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授予軍銜,2024年全軍開始分級,各大軍區和各司令部、各軍、兵種都報告了高階將領的軍銜。 這個過程是由各軍區、軍、兵種黨委選出來報告的,而不是由當時的總幹部部門選出來報告的,這可能讓一些人感到意外。
評級主要根據戰爭年代擔任的職位,一般來說,所擔任的職位可以評定在什麼級別。 大多數將領都能拿到與其資歷和職位相匹配的軍銜,但也有少數將領被人為干預,導致降級,比如莫文華。
莫文華原為紅七軍幹部,解放戰爭時期調到東北戰場,先後擔任縱隊和兵團政委。 按照這樣的職位,他應該被評為正規軍級別,東北軍區黨委也通過了這一決定。 然而,當向高剛報告時,高剛不同意,否決了黨委的結論,將他改為副總隊員銜。
高剛的理由是,軍區副司令員和副政委都是副軍級,如果乙個政治部主任是正規軍級的,他就會高於副政委,他的工作領導就會受到影響。 這個理由看似有一定道理,但也忽略了莫文蔚在戰爭中的貢獻和地位。
事實上,莫文華並不是唯一乙個擔任過正規軍團級職位的將軍,而是被評為副軍團級將領。 還有郭華若、李天歡、魏國慶等人,他們都曾擔任過兵團政委。 除了魏國慶之外,這些將領都有乙個共同點,那就是抗戰時期都在機關工作,而莫文華和郭華若也長期在延安從事教育工作。 相比之下,莫文華從康大學畢業後,在留守兵團服役,雖然是後方,但也是作戰部隊。 解放戰爭期間,他們都上了前線。
魏國慶的情況有些不同,他在紅軍時期的戰績和地位並不突出,但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他一直在前線指揮,先是當軍事幹部,後來又當政治幹部。
相反,蘇振華的資歷與魏國慶差不多,在紅軍時期也是團級幹部,但一直在軍隊中作戰,戰鬥功績和功績都遠高於後方,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也有著突出的表現, 所以他被評為正規軍團級別。
正規軍級別和副級別之間的差異可能看起來不大,但對軍銜的評估影響很大。 除了徐麗清,他本來是個將軍,但是他多次申請降職,最後成為了中將。 42名副軍團級中只有19人是將領,而且基本長期在前線作戰部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莫文華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優勢,當他被評為副團級時,他還是不服氣,但誰能真的沒有慾望。 **是總政治部主任、總幹部部部長,他不能改變軍區黨委的決定,只能安慰他。 那時候,他還沒有被授予頭銜,他的心裡可能沒有那麼難受。
後來,他從東北軍區調到新成立的政治學院擔任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