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終於先睹為快了Star Atlas ES。
這種動態的現場體驗包括六個環節:零百加速、急剎車、8字形圈、階梯路、連續減速帶、波浪路
基本效能體驗:穩定第一
讓我們從前三個基本效能測試開始。
Star Era ES的加速分為兩種型號。
首先是後輪驅動版,我之前在奇瑞龍山基地體驗過,5秒加速,非常線性,後勁十足,不過這次的重點是體驗雙電機版本。
官方 000 加速為 37秒破100,雖然這次沒有用儀器測試,但實際的加速感覺確實非常接近我之前開過的Model Y高效能版(37 秒)和 Model S 雙電機版本(3 秒2 秒)。
當然,這種加速的刺激是不用多說的,它可以給你帶來瞬間的眩暈感,當然,後輪驅動版的加速其實已經足夠好了,而雙電機更大的意義其實是四驅。
而且剎車是不同的,優秀的剎車和普通的剎車,也就是追追不追尾的區別,碰撞與非碰撞的區別,再比如說,成集,從海報上4000多公尺的哲多山,那就是熱衰減和不熱衰減的區別,從這個角度來看, 星時代ES超過33公尺的制動距離,足以讓我們在大多數場景下擁有足夠的安全感。
而它的主動懸架系統和軟停止系統,讓汽車在急剎車時非常平穩地“著陸”,沒有那種容易讓人暈車的點頭。
此時,當車輛輪胎已達到極限,輪胎環時,方向性仍不會喪失,車身也不會失去控制。
到達出口位置,加一點電動門,車輛就會穩穩地衝出,沒有絲毫的拖拽和水。
舒適度比較:驚喜比比皆是
如果說前三項基本效能測試讓我看到了星時代ES的良好基礎,良好的操控性,並且能給我們帶來足夠的駕駛樂趣,那麼最後三項與舒適性相關的測試可謂是驚喜無比,尤其是在與賓士EQS和特斯拉Model Y的對比測試中。
首先是階梯路,這一段路,主要考驗的是車輛在通過上下坡坡道和狹窄的梯形坡道時是否會支撐底部,這一幕也是很多購買電動車的人所關心的,畢竟精緻的電池安裝在汽車底部。
在我的印象中,星際時代ES在各種官方圖片或靜態體驗時,都是非常低窪的姿態,兩雙大腳,有跑車的感覺。
然而,在梯子路試之前,當試駕指導員將空氣懸架調整到最高位置時,該車已經完全是跨界SUV的姿態,隨後車身離地間隙和接近角離去角明顯增加,因此梯子路很容易通過,而在極限狀態下,底盤和坡道的距離仍然不小。
但對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雖然也有空氣懸架和高度調節,但在通過性方面,兩輛車和星時代ES的差距都比較明顯。 Model S的主要問題是在**級別晃動太大,容易支撐底部,而EQS由於底盤高度問題無法直接完成測試。
整個過程中最令人驚訝的部分是連續的減速帶環節。
當我以30kmh的相同速度嘗試密集的減速帶時,雖然賓士EQS和特斯拉Model S表現不錯,但我仍然能感覺到很多震動和噪音進入車內,而星際時代ES幾乎在地面上,幾乎沒有感覺到太大的噪音,區別很明顯, 讓人懷疑它根本不是同一級別的產品,更何況前兩款**是星際時代ES的3-4倍。
當車輛靠近減速帶時,CDC系統會主動調節減震器桶內液壓油的流速,使懸架更柔軟,讓車身像“漂浮在水面上”一樣從容通過,但問題是,Model S和EQS也有相似的配置,為什麼舒適差距這麼大, 這只能理解為星時代ES研發人員在路面識別和微調方面的努力。
在最後的波浪路環節中,還可以感受到三輛車在車身姿態控制方面的差距,對於星時代ES來說還是比較好的。
Epoch ES也將在本月正式上市,預售價格為248萬起步,如果最終價格在此基礎上更誠懇,20萬元左右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我強烈建議大家優先選擇星時代ES,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