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長大後還在“親媽媽”的孩子,大多是做對了這4件事的媽媽
她的朋友敏敏有乙個不快樂的童年,儘管有父母,但由於日程繁忙,她大部分時間都在托兒所和幼兒園度過。 即使上了學,父母也無法陪伴她,讓她感到孤獨和無助。 父母退休後,想彌補這個缺點,卻發現敏敏對親情有牴觸情緒,讓親子關係疏遠。
敏敏的經歷引起了人們的同情,父母的長期缺席讓她在成年生活中產生了無法逾越的隔閡。 即使她的父母試圖通過釋放善意來修復這段關係,也只會讓她感到困擾。 從小缺乏愛,讓敏敏覺得自己與過於熱情的父母疏遠了。
這種親子關係的轉變導致了人們的疑惑,為什麼孩子長大後離父母越來越遠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錯過了重要的陪伴機會。 相比之下,鄰居黃阿姨的兒子在大學裡還是保持著親密的關係,給媽媽打電話,回家幫忙做事,這種親情的延續令人羨慕。
黃阿姨的成功在於,她在兒子小時候做對了幾件事。
首先,0-2歲是寶寶的依戀期,媽媽要親自陪伴孩子的成長。 這為孩子成年後與父母保持親密關係奠定了基礎。 母親的個人陪伴讓孩子在依戀過程中建立安全感。
當孩子看到媽媽時,他沒有眼神交流,也沒有歡呼,也沒有急著讓媽媽抱他。 這種冷漠的態度讓母子關係變得陌生,母親感到難過和無助。 由於孩子依戀期間母親不在,親子關係不成立,導致兒子對母親沒有依戀。
嬰兒的依戀關係分為四個時期,其中2個月為依戀前期,2-7個月為依戀關係建立期,7-24個月為依戀關係定義期。 在依戀關係明確的時期,寶寶可以清楚地區分陌生人和熟人,尤其是母親。 這個時期被認為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期,父母在這個時候建立的依戀關係是最大的教育資本。
即使老人溺愛孩子,母親的提醒也沒有改變現狀。 孩子對母親的冷漠可能與依戀期間想念陪伴有關。 在假期裡,母親們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以便從孩子那裡得到一點回應。 然而,隨著假期的結束,兒子與母親的關係再次變得冷淡。
綜上所述,0-2歲的依戀期對於建立親子關係至關重要,媽媽們要堅定地陪伴在寶寶身邊,提供優質的陪伴,確保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充分的關注,即使職場媽媽不能長時間陪伴自己。 否則,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與母親建立弱關係。
其次,在3-6歲兒童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媽媽們需要積極培養孩子的性格。 在此期間,孩子性格的形成對隨後的發展至關重要。 家長應注意孩子的性格特質,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養育。
如果老人過度放縱孩子,就會導致熊孩子的出生,所以媽媽一定要在3-6歲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自學,而不是為了省事把孩子託付給老人。
李美瑾教授提到,在6歲之前,媽媽要照顧好這六個方面:克制和任性,學會控制,經歷挫折,預防抑鬱,學會忍耐,防止自私。
媽媽可以愛孩子,但一定要有底線,給孩子定規矩,不讓孩子跟著自己的性情走,讓孩子學會分享,而不是自私,同時讓孩子提高自理和學習能力,而不是為他們做一切,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第三,在7-12歲的時候,媽媽們要尊重孩子,避免過度控制。 祖父母撫養的孩子可能會因為母親在育兒過程中的缺席而與孩子疏遠。 在這種情況下,母親應該適度放手,不要讓孩子報告一切,不要讓孩子無條件服從命令。 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決定和解決問題。
在綜藝節目《春耽誤出發》中,傅首爾曾吐槽兒子。 為了給孩子準備一場熱鬧的生日派對,兒子以“我不喜歡過分擔心”為由,給出了冷漠的回應。 更讓傅首爾感到委屈的是,兒子在朋友圈發帖時,居然遮蔽了母親,特別感謝了陪他過生日的朋友,卻不理會父母。
這讓傅首爾深感震驚,也讓她意識到,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事,不希望父母過多牽扯進來。 雖然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秘密,但在父母眼裡,孩子還是那個尋求愛的孩子。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逐漸成熟,他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
12歲以後,孩子就進入了青春期,渴望獨立,同時內心敏感脆弱,有些叛逆。 在這個階段,媽媽們需要了解孩子內心的掙扎,給予更多的愛和自主權,與孩子建立平等的友誼關係。
媽媽們應該更加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僅僅是成績,並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 讓孩子明白,只要他需要,母親就會在他身邊,這一點很重要。
孩子就像天上的風箏,母親是牽引線。 母親在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的同時,需要懂得有分寸地進退,引導孩子選擇正確的方向,避免他們走上錯誤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