在個人興趣愛好上,靈活的就業讓他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到自己的愛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