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甘肅吉石山12月21日電(記者王磊)吉石山號救援快速有力,我國綜合應急救援體系卓有成效。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張玉傑、賈釗.
沿著蜿蜒的山路,車輪碾碎著厚厚的冰層。 經過三次滑坡路段,終於來到了山頂上的甘肅省集石山縣柳溝鄉張果家村。 18日午夜,有62級**,受影響的人在短時間內得到重新安置。
安置現場,86歲的張桂英正在吃著熱湯和麵條,記者走訪看到帳篷裡還堆滿了救援人員送來的蔬菜、牛奶、麵包等救援物資。
吉石山縣柳溝鄉張果家村村民在帳篷外吃飯(攝於12月20日)。 新華社記者範培神攝。
確保受災民眾有食物、衣物、清潔飲用水、臨時住所等......* 事件發生後,甘肅省立即啟動抗震救災應急響應,並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開展救援工作和災後安置工作。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從18日23時59分到19日15時00分,在不到16個小時的時間裡,甘肅省的救援工作基本完成,重點抓到傷員救治和災民安置。
乙個快速高效的應急管理體系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我國持續構建各類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綜合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應急救援效率,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全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甘肅省應急管理廳廳長韓正明表示,集石山震後救援是甘肅救援力量出動最快的一次。 地震發生後,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省森林消防大隊、省應急救援隊、社會應急救援部隊立即派出救援力量4500餘人次、車輛820餘輛次前往災區,迅速開展全覆蓋、無盲區搜救。
救援人員清理倒塌的院牆(攝於12月19日)。 新華社記者範培神攝。
19日5時許,甘肅藍天救援隊首批32人10輛車抵達雞石山縣。 組長於若飛具有豐富的國內外抗震救災經驗。 “我們一到,就進行了調查、轉運和建立臨時安置點。 19日下午,群眾吃了一頓熱騰騰的大餐,救援效率非常高。 ”
通過早期模擬和高效演練,中國不斷提高應對重大地震和災害的綜合救援能力。 2024年,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甘肅省人民在甘肅省張掖市等地聯合舉辦“應急任務2022”抗震救災演練2024年,甘肅將在蘭州新區等地舉行抗震救災演練。
甘肅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韓淑君告訴記者,兩次大型應急演練綜合考慮了甘肅省地質環境複雜的第一條災害鏈特點,創新了救援技術和戰術,檢驗了救援裝備的適應性,鍛鍊了救援隊在高原和寒冷條件下的救援能力。
引導群眾自救、互幫互助,是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向基層延伸的又一堅實保證。 據介紹,甘肅已培訓了27萬多名應急第一響應人員——鄉鎮幹部、村幹部、村幹部,他們熟悉基層情況,能夠在災害發生時指揮現場人員第一時間開展搶險救災,把握“最佳救援時機”。
58歲的大河家鎮科新民村黨支部書記張惠林在事發後及時疏散群眾,排查風險情況。 “他知道每個家庭在哪裡,甚至知道每個家庭中老人和兒童房間的位置。 村民告訴記者,大家迅速成功轉移並進行了自救。
目前,甘肅正在積極轉移受災群眾,有序發放救災物資。 “以人為中心,讓群眾有事可依、有事可依。韓正明說。 (參與記者王鵬宇、何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