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父親在這裡,看他的遺囑;父親沒有,看著他的行為;三年來一直沒有改變父親的行事方式,可謂孝順。 ”
這一段孝道是什麼,古文比較簡潔,不會多用乙個字,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都是刻在竹簡上的,不容易刻出乙個字,所以盡量簡單, 也正是因為古文的樸素,才讀起來非常優美,白話文有一種無法超越的韻味。而且因為太簡單了,意思很多,如果不仔細想,就會忽略它,就像這第一句話,父親就在那裡,其實已經包括了母親,叫父母,只是為了簡單起見,省略了母親。
在《論語》中,經常提到兄弟,而我們說兄弟的時候,其實也包括了姐妹,大家肯定知道這個道理,否則就會有認識上的偏差。 當然,在少數人之前,因為年幼,父母要聽他們說的話,如果不聽,就會挨打,這叫不得不聽,這更多的是要聽,這更多是指他們長大成人後,雖然各方面都可以獨立, 但父母說的,只要是對的,孩子就要聽從,尊重父母。
在我20歲左右的時候,我進入了社會,突然發現我家平時的說教是對的,這是他們大半輩子的人生經歷,所以聽父母的話是對的。
也有人會說,如果父母是壞人,比如說自己是小偷,是不是一定要聽這個,當然不能,但是經過多年的觀察,社會上有很多壞人,有小偷,有罪犯,有痞子,雖然這些人有道德問題, 但他們在教育孩子上並不馬虎,他們也會教育孩子,他們必須習好好學習,他們不能做壞事,他們沒有見過,**罪犯從小就教他們的兒子怎麼做,小偷從小就沒有教他們的兒子偷東西。
這些壞人,其實內心並不是真的壞人,他們也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可能會因為一時不得已,或者是被生活逼迫等不明原因,讓自己走上了錯誤的路,所以他們不想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但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可能有少數人會把孩子拉進水裡。 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仍然不會讓孩子陷入困境。 因此,父母在那裡聽父母的話是沒有問題的。
父親不行,看他的行為,就是父母去世後,要看這個人的行為,不能當父母在場的時候,聽父母的話,父母去世後,也和死前一樣,按照父母的話,不能因為父母的去世, 你可以胡說八道,這也是刻薄的說法,死如生,死如生,孝道也是,道理相同。
三年來父親的方式一直沒有改變,中國古代的葬禮,父母的去世,要為父母守孝三年,這就是古代的喪葬,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是一樣的,在這三年裡,心裡還是像父母在世時一樣, 心裡隨時讀父母,這是三年來改變父母的方式。
乙個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稱為孝子,而成為孝子是多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