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恰逢春暖,雨量增多,濕度逐漸增大,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為了幫助很多朋友對付濕寒之惡,提高身體免疫力,我來介紹一種中醫**——節氣艾灸,結合中醫理論和古今名方,介紹艾灸穴位,以幫助濕寒之邪淨化陽氣,保證身體健康。
中醫認為,人體與自然的變化是相互聯絡的,隨著陽氣的逐漸上公升和春季氣候的濕潤。 濕氣是最常見的一種,注意濕氣的侵襲,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艾灸作為一種古老的中藥**,通過刺激穴位來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 因此,艾灸在對付濕寒邪方面具有獨特的效果。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清明節氣期間濕度加重的特點。 濕氣侵入人體,通常引起腹脹、食慾不振、四肢沉重和頭暈等症狀。 針對這種情況,古代名醫對經絡進行艾灸,祛濕,調脾健胃,達到初病的效果。 根據中醫經典《傷寒雜病論》,與溫陽濕潤的艾灸穴位合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膏藥穴位:艾灸增強陽氣。
藥膏點位於人體小腿脛骨內側下方三寸處,按穴位順序進行艾灸,可暖陽祛寒,幫助除濕。 藥膏穴位是古方“艾灸王”中推薦用於艾灸的穴位之一。穴位直接與陽氣上公升的經絡相連,對於提高人體的陽氣非常重要。
通過艾灸,可以刺激這條經絡,促進氣血迴圈,達到暖四解溼的效果。 對於具體操作,我們可以點燃艾條,握住艾條,從藥膏點開始,順時針輕輕旋轉艾灸。 每節課一般為15分鐘,每週2-3次。
2、三陰穴:艾灸疏通經絡。
三音蛟位於小腿內踝上方,是經絡的交匯點,對調節人體陰陽平衡、消寒消濕起著重要作用。 《千金藥》中提到,通過艾灸和三陰穴,可以疏通經絡,增加陽氣迴圈,祛濕祛邪。
對於濕寒的症狀,如四肢沉重無力、腹脹等,艾灸能起到祛溼止寒的作用,促進體內陽氣的流動。 每次艾灸的時間不宜過長,約10-15分鐘。 通過持續艾灸,可以改善濕冷症狀,恢復身體健康。
3、足三立穴位:艾灸調脾胃。
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距脛骨前緣三寸,是治療脾胃無力的重要穴位。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的消化系統,對濕寒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艾灸足三里穴位能調脾胃,幫助消化濕寒的濕氣。
對於具體的操作,我們可以點燃艾灸棒,使用艾灸籠或直接握住艾條,從祖三里穴位開始,順時針輕輕旋轉艾灸。 每節課一般為15分鐘,每週2-3次。 治療持續一段時間後,可以明顯感覺到身體的改善,濕冷的症狀逐漸減輕。
除了上面介紹的穴位外,根據個人的體質和具體症狀,還可以選擇其他與濕寒相關的穴位進行艾灸,如神門穴位、風龍穴位等。 不過,艾灸雖然療效良好,但仍需謹慎使用。 艾灸前,要確保身體沒有過度潮濕、陽氣不足等不適症狀,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艾灸作為一種中藥**,對調節人體健康有著獨特的作用。 在清明節氣期間濕寒邪加重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艾灸的方式,按照穴位的順序進行艾灸,可以幫助濕寒邪變成純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但艾灸**仍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健康參考:
1.高紅, 李曉媛, 曹帆. 清明季節養生:防寒防潮配置養生湯[J].保健導報, 20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