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在2023“了解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會場,一帶一路成為眾多嘉賓的熱議話題。 在12月2日舉行的“深化務實合作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研討會上,中國經濟體改革研究會會長、國家衛生委員會原副主任彭森,巴基斯坦“了解中國”論壇主席、巴基斯坦前中巴經濟走廊特使扎法爾·烏丁·馬哈茂德等10餘位中外嘉賓出席, 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進行了深入交流。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將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取得巨大成就。
彭森指出,過去十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已超過2700億美元。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到 2030 年,“一帶一路”倡議將帶來 16萬億美元的收益,“我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件新鮮事。 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陸地區由“後衛”變為“先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到更高水平,中國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聯絡更加緊密。 彭森說。
各方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應如何行動?彭森表示,“一帶一路”共建需要各類企業主體的積極參與,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能在參與“一帶一路”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統計,“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專案和標誌性專案,大部分由央企或以央企為主。 另一方面,2024年以來,民營企業成為海外投資的主力軍。 彭森指出,目前,“一帶一路”海外合作園區大多由民營企業建設、管理和運營。 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建設了80多個國家級建設合作區,入駐企業4000余家,向東道國繳納稅費2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近30萬個就業崗位。
“一帶一路”倡議的紅利是顯而易見的。
扎法爾·烏丁·馬哈邁德是一位“中國專家”,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贏得了客人的掌聲。 他指出,中巴合作是務實的、有針對性的。 由於巴基斯坦過去電力十分匱乏,缺乏機場、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工業發展相對滯後,中巴兩國在這三個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合作。
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巴經濟走廊累計為巴基斯坦帶來直接投資254億美元,累計創造23筆60,000個工作崗位,幫助巴基斯坦增加了510公里的高速公路,8,000兆瓦的電力和886公里的國家核心輸電網。 “一帶一路”倡議和中巴經濟走廊(CPEC)給巴基斯坦帶來的紅利是顯而易見的。
2000多年前,通過**與其他文明溝通的古絲綢之路,是對“全球化”的最早詮釋;600多年前,鄭和七次率領艦隊出海西洋,船上沒有乙個**,沒有乙個士兵,只是為了友好交流;中國的長城意味著和平與保護。 縱觀中國歷史,我們可以了解幾千年來一直以和平與交流為核心的中國文化。 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穆沙希德·海珊·賽義德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也是一樣的。
“如果你看看耶加達-萬隆高速鐵路,如果你看看蒙巴薩-奈洛比鐵路,如果你看看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這些專案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對當地人民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穆沙希德說。 ”
文 |本報記者 劉卓安 傅依圖 |記者劉暢.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主編 |陳婉雲校對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