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印象是,匈奴人是活躍在中國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但他們的起源是在河套地區。 早在周時期,匈奴就已經存在,但當時他們是眾多容地部落之一,覆蓋了河套到山西北部。 然而,到了戰國末期,匈奴開始出現。 趙武陵王在山西北部的陰山山脈沿線修建了長城,此舉是由於匈奴人勢力的崛起。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南攻百越,在北驅匈奴,將匈奴趕到長城以北。 然而,好日子是短暫的,秦朝很快就沒落了,匈奴趁機南遷,控制了河套地區。 所謂河套,就是黃河上端“幾”形的區域,黃河把這個地方像套子一樣放進去,因此得名河套。 河套外圍,北臨陰山,西臨賀蘭山。 雖然大部分地區是沙漠,但黃河沿岸有許多綠洲,這些綠洲都出產糧食(更不用說馬了),是滋養匈奴人的基地。
在三大綠洲中,乙個是西邊的銀川平原,第二個是河套西北角的巴彥淖爾平原,“巴彥淖爾”在蒙古語中是湖泊的意思。 第三個是東北部的Tumocheon平原,也被稱為Eilecheon。
人們常說“黃河有害,唯富一集”,就是指此地。 為什麼? 我們所知道的黃河通常是指中下游。 黃河在陝西和山西之間穿過黃土高原時,攜帶著大量的泥沙,經過龍門渡口後,水流減慢,泥沙開始沉積。 由於泥沙沉積,河床抬高,河流容易發生洪水,給中下游人民帶來諸多災害。 但是,在黃河的上游,也就是河套河,這些問題在這裡是不存在的,黃河不僅在這裡不害,反而孕育了賽外江南。 因此,河套地區一直是游牧掠奪的焦點。 游牧民族占領此地後,可以利用這裡的資源,隨時以此為基地入侵中原。
秦朝滅亡時,匈奴趁機占領河套地區,使其成為隨時可能南下掠奪的基地,對新王朝構成嚴重威脅。 安撫天下後,劉邦決心一舉解決匈奴問題,將他們趕到了長城以北。 然而,在西元前200年的白山之戰中,劉邦的30萬大軍被40萬匈奴騎兵圍攻了七天七夜,傷亡無數,劉邦差點被俘。 最終,在陳平的建議下,他通過賄賂匈奴首領毛敦山玉的妻子得以逃脫。 這一戰讓劉邦意識到,匈奴的實力遠比他想象的要強大。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逐漸強了起來。 漢武帝在與匈奴的幾次戰鬥後,發現河套地區已成為匈奴南遷的跳板。 因此,他的第乙個目標就是奪取河套。 西元前127年,漢武帝派大將魏青攻打匈奴。 衛青採取迂迴戰術包抄匈奴的後路,切斷了河套與匈奴朝廷的聯絡,然後南下**,一舉擊潰了河套地區的匈奴軍隊,成功占領了河套。
河套的所有權變更,不僅消除了匈奴南遷的跳板,也成為漢朝攻打匈奴的前沿陣地。 此後,漢朝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先後收復了銀山以南的幾座城市,並將匈奴人趕到了銀山以北。 正如唐代詩人王長陵所說:“但讓龍城飛進來,不要教胡 馬做陰山。 這裡的“龍城飛將軍”是指漢武帝時期與匈奴作戰的著名將領李廣。 把胡人趕出陰山,意味著中原農業文明的勝利。
不過,匈奴人的實力並沒有被徹底摧毀,他們隨時可以入侵南方。 為了保持北部邊境的永久和平,漢武帝決定尋求盟友的幫助。 這時,他想到了大月一族。 如果能與大月氏聯合起來,攻打兩邊的匈奴,勝利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大越氏原本居住在河西走廊,但被匈奴打敗,逃往西域。 漢武帝從被俘的匈奴人那裡得知,大越氏一直想向匈奴報仇。 因此,漢武帝決定聯合大越氏,共同對抗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