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女主的來信,兩封信之間的間隔大約是一年,但女主的態度卻大相徑庭。
上一封信是平靜的、滿足的和感激的。
後一封信抱怨不情願地抱怨。
看完後,感覺又苦又甜,一切都在好轉。
看完之後,終究有爬龍爬鳳的感覺,卻是扭扭捏捏。
而前後這麼大的反差,不同的是女主找到了親生父母。
第一封信:女主人公講述了她從出生到童年再到現在的成就。
主人公出生於90年代初。 當時,計畫生育的執行比較嚴格,女主人公被親生父母拋棄,被養父母收養。
第二年,她的養父母生了乙個兒子。 她的童年並不快樂,但她並沒有悲慘到不得不度過一生**。
如今,她有乙個幸福的家庭,有兒女,丈夫也很尊重和愛護。
而去年,她的工作在市一級受到表彰,她的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她提到,雖然養父母的經濟狀況不好,但他們盡最大努力供養她上學,直到她本科畢業。
雖然養父母家境貧寒,性格受限,長期實行壓抑的教育方式,但還是讓她上大學。
而我身邊也有很多家長,當時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
提到弟弟的叛逆期和輟學作為對比,但現在弟弟已經安定下來,養父母的脾氣也逐漸軟化,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女主一直想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心裡有這份希望,這為後續埋下了“隱患”。
第二封信:女主人公找到了親生父母,並認出了對方。 雖然經歷了一波三折,但最終還是如願以償。
以下是她對自己的生活拼湊起來的內容:
家裡的老三女兒,由於家庭條件艱苦,被託付給親戚尋找高知家,但實際上她被送到了偏遠村莊(養父母家)的乙個家庭。
女主回憶起童年的很多不好的回憶,一一列舉出來。
比如養母第二年生下弟弟後,就把她送到奶奶家,一待就是6年。
養母家的兄妹們認為,作者是一顆幸運星,能迎來好好“孕”,把她當成“工具人”。
養父經常在外人面前罵她傻傻傻,還經常拿她和弟弟比較,對她很嚴格。
養父母外出打工,被扔進姑姑家,過著籬笆下的生活,等等。
正面和背面的反差非常大。
我看了一些評論,大部分都是罵女主,覺得罵得挺好的。
說白了,去掉遮羞布,就是親生父母的條件比養父母好很多,經過一次“真悔”,女主才會心軟,原諒。
轉頭想到自己在養父母家裡受了很大的委屈,又想著如果養父母不“剪掉鬍鬚”,說不定就成了某個高知家族的孩子了。
其實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有高知家族要買,怎麼可能被養父母“斷”掉?
當時要花400元,收養費也挺不少的。
而且,養父母的兒子成績不好,女主的成績也不好,但養父母還是讓她復讀,但她覺得養父母把她當成一種享受"工具人“,將來要收回
跟我說說乙個朋友的經歷。 他們的四個孩子,兩個男孩和兩個女孩,兩個女兒申請了國家獎學金作為學費,畢業後,為了減少利息,他們的父親幫忙還,但要求他們每年還給他。
我每年還是要交一部分,因為我要給哥哥和弟弟買房,娶乙個兒媳婦。 這是我自己的女兒!
事實上,重男輕女,無論是親生的還是收養的,在觀念上都不會有太大變化。 而她的親生父母因為她是女兒而拋棄了她,為什麼不重男輕女呢?
如果她從小就被父母撫養長大,這些艱辛怎麼會少呢?
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女主在找到親生父母之前,可能一直處於“生存”模式,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試圖通過表達感激和順從來贏得養父母的認可和愛戴。
然而,當女主人公找到她的親生父母時,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和經歷,並對養父母的動機和行為產生懷疑。
這種懷疑也很正常,知道自己被拋棄和賣掉的經歷,回想起養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行為,再加上找到親生父母,讓女主覺得有了新的聯絡。 得出結論,你是乙個“工具人”。
但是拋棄你的人,能拋棄你一次的人,不會有第二次。 在他們身上尋找“認同感”和“缺乏認同感”並不是乙個好的選擇。
世界上有千萬萬種東西,比如人喝水,知道自己的溫冷。
點亮 [贊] + [分享] 以更多地了解您的所見所聞,並做乙個透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