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解放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相繼打響。 在這場決定全國未來走向的戰略決戰中,當時在東北的廖耀祥的軍隊,擁有多達五支軍隊,大部分美式裝備,也躋身敗手之列。 整個軍團走向失敗的過程充滿了難以置信的混亂、延誤和低階錯誤。
遼兵團進退兩難。
2024年10月15日以後,廖耀祥一行陷入了多方拉扯的窘境,進退兩難。
15日,錦州解放,城還民。 但對於仍然盤踞東北、依託大城市的國民黨軍隊來說,金州的失守絕對不是什麼好訊息。 東北門戶關閉,先前從瀋陽派去增援錦州的廖瑤翔兵團很可能是東冶的下乙個目標。
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如何控制敵機,在戰場上掌握主動權?
不僅廖耀祥本人有很深的危機感,他的頂頭上司也對此給予了重視,把廖耀祥軍隊的下一步行動視為推動和監督的重要決策。
這很糟糕,這裡很糟糕——廖的老闆不止乙個,有研究者生動地稱他們為三個“婆婆”:蔣介石要他去錦州,魏麗煌要他回瀋陽,杜玉明的意思其實不一樣,他極力主張廖的兵團回營口關內!
此時,廖耀祥手裡握著五軍的兵力,包括新一軍、新六軍,都躋身“國民黨軍五張王牌”之列,兵力超過十萬。 在訓練和裝備上,足以躋身國民黨軍隊的頂尖部隊之列,但這支不弱的軍隊卻無法接到明確可執行的軍事行動命令,只能等待上級統一決定。
五天過去了,10月20日,東冶下達了“圍剿殲遼兵團”的命令。
出生於專業階層,“中國巴頓”。
為什麼廖耀祥的軍團在進退、攻防、一舉一動上都要聽從“上”的命令?難道是因為廖耀祥本人不擅長軍事,是個特殊的菜鳥從之前的很多資料來看,事情可能不是這樣的,廖在國民黨軍隊內部已經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
2024年出生於湖南邵陽,在黃埔和法國聖西爾軍校有雙重學術經歷,受到蔣介石的高度重視。
廖曾參加過南京保衛戰,抗日戰爭初期,廖耀祥最輝煌的功績就是在崑崙關取得勝利。 後來,他移居緬甸,主要任務是保衛那條重要的國際運輸線,他的部隊曾殲滅日軍,被譽為第18師團的“南亞叢林之王”,他獲得了二戰自由金質勳章,甚至有“中國的巴頓”的綽號。
在由第一機械化部隊擴充而來的新11軍(後改稱新5軍)中,軍長及以下大部分來自黃埔,廖耀祥擔任新22師副師長,與擔任師長的邱清泉搭檔。
邱清泉以“邱瘋子”的綽號而聞名,他也是來自黃埔和德國柏林陸軍大學的專業從業者。 但事實上,邱對廖的評價還算不錯,甚至還稱讚了軍部部長何應勤,稱廖為“新22師的發動機”。
擁有自己光環的“戰略機動力量”
2024年初,廖耀祥率領的廖耀祥率領的新六軍從秦皇島登陸,加入東北戰場。
由於國民黨軍隊在裝備上的優勢,以及東北民盟軍對機械化作戰的適應性差,遼新軍進入東北,度過了一段風帆順、春風拂面的時期。 新6軍憑藉其得心應手的重炮+坦克作戰模式,成為入侵長春的先頭部隊,也打通了遼陽、鞍山、瀋陽、營口之間的交通線。
以軍事功績為底蘊,廖耀祥一路晉公升,公升任第9兵團軍長,共轄新1軍、新6軍、新3軍、71軍、49軍五軍。 這五軍堪稱裝備精良,除了第71軍是日本軍備軍外,其他四軍都裝備齊全美式裝備,其中新1軍和新6軍都是參加過印緬遠征作戰的部隊,擁有“王牌軍”的稱號。
在東北戰場的國民黨將領中,廖耀祥一度光環顯赫,靠著眼前這支極其寶貴的戰略機動力量,一度擁有光環和顯赫的名聲。
然而,到2024年10月底,這支明星部隊陷入了困境。 高層老闆各有各的定位和計畫:有的要著眼於大局,同時“指揮前線的每一門炮兵”,有的先考慮自己負責的戰區一定不能出籃子逃避責任,有的忙著儲存實力,避免損失然而,他不敢公然違抗命令,而是選擇了被動等待,乙個字“拖”!
這種延遲將是乙個大問題。
蒙特內哥羅戰役。 20天後,廖耀祥經過一番耽擱,終於確定了這支部隊的行動方向——穿越蒙特內哥羅,尋求突破。
蒙特內哥羅、大湖山是瀋陽南下錦州的主要道路,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在這裡承擔了阻擊的任務,等待攻戰錦州的部隊掉頭完成圍剿,殲滅廖耀祥的軍團。
在奔跑的同時,蒙特內哥羅的一場惡戰開始了。 師長何慶基後來成為2024年首批被授予該稱號的開國少將之一。
從東北野戰軍這邊來看,早就做好了打硬仗惡仗的準備,被指派阻擊的部隊爭分奪秒地修繕防禦工事,戰前動員,決心“在我陣地前不建”。
廖耀祥這邊,不僅拒絕使用新1軍和新6軍,甚至拒絕使用稍弱但也是從200師和新22師衍生而來的第3軍和49軍。 反倒是,從一開始,原本屬於陳明仁的71軍關係最遠,甚至在四平戰和第一次戰爭中關係不好,就把它推了上去,讓他們先去前線打仗衝鋒。
果不其然,第71軍在之前與東冶的戰鬥中已經損失了不少錢財,火力遠不如自己的友軍,一開始與蒙特內哥羅的戰鬥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廖耀祥見戰勢不力,便先命令新一軍將重炮交給第71軍,以加強火力進攻後來,新的第6集團軍被調集重炮,猛烈轟炸蒙特內哥羅101高地等重要據點。
這來來去去,時間被人為地延長了。
轉瞬即逝的可能性。
經過三天的血戰,遼軍沒有抓住機會從解放軍手中通過蒙特內哥羅,但第10縱隊的形勢並不樂觀,雙方部隊疲憊不堪,即將達到堅強意志力的階段,石山高地等重要陣地數次易手, 雙方繼續爭奪拔河戰。
為了證明自己“誓與蒙特內哥羅同生共死”的決心,第28師師長何慶基在高地上架設指揮所,親自赴前線指揮。 副師長覺得太危險了,自己就為之奮鬥可是,何清姬卻不允許別人反駁或爭辯:“你是師長,還是我是師長?誰在位,誰服從誰!”
25日晚,廖耀祥決定全力殺出一條血路,他下令不顧一切,用手頭最大的戰力向預期的方向進攻。
沒想到,就在這時,第71軍軍長對鳳武提出異議——蒙特內哥羅已經打了三天了,部門龐大,很累,所以他今晚不能行動,要等到第二天凌晨天亮才能接手防守。
在戰機稍縱即逝的戰場上,這種“討價還價”的反對意見本身就顯得相當微妙。 更微妙的是,無論他多麼著急,廖耀祥居然同意了這個提議。 結果,據說被推遲了幾個小時的全面攻擊。
到26日凌晨,第71集團軍經過一段時間的喘息後,戰鬥力確實有所恢復。 不過,這時,東野司令部的電報也來了,東野的主力已經趕到,第6、第3縱隊甚至已經投入戰鬥。
對於廖來說,一旦失去了突破成功率最高的視窗,就再也回不來了。 廖耀祥為什麼會同意馮武的提議?可能是敵人的光明,也可能是因為運氣,但也可能是因為“別無他法”,廖耀祥未必能100%保證項鳳武執行命令,項鳳武未必能100%保證第71軍官兵完成任務要求。
擁有5個軍、12個師、戰略機動能力強的遼瑤翔兵團,即將迎來一場難以置信的整體混亂和潰敗。
第一棍砸在遼西兵團的“腦袋”
在後來的一篇回憶文章中,廖耀祥本人說——“解放軍用第一棍子砸了遼西兵團的'頭',同時又砸了新三軍、新一軍、新六軍的軍部。 指揮中心完全癱瘓了,他自己指揮不了,更不知道自己部隊的團長和營長是什麼。 在將近一天的時間裡,廖未能發出任何有效的命令。
這也與韓先初在東野三縱隊中的表述相互印證:因為行軍途中遇到敵人,韓先初本人也與東野司令部取得了聯絡,沒有得到任何具體指示。 但眼看敵人的體系混亂,機會千載難逢,韓顯初決定“主動找一場戰爭打”!
他下達了簡短的命令,各師團各自獨立作戰,以槍聲為命令。 **槍聲密集,**有敵人,打我就好**!
一方主動獨立作戰,另一方亂無序,還在等待命令,勝負天平向哪一方傾斜不明。
廖耀祥本人驚慌失措,先是逃到新30師司令部,再逃到新22師司令部,最後來到49軍司令部。 眼看部隊越來越混亂,無法集結,廖某甚至只好帶著新六軍司令李濤單獨行動,後面跟著的只有乙個警衛連。
新22師是新6軍的主力,也可以說是廖氏家族的後人。 國民黨軍隊裡有一條不成文但心照不宣的規矩,將軍們真正可以信任的是“自己的部隊”,尤其是在戰局不利、戰敗的情況下。 廖耀祥到達新22師後,終於有機會喘口氣,開始用新22師的指揮系統執行指揮,可就在這時,又發生了一件從軍事角度看還算奇怪的事情,廖耀祥用了清晰的密碼進行指揮。
混亂中的明碼電報。
最初的異常來自一封看似莫名其妙的電報:“王先生的屍體在胡家的小屋裡”,這封電報莫名其妙,用清晰的程式碼傳送。 因此,即使東野方面截獲了它,也一時沒有特別注意,被歸類為無用的雜報。
然而,這段文字卻落入了東冶歷練的副參謀長、二局局長曹相仁的眼中,引起了他的極大警惕。
因為曹相仁是極其熟悉電報業務的專業人士,多年來一直從事海量電報的破譯和解讀工作,所以資訊的敏感度是普通員工無法企及的。
當他看到這份報紙時,他幾乎立刻想到,“屍體”的**是1451,“到”的**是0451,兩個字的差值只有一位數!而“王先生”是廖耀祥的代號,胡家的棚屋是蒙特內哥羅東北部的乙個小村莊,這個地名被東野密切關注著。
東冶第2、第3縱隊接到司令部命令,一邊派偵察人員蒐集情報,一邊趕往胡家的棚屋。 果不其然,先鋒隊派出了他們遇到的幾個當地村民,他們說自己是被國民黨軍隊俘虜帶路的,後來趁著亂,見守衛不嚴,就跑了回去。
這些村民向東野描述說,胡家的棚屋村里有很多警察,很多人都扛著手槍和很多車,還拉了很多**線,一不小心就會被絆倒。 不僅如此,村里還豎起了一根長桿,但村民們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
得到這些第一手資料,讓東野軍更加堅定了判斷的決心,他們經過周密安排,包圍了胡家的棚屋,最終殲滅了廖耀祥等遼軍高階將領。
結語。 至於國民黨軍隊如何走向失敗,美國和國民黨事後都總結了情況,雙方都提到國民黨軍隊的指揮存在問題。 蔣介石也特別喜歡親自指揮,越權的結果與他的願望背道而馳。
雖然從歷史巨集觀上看,廖耀祥選擇站在人民的對立面,無理無益,必然導致失敗。 但即使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看,遼軍解體的過程也充滿了各種“暴動行動”,成為話題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等待和停滯;領導力文學;2011 年第 8 期。
國民黨五大王牌軍的隕落”期刊 10, 2017.
何清姬:一生征服靈魂,回到蒙特內哥羅;紅岩春秋;期刊 10, 2016.
廖耀祥:虎氣震東營“;湘潮;期刊 5, 2015.
紅軍破譯科科長曹相人;時代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