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守平(1904-1997)是當代著名的書畫家。 原名揆庫,諧波字,後木南田雲歌云云壽平改名壽平,山西省臨汾市洪東縣杜樹書村人。 他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 以畫松、竹、梅、蘭花聞名,晚年被譽為黃山巨人,畫黃山題材山水,還擅長書法。
董守平出生於詩書世家,曾祖父董繼堂是清代中期著名書法家,曾獲兩王書法。這是中國明清時期在翰林書院的短期職位。 由晉史科舉考試通過的人選任皇帝的貼臣,負責起草詔書、為皇帝講經等,是明朝內閣的重要**輔相之一)。他的祖父董志煥是清漢林人,以詩歌和書籍而聞名。 董家藏有豐富的文物、書畫收藏,享譽海外。 董守平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影響,熱愛書畫,自學也自學。 當初畫花後,他學習山水,尤其是畫梅竹、黃山風光。
山水畫卷多以黃山奇峰的老松為藍本,不侷限於峰石的造型,而是尋求整體韻味的統一,在畫壇享有“東梅”、“壽平竹”、“黃山巨人”的美譽。 除了國內的“董壽平紀念館”,董壽平的作品也被各大美術館收藏。
他的書法藝術個性十足,朝氣蓬勃,古樸別緻,兼具神識,大膽,展現了他高貴的精神境界、淵博的學識和正直豁達的性格。 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獲得富士藝術獎章。
除了在書法方面的非凡造詣外,他的繪畫技巧也令人著迷和遐想。 董守平喜歡平日畫梅花和竹子。 尤其是硃砂紅梅是他的噱頭。
新疆春秋美術館有一幅董壽平的《墨竹》畫作。 它寬45厘公尺,高68厘公尺。 董守平的青竹,筆墨簡潔乾淨,堅定而崇高,構圖空靈,書法豐富樸實。 墨松寫出的充滿生命力,筆墨生機勃勃,複雜樸實相得益彰。
董老能在乙個領域有所作為,除了他過硬的身手,對他來說,他的魅力在於他對名利的漠不關心、自潔、助人為樂,這些都是習在童年時期養成的好東西。
2024年,董老在北京世界語學校讀書時,本來打算在暑假回晉國探親,但因為遇到了乙個燕京大學的同學,沒有旅費就回四川老家探親,毅然決定放棄回家探親的計畫,把錢給了這位同學。讓他回家吧。生前,他參加了各種志願展覽、筆會、慈善事業、賑災活動,捐贈了無數文字和畫作。
最偉大的是他純粹的愛國主義。 2024年,他將四川美術展的收益捐獻給抗日戰爭。 晚年,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副主席陳彬凡為了弘揚茶文化,經常請他畫畫,墨水大半還沒幹就匆匆拿走了。 2024年,華南地區發生百年一遇的水災,香港《大公報》等6家單位開展了名書畫慈善義賣活動。 在那次活動中,共有207位書法家、畫家、雕塑家捐贈了200件作品,慈善義賣總額為240件港幣90,000元,董守平的《風雨竹》由盛華服務***董事長包玉剛之女包北清女士以29萬港元認購,創下慈善義賣紀錄。
董守平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在後人心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記。 他的作品展現了他對美的追求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無論是在書畫領域,董守平都以其獨特的創作理念和精湛的技藝,成為當代藝術界的一顆璀璨之星。 他的作品不僅讓人們對藝術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讓人們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無論是當代藝術的發展,還是人們對美的追求,董守平的藝術成就將永遠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後人學習和習的典範。
文章和**的部分內容在網際網絡上,侵權行為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