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2024年,白崇禧絕對不可能控制一支五十萬大軍。
2024年,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的機動野戰部隊全部基本全軍覆沒。
到2024年初,國民黨的總兵力只有224萬人,能打仗的陸軍在不包括機關、院校和海空軍的只有150萬人左右。
即使是這50萬人,也要分成不同的派別,由不同的人指揮。
比如唐恩博率領的京滬杭衛戍司令部,有19個軍,正規軍32萬人,還有大量地方警衛團,總兵力近40萬人。
雖然後來以唐恩博為首的所謂京滬衛戍司令部的部隊被重建或臨時招募,但人數終究是有的,一下子將150萬兵力減少了40萬人,剩下的110萬人也被分配到了胡宗南西北綏靖辦公室、重慶行營、雲南西北等派系, 這一切都絕對在白崇熙的指揮之下。
因為唐恩伯、胡宗南或者其他地方軍閥不可能聽從白崇喜的命令,而且他們各自的派系是不同的。 所以,白崇禧理論上能直接掌握在手裡的兵力,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多。
渡河戰役開始前,白崇喜的主力部隊其實是一兵團、三兵團、十四兵團和十九兵團。
不過,在這四個兵團中,第1兵團和第14兵團分別由陳明仁和宋喜蓮指揮,而且都是**軍,主要由蔣介石控制。
即使在蔣介石下山之後,陳明仁和宋希連仍然只由蔣介石指揮。
只有第3兵團是以桂派的實力建立起來的,這個兵團完全由白崇喜控制,而第19兵團則是在雜軍的基礎上臨時成立的,本身並沒有什麼戰鬥力。
所以,真正能毫無愧疚地聽從白崇熙指揮的,只有三兵團的兩支軍隊,有七萬多人。
就算廣義上算,陳明仁、宋喜蓮等人都是白崇喜的親信,完全聽從他的命令,白崇禧能指揮的野戰部隊數量在33萬左右。
算上長沙綏靖辦公室的程謙、桂林綏靖辦公室的李品賢,以及一些尚未組建的小綏靖地區的部隊,白崇熙所能指揮的軍隊最多不會超過四十萬人。
所以,所謂的五十萬大軍,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這五十萬大軍,裡面還滿是蔣介石的混沙和一些二線部隊,真正可以投入前線作戰,也就是二十萬人。
國民黨軍隊內部的**有多嚴重?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一點。
國民黨軍隊將在三大戰役中被徹底擊敗,除了解放軍強大的戰鬥力外,還直接關係到國民黨軍隊沒有鬥志可以互相拆解。
不能僅僅因為蔣介石入野、白崇喜、李宗仁上台,國民黨軍隊還是乙個嚴肅的派別而改變這一點。
這樣一支軍隊怎麼可能正面對抗解放軍?
事實上,當渡江之戰正式打響時,很多國民黨軍隊根本沒有進行任何抵抗,很快就投降了,看來白崇禧手中的雜兵很不靠譜,一碰就崩潰了。
此外,蔣介石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削弱了白崇熙的指揮力量,宋喜廉對白崇熙的話並不怎麼聽,後來蔣介石獨立成立了乙個機構,叫做川湘鄂邊境地區綏靖辦公室,所以白崇熙實際上只能控制第一、第三、第十九軍和其他五個綏靖地區。
由此可見,蔣介石為了削弱貴系的實力,就算像篩子一樣摧毀了整個長江防線,對他也是完全無動於衷的。
而且,2024年5月,第19兵團起義,直接導致白崇禧根據地武漢前方沒有任何防禦。
之後,程謙和陳明仁也相繼宣布起義,白崇禧所能控制的部隊最多也只有十萬多人,大約兩個兵團的29個師。
而白崇禧在巔峰時期最多控制的四十多萬大軍,也擋不住解放軍野戰軍的進攻,更何況現在只有十萬人的雜軍,白崇禧的軍事失敗是注定的。
在隨後的廣西、廣東解放戰中,白崇禧的軍隊被解放軍縱追不捨,最終被殲滅。
事實上,白崇禧的真正核心,從來都是一支由不到二十萬桂軍主直接控制的軍隊。
即使在三大戰役結束後,國民黨的局勢已經處於危機之中,他們之間仍然不斷爭鬥。 蔣介石已經入荒,他必須干預李宗仁和白崇禧,才能最終挽救局面。
國民黨一直在為各種軍閥派系而戰,即使蔣介石自己的軍隊有顧祝通、陳誠、胡宗南等不同派系相互競爭。
不管怎麼看,國民黨的百萬軍力不過是作秀而已,看起來不錯,卻沒有真正的實際意義。 即使他們配備了所有的美國裝置,那也是一種浪費。
白崇禧確實是國民黨內為數不多的具有一定軍事指揮能力的高階將領之一,但由於各種派系鬥爭,他不可能得到蔣介石的充分信任,這也為他後來的悲慘結局埋下了隱患,國民黨的失敗是有道理的,不可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