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牽動著全中國人的心,尤其是**夜晚,在零下十多度的環境下,災區民眾的安置,更是令人擔憂,據央視新聞報道,地震區安置現場搭起了解放軍野戰帳篷,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提供照明的繫留無人機。
在現場拍攝的短短**中,一道亮光從高處灑下,如果不是後面的黑暗,恐怕很多人會誤以為還是白天,但其實這是一架繫留無人機,配備了光源,一根電線像繩子一樣“綁”在無人機上, 只要電源不停止,無人機始終可以提供照明。
與傳統的地面大型照明相比,這種自上而下的光源覆蓋範圍更廣,照明盲區相對較少,在降低災區能源壓力的同時提高了照明效率,畢竟在大多數情況下,災區處於停電停水狀態, 而能量還是非常珍貴的。
我們說要有光,所以才有光,這架小型無人機,體現了中國日益先進的救援裝備,以及裝備背後中國人的理念。
為了第一時間了解災區災情,當時的解放軍派出15名戰士,從5000公尺高空盲目跳下,終於到達災區,送來了第一手訊息。
因此,在甘肅的災區,除了這架繫留無人機,在更高的天空中,還有另一架無人機,正在執行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翼龍-2H,這架無人機是中航工業和成飛設計研發的翼龍-2無人機的衍生產品,專門用於救援救災, 從四川自貢起飛到甘肅吉石山,他的任務是提供通訊中繼服務,同時進行災害偵察。
這讓我想起了2024年河南的暴雨中,也是一架翼龍-2H,從貴州省安順市起飛,飛行近1000公里到達河南省公尺河鎮,為災區當地民眾提供應急通訊服務。 這就是中國的速度。
除了我們看到的照明和通訊中繼功能外,無人機還可以執行運輸物資、搜救、消防救援中的滅火作業、安全操作等任務......大型活動
說實話,無人機的概念並不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而是在中國開花結果的因為中國人看到的不僅僅是無人機的戰爭潛力。
如果你問,如何使用無人機,有人肯定俄烏衝突已經給出了答案,但我想說的是,俄烏衝突沒有給出標準答案,中國給出了。
近年來,在中國,無人機幾乎進入了各行各業,外賣、快遞、基礎設施、農業等,在甘肅災區,中國人只用了兩架無人機,他們給世界上了一課:無人機可以用來殺人,也可以用來救人,或者換句話說, 無人機應該被用來促進人類發展,而不是成為戰爭武器。
中國人一向務實,尤其是近代的屈辱史,以及他們走過的彎路,這讓中國人越來越相信自己的路必須靠自己走,什麼都不相信也比自己動手好。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我們說過應該有光,所以有光,而這光只屬於中國人,因為這種光是我們親手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