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眾所周知,諸葛亮是被神話化的人物之一,但司馬懿也被神話對待。 諸葛亮出征岐山之時,司馬懿嫻熟地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到處取勝,讓曹震丟了面子,就連界亭之戰的功績也成了司馬懿的光環。
然而,真實的歷史揭示了另一面。 曹真成功擋住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界亭之戰的勝利是將軍張鶴的功勞,與司馬懿無關。 曹震甚至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期就提前布置了陳倉,與司馬懿沒有太多交集。
司馬懿作為指揮官與諸葛亮的真正戰鬥可以追溯到公元 231 年。 曹真病使衛明曹睿帝利用司馬懿攻破遼東,這是司馬懿第一次與高調的諸葛亮對峙。 面對弟弟司馬復的詢問,司馬懿自信地回答:“放心!諸葛亮雖然野心勃勃,但不懂時事,謀略豐富卻優柔寡斷,喜歡用兵卻不善於變通。 哪怕他帶著十萬大軍來了,但已經落入了我的手掌之中,打敗諸葛亮就像是拿點東西的袋子!這段歷史的描寫,讓司馬懿得意洋洋的姿態更加生動。
然而,故事的發展卻暴露了諸葛亮所謂“多足智多謀,少決斷”的一面。 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征時,司馬懿看到了什麼是“克星”。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居然在商旗割麥子!這個記載看起來很奇怪,明明是兩軍對峙,為什麼要形容諸葛亮的收麥行動?原來,商泰屬於曹魏的地盤。 由於蜀漢時期的糧草一直是諸葛亮的難題,所以他採用“木牛流馬”的方式運輸糧食。 在司馬懿的眼皮子底下,諸葛亮居然在曹魏的地盤上收割糧食,司馬懿束手無策。
這個情節讓整個故事更加撲朔迷離。 司馬懿在戰前說“打敗諸葛亮是小菜一碟”的時候,怎麼可能讓諸葛亮在戰鬥中收割自己的糧食呢?這種逆轉令人難以置信。 諸葛亮吃不完撤退時,司馬懿命令張鶴追擊,但張鶴在與諸葛亮的戰鬥中被箭射死,司馬懿不得不親自再次追擊,但最終卻留下了“怕蜀如虎”的印象。
公元234年,諸葛亮死訊傳來,司馬懿終於鼓起勇氣再次追擊,但當他看到“諸葛亮”的影子出現時,嚇得轉身逃跑。 這一幕荒謬可笑,就連《晉書》也歪曲承認了“死諸葛嚇跑活中大”的說法。 最後,司馬懿稱讚諸葛亮:“天下天才也是!“它使整個歷史故事變得戲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