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點火公升空,成功將試驗24C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發射是長十一號火箭首飛以來的第17次發射任務,也是長十一號火箭首次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執行發射任務。
四天前,記者從北京出發,跋涉2000多公里來到廣東省陽江市。 “我聽到你的口音,就像你是從外地來的,你是來旅遊的我們最近玩得很開心。 聽說前段時間在海浬射火箭,所以最近大家都喜歡去海邊,看看能不能撿到火箭殘骸。 陽江網約車司機向記者介紹了近期的“陽江趣事”。
陽江發射場址的選址綜合考慮了衛星軌道要求、發射安全、任務實現等因素,直接體現了海上發射的靈活性,同時為未來可能的海上發射業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長溪火箭總司令金鑫向記者解釋了陽江選址的原因。
金鑫也是“捷龍三號”火箭的總指揮,兩型火箭的模型隊員大多不謀而合,“12月6日,捷龍三號火箭執行發射任務,我們實際測量了火箭航行過程中運輸過程的環境引數,為長十一號火箭執行任務提供了重要依據。 並充分評估了發射場的任務適應性。 金欣告訴記者,兩次任務使用同一艘運載火箭,發射間隔僅為20天(其中運載艦往返渡船時間為12天),創下了兩型火箭海上發射間隔最短記錄,為固體火箭海上高頻發射奠定了基礎。
12月19日凌晨,運載火箭從山東“護送”長-11火箭。 “隨船的隊員每天都會匯報團內人員狀況、產品狀況、海況、氣候等方面情況。 金昕解釋說,長途海上運輸的航道設計和適應性分析過程需要時空層面的耦合分析,也是航天技術與海洋技術的跨界融合。
歷時五天半,長十一號火箭如期抵達廣東陽江附近海域,但冬季複雜的海況給後續工作帶來了諸多變數。
這次任務最大的困難是發射區的風浪比較大。 金鑫表示,發射點海況複雜,拍攝前可能面臨拋錨和人員登船疏散困難。
當海況良好時,兩艘船併排靠靠,只需踏板人員即可實現來回轉移。 當海況稍差時,需要使用起重機和籠子將操作員“抓住”到船上。 據金鑫分析,發射區海況複雜,風浪過大,因此需要提前制定周密的下水前人員登船疏散計畫。 測試團隊必須時刻關注氣象資訊,不斷推演應急預案。 然而,他們“解決問題”的時間有限,離登船隻剩下22小時了。
24日上午,第一批隊員在陽江港集結。 此時,港口的海面依舊顯得風平浪靜,海浪拍打船體的聲音與團隊的談話聲交織在一起,掛在船桅上的五星紅旗也倒映在陽光下,顯得更加醒目和莊嚴。 測試組成員排成一排,提著行李箱和生活用品,依次等待登船,他們必須留在船上,直到發射任務完成。
下午,第二組隊員陸續抵達陽江港。 在船與地面之間架設了一條木製舷梯,供隊員登船,登船口旁豎立的廣告牌上印有“連戰連贏得圓滿結束”的標語。 出發前,記者再次詢問最新進展,金欣表示,“我們計畫前往海況較好的錨地開展人員登船工作,然後前往預定的發射點進行發射前測試工作。 ”
當天傍晚,由於發射區海況無法滿足錨泊條件,為抓緊進度,試驗組立即開展了相關試驗工作。 同時,我們將重點關注近兩天的氣象和海況預報,制定預案和後續工作計畫。
25日上午,長十一號火箭總設計師關洪仁站在指揮艦甲板上,滔滔不絕的風浪將船體上下顛簸。”
好在不久之後,風浪開始“緩和”。 模特團隊立即開始了錨定工作。 中午時分,錨固工作順利完成。 下午,模型測試團隊圓滿完成程式演練......發射船的疏散儘管做了種種準備,但直到最後一刻,沒有人敢放鬆。
26日6時39分,長11號火箭公升空,甲板上響起陣歡呼聲。 這一刻,暈船帶來的不適被拋在腦後,他們懸空的心終於徹底放下了。
攝影:王樂天。
李淑慧、高一鳴編輯。
校對任長生.
監製:黃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