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路。
資料圖(圖:Oriental IC)。
12月7日,中方會見了來華出席第二十四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公尺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 主席指出,雙方都有責任共同努力,為世界帶來更大的穩定,為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這些表態充分體現了中歐合作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 去年底以來,中歐關係呈現出鞏固發展的良好勢頭,有理由期待中歐關係邁上新台階,展現新前景。
今年是中歐關係的重要一年:本次會議恰逢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20周年和中歐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5周年。 此時此刻,中歐釋放合作訊號具有重要意義。 公尺歇爾和馮德萊恩的表態非常明確,他們表示,歐方高度重視對華關係,不想與中國脫鉤,期待同中國發展長期穩定、可持續、可持續的關係,希望通過此次歐中峰會,為歐中關係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
如果中國和歐盟選擇對話與合作,就不會發生陣營對抗。 中國和歐盟之間不存在地緣政治矛盾,不存在根本利益衝突。 基於歷史文化、意識形態和發展階段的差異,中歐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但只要我們堅持溝通對話,不斷深化互信,就可以避免雙方不必要的對抗。 事實上,去年底以來,中歐戰略、經貿、綠色、數位化高層對話已取得豐碩成果,雙方都樂見。 自12月1日起,中國對6個國家實施免簽證入境政策,其中5個國家為歐洲國家。 許多歐洲國家的民眾對新的免簽政策讚不絕口,對“去中國就去哪裡”充滿期待。 這一期待,折射出中歐合作的深厚輿論基礎。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忠平認為,過去一段時間,新冠疫情阻礙了中歐有效交流,導致中歐之間出現了一些誤解和誤會。 此次線下舉行中歐領導人會晤,是去年底以來中歐關係自然發展的結果,對中歐增進信任、釋懷疑慮、重新調整雙邊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中歐選擇和平穩定,就不會打一場新的冷戰。 面對風雲變幻、混亂的國際形勢,中歐雙方應攜手學習和繼承20年發展經驗,推動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更大進展我們要帶頭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共同抵制陣營對抗死灰復燃,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更多發展動力。 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指導和支援。馮忠平認為,中歐關係作為多極世界的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對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這次會晤,中歐雙方需要以長遠的眼光和戰略定力,理性審視對方,堅持獨立自主,保持戰略重點,共同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共同開創世界和平穩定的美好未來。
如果中歐選擇開放共贏,全球發展繁榮將有希望。 中歐以開放的態度深化合作,不僅有利於各自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 2024年,在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的背景下,中歐雙邊**額仍將創歷史新高,達到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中國和歐盟互為第二大合作夥伴,每小時有近1億美元的商品在中國和歐盟之間流通。 10年來,中歐班列跨境運輸需求旺盛,累計班列達8列10000列火車,行駛7億多公里,運輸貨物760多萬標準箱,價值超過3400億美元,有力促進了國際經貿合作,為國際產業鏈暢通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充分說明,中歐雙方能夠全力相互支援,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共同發展。 只要雙方堅持相互尊重、務實合作、開放共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原則和方法,就一定能夠為歐亞大陸和世界的繁榮發展帶來期待和希望。
回顧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年的歷史,儘管波折,但始終保持著向前發展的勢頭,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格局。 今天,面對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中歐應保持冷靜務實,堅持夥伴關係的基本定位、求同存異之道、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和多邊主義的時代潮流,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和正能量。 (陳洋)。
境外網路著作權作品不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