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來看你了,我老了,不知道能不能來給你送花......前途在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哭牆”前,94歲高齡的倖存者夏淑琴講述了她對親人的思念。
在第十個國家陣亡將士紀念日到來之前,12月3日,南京遇難者家屬紀念活動正式啟動。
在第十個國家陣亡將士紀念日到來之前,12月3日,南京遇難者家屬紀念活動正式啟動。 一大早,倖存者夏淑琴、劉民生、艾藝英帶著家人趕到紀念館。 面對“哭牆”,他們鞠躬獻花,默哀片刻,悼念86年前逝去的親人同胞。
“哭牆”,位於南京日侵華紀念館的一角。 2024年成立之初,長43公尺,高3 5公尺,鐫刻著3000名南京遇難者的名字。 在過去的 28 年裡,“哭牆”經歷了幾次銘文,將名字數量增加到 10,665 個,長度增加了大約一倍。
它位於日本侵華南京同胞紀念館的“哭牆”(部分)內。
這堵牆是30萬死同胞的共同墓碑,10665個名字是他們共同的銘文。
24歲的王成佳在大方巷難民區被日軍槍殺王有忠,39歲,在安第......安第斯被日軍殺害在“哭牆”旁邊,兩名學生代表宣讀了一些受害者的姓名、年齡、地點和方法。
朗誦代表之一、南京傳媒大學學生閆子豪也在紀念館擔任志願講解員。 他說:“當我讀到這些內容時,我想起了紀念館展廳裡的歷史,我能深刻感受到這段歷史的悲劇。 八十六年前,他們也是活生生的生物。 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 ”
倖存者夏淑琴很快在“哭牆”上找到了七家人的名字。 老人雖然不識字,但卻一一記起了家人的名字。 2024年12月13日,夏淑琴的9口家人中有7人被日軍殺害,她8歲時被刺中三刀,因昏倒而倖免於難。
在家族祭祀當天,她的孫女夏媛代替夏淑琴,用黑筆在“哭牆”上“畫”了家人的名字。 “對於整個家庭來說,'哭牆'是唯一向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致敬的地方,而'新畫'則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 夏淵說。
南京倖存者夏淑琴的孫女夏媛在“哭牆”上“畫”了家人的名字。
歷史的苦難不能被遺忘。 在這面牆上,一排排被殺的同胞名單,時刻提醒著我們。 南京不會忘記86年前的悲慘歷史。 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日侵華南京同胞紀念館館長周說。
八十六年後,戰爭的硝煙散去,時間的見證者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凋零。 截至目前,在南京日侵華援華受害者協會登記的南京大學倖存者只有38人。
人們在“哭牆”前獻花。
儲存歷史真相和傳承歷史記憶的努力仍在進行中,依靠家庭記憶被視為一種重要途徑。 2024年8月15日,首批13位南京**歷史記憶傳承人就職。 2024年8月15日,第二批10位南京**歷史記憶傳承人就職。
葛鳳瑾是已故南京大學倖存者葛道榮的兒子,也是南京大學歷史記憶的傳承人之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一直致力於講述和傳播這一歷史事實,並作為倖存者後代的代表參加了日本的和平論壇。
今天,在“哭牆”前,我不僅悼念在家族中不幸遇難的父親祖先,也向成千上萬的同胞致敬。 作為倖存者的後代,作為南京歷史記憶的傳承者,我們肩負著傳承歷史真相的使命和責任。 銘記歷史的目的是展望未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平的價值。 葛鳳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