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西咸新區新增科技成果轉化企業270家,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量135家29億元,在全省秦創園建設典型案例中創新案例總數排名第一。
胡廣亮是習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教師,也是他的導師劉明教授磁性材料研究專案的重要成員。 10多年前,習交通大學實驗室研製出一種高磁導率、高居里溫度的高階軟磁材料,但由於種種原因它一直未能成功推向市場。直到2024年3月,秦創源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正式啟動,同年6月,習瑞磁電子科技成立,這顆科技創新的“種子”才開始在秦創源總窗的沃土上生根發芽,釋放出無限可能。
基於這種高階軟磁材料,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瑞磁電子就獲得了13項國家專利,其高品質的電感器件產品廣泛應用於新儲能、電動汽車、5G通訊、航空航天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三項改革”放大了秦創遠總視窗的效率
科技型企業的成長需要人才、資金的共同行動服務、管理等因素。為持續激發廣大高校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切實解決科技成果轉化中“不敢轉移”、“不想轉移”、“資金不足”等問題,今年年初,西咸新區印發了《關於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試點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試點的若干措施》。“三改”(2023-2024年),同時攜手高校、院所,以“三改”放大總視窗效率,構建秦創源全鏈條、全週期服務體系進一步形成全鏈條、全週期的服務體系,鼓勵創新。政策推動轉型小組將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新區科技成果轉化新企業270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台14家,認定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535家,技術合同成交量135筆29億美元。 陝西西部電力,習科豐光電氫能等從高校實驗室走出的科研團隊組成“創業大軍”,在商業化道路上“大舉進軍”。
全鏈條、全週期服務,助力成果轉化
陝西迪泰克新材料是由西北工業大學科研成果組建的科技型企業,主要從事探測器級鋅鎘碲半導體材料、器件及成像以及晶體製備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新區落戶秦漢新城以來,短短幾年時間就實現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轉化,產值逐年遞增,2024年突破6800萬元,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核工業、軍工等領域安檢與工業檢測、醫學影像、國防安防監控等領域,提公升了我國高能射線探測與成像領域的整體水平。
秦創源的全鏈條、全週期服務體系讓企業受益匪淺。 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習守志表示,迪泰克目前擁有27項發明專利,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項。
1、全球第三家能夠實現探測器級CZT晶體及相關探測器產品及裝置生產、銷售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被評為國家智財權優勢企業、國家硬科技企業明星,榮獲陝西省瞪羚企業、省級“專精特新”等多項榮譽稱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在融資對接、政策扶持、培訓提公升、宣傳推廣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和幫助。 ”
“三項改革”賦能企業持續創新
我們也是“三化”政策的受益者。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習敏特科技副總經理王建軍表示,秦創源開工建設後學校迅速行動,制定了30條具體措施,推動秦創源建設落地。
主要開展複雜曲面共形選頻天線罩一體化噴射成形製造技術的研究與轉化。 這是一種新型增材製造技術,可用於列印多層異質電路板、曲面電子、可穿戴感測器等功能器件。 王建軍介紹,以可穿戴感測器為例,英敏特科技可以加工用於醫療檢測和慢性病監測的產品。 產品與**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可實現無創生理指標讀取,並通過微波天線上傳到“雲端”。 自從定居秦創源敏特科技已完成原理樣機的研發,目前正在驗證其可靠性和操作便利性,市場前景普遍看好。
目前,通過“三改”賦能,西咸新區共助推實施189個專案。 在中國管理案例分享中心近日發布的第十四屆(2024年度)“全國百佳管理案例”中,秦創源總視窗科技成果轉化企業陝西金芯天鈦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在陝西省秦創源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典型案例中,西咸新區創新案例20個入選,佔比25%,位居全省第一。
在“三化”的加持下,新技術層出不窮新的成果和新產品不斷湧現。隨著秦創源總視窗建設的加快,這些不斷壯大的創新優勢將為西咸新區創新驅動發展注入更多澎湃動力,讓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榮**中心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