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第二堂課,霍山二中學九年級化學組在九年級老師辦公室集體備課。
1.作業設計討論,學校的《啟東皇岡作業冊》不分課時,乙個題目作業是乙份作業,我們上課的時候,乙個題目有好幾個課時,布置作業很不方便。 題型的設計與幾個課時相交,導致作業布置不佳。 團隊負責人必須分別組織材料上的主題,並將它們列印到工作表中。
2.朱教授提出,金屬與酸反應的強度不能作為判斷金屬活性的依據,因為金屬的表面積、酸的濃度和體積等變數不受控制。 其實老同志們對這個問題早已形成共識,只是年輕教師的湧入發現了這個“新問題”,老同志們已經有了一套解決方案,只是想不出刻意提出來,而對於年輕教師來說,這也是他們自己乙個創新的發現。
3.2024年新課程標準的發布,對青年教師的影響尚未產生較大影響,例如,教學目標從之前的三維目標轉變為化學概念、科學思維、科學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等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但大多數人並沒有在教學設計中落實到這些方面。
4.小組備課沒有標準化,更多的是從角度出發,每週大家集體聚在一起,討論本週的教學情況,對即將到來的課程進行一些預測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