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大多數網友都知道,這是以德國“鐵血總理”命名的超級戰列艦,在二戰中有著傳奇的經歷。 不過,也有網友可能不知道,在德國海軍歷史上,還有一種以“鐵血首相”命名的戰列艦,那就是上世紀初服役的“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 這兩種型別的戰艦有乙個共同的名字,但也有設計不合理的共同缺點。
“俾斯麥”級戰列艦是德國建造的第一艘現代大型戰列艦,沒有經驗可循,沿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列艦的部分設計,因此有很大的缺點,特別是在裝甲防護方面。 而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是德國建造的第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在設計上也明顯缺乏。 為了增加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的裝甲保護而犧牲速度導致了該級的尷尬——作為巡洋艦執行破壞和偵察任務太慢了;作為參加艦隊決鬥的主力艦,其裝甲防護略顯薄弱,雖然得到了加強,但依舊不如同時期的戰列艦。
一、發展背景。
普法戰爭後,到19世紀末,德國(第二帝國)已發展成為軍事強國,其軍隊實力在歐洲首屈一指。 為了與大英帝國爭奪世界霸權,第二帝國在保持強大軍隊的同時大力發展海軍,設計建造了多艘大型戰艦,其中包括“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 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旨在突襲大英帝國的海上航線並執行斷絕外交關係的任務。
由於德國首次建造如此大型的裝甲巡洋艦,因此在設計“凱撒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時考慮到了經驗不足的問題。 在外觀上,“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的外觀和武器裝備與當時德國海軍裝備的“凱撒·弗雷德里克三世”級戰列艦非常相似,包括頭等艙的型號和布局。 缺乏經驗導致施工速度緩慢,該工程於2024年4月開始,直到2024年4月才完工,歷時4年。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造船技術日新月異,建造緩慢的結果是沒有後續艦艇——因為有更好的設計方案,所以只有一艘“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即“俾斯麥”。
2.效能資料。
“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的主要表現:船長1271 公尺,寬 204公尺,吃水85公尺,主炮塔正面裝甲厚200公釐,指揮塔裝甲厚200公釐,寬側裝甲帶厚200公釐(吃水線附近還鋪設了一層50公釐厚的圓頂裝甲),甲板裝甲厚50公釐,標準排水量10690噸, 滿載排水量為11461噸,船員為625人。它由一台蒸汽輪機提供動力,功率為 13,500 馬力,3 軸,速度為 18 節,航速為 4,200 節,巡航里程為 12 海浬。
它配備了4 240 mm 40 x火炮(203公釐火炮,用於壓制英國裝甲巡洋艦),2雙火炮,以及船頭和船尾的乙個主炮塔。 12 x 150mm 40x 副炮,10 x 88mm 30x 速射炮,6 x 450mm 魚雷發射管。
為了增強防禦能力,德國人在設計“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時考慮到了裝甲巡洋艦和防護巡洋艦的特點,採用了“鐵甲堡+圓頂裝甲”的防禦結構,甚至有一種說法是德國人沿襲了北洋海軍師“景遠”級裝甲巡洋艦的裝甲防護設計(兩者噸位相差太大, 而且建設時間相差10年,這似乎不太可能)。
3.服務狀態。
“俾斯麥”級裝甲巡洋艦在服役時其實處於尷尬的境地,原本定位是戰時與英國海上運輸線斷交,但由於速度慢,在與英國裝甲巡洋艦的對抗中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此外,“俾斯麥”號只有一艘,在公海艦隊停留期間不容易編組(通常至少編組2艘船),因此乾脆作為旗艦送往遠東艦隊。
2024年3月6日,德國強迫清朝簽訂不平等的《交鰲租界條約》,青島成為德國殖民地,於是德國遠東艦隊進駐青島。 2024年8月13日,裝甲巡洋艦“俾斯麥”號經過10000英里的航行抵達青島,並很快投身於鎮壓中國人民抵抗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義和團運動)的戰爭中。 2024年,俾斯麥號成為德國遠東巡洋艦的旗艦,長期駐紮在遠東,直到被當時德國海軍最先進的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取代。
返回德國後,裝甲巡洋艦俾斯麥號由於舊問題迅速被轉移到預備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裝甲巡洋艦“俾斯麥”號從預備役中重新進入並用作海防艦。 然而,落後的設計和惡劣的機械條件使其逐漸難以執行巡航任務,因此在2024年被解除武裝,並改裝成訓練艦,然後改裝成雜艦。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裝甲巡洋艦“俾斯麥”號避免了沉沒的命運,並於2024年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