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深夜,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氣溫在零下10度左右,當地居民大多已入睡。
23時59分,大地震山,一 6Level 2**突然襲來。 乙個多小時的時間裡,發生了100多次餘震,周邊的青海海東等地也受到了影響。
據央視訊息,截至19日13時00分,**已造成甘肅113人死亡,536人受傷。 **影響青海省海東縣、民河縣、華龍縣、循化縣46個鄉鎮的419個行政村。 截至19日16時50分,**在海東市共造成14人死亡,198人受傷。
*事發後,多支部隊趕來幫甘肅,救援隊、醫療隊、志願者隊陸續抵達震中,一場爭分奪秒的救援正在緊張進行。
同時,在零下10度左右的寒夜裡,居民們圍觀互助的場景也悄然上演。
老師從宿舍裡搶走了被子,給學生取暖
我不敢穿衣服,就跑了出去。 “深夜,**發生時,大多數人都睡著了,在雞石山縣寶安族中學讀高中的張佳(化名)也不例外。
張佳回憶說,**來得突然,沒有任何徵兆,當她搖晃時,聽到有人喊“跑”,老師們趕緊過來招呼大家搬到空地上。 當時很多同學和她一樣,連衣服都沒來得及穿,就從床上爬起來跑下樓。
那時候,我只穿了一套秋裝,有點冷,受不了了。 張佳說,當時幾位老師看到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晃動稍微小了一點後,就回到宿舍幫大家拿被子。 雖然當晚很尷尬,但好在同學和老師們都順利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張佳的奶奶住在離學校不遠的四寶子村,事情發生時,老人從床上摔了下來。
我的祖母今年 73 歲,昨晚腿疼。 張佳說,奶奶摔倒後腿疼得很厲害,當時鎮上帳篷緊缺,父親只好通宵啟動車,讓奶奶在車裡取暖。 好在熬過了第一晚後,有**工作人員幫忙,把我奶奶送到了20多公里外的縣人民醫院,“今天,奶奶已經接受了**驗收**,人已經回鎮上了。 ”
居民主動搭建臨時安置點
在四寶子村附近一所廢棄的學校裡,包括張佳一家在內的數十名居民自發搭建了臨時安置點。
12月19日晚上7點左右,臨時定居點已經用碳和木頭點燃了一堆火,雖然仍然沒有帳篷,但大家圍坐在炭火旁都能感受到溫暖。
這個臨時定居點唯一的帳篷裡住著老人和孩子。 21歲的林曲(化名)說,年輕人比老人和孩子更能抵禦寒冷的夜晚,現在木炭和木頭都很充足,“現在最重要的是帳篷”。
張佳也希望帳篷能早日到達。 她說,19日凌晨,他們的車已經開了幾個小時,現在油快用完了,19日早上,她父親開車出去加油,卻加不了油,“如果車裡沒有暖氣,我奶奶肯定受不了了。 ”
張佳說,由於腿腳不便,現在奶奶上廁所也是個問題,這兩天,鄰居和一些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輪流幫奶奶上廁所,她非常感謝大家。
餐館老闆自製帳篷
在雞石山縣經營一家餐館的陳青(化名)也擔心帳篷不足。
陳青說,他們家的房子因為牆縫而受損,一家人只好搬出房子。 他們找到村委會,要了一頂帳篷,但村幹部也焦急地等待物資,他們選擇在地震後的第乙個晚上在車裡過夜。
包括我們家在內,左右隔壁一共有4戶人家。 陳青說,他們以為車裡的汽油有限,在車裡過夜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就想到了把平時招待客人的棚子翻修一番。
陳青搭起的棚子大概有四五平公尺,四面都縫著透明膠帶,陳青和鄰居們用石頭和鐵塊壓著膠帶,確保自製的帳篷不漏水。
我們四個家庭中有十幾個人擠在這個帳篷裡。 陳青說,四戶人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兩歲半,也有接近70歲的老人。
外地市民自購被子送往災區
寒夜裡,來自四面八方的善意也不斷匯聚到雞石山縣。
得知災區缺被的訊息後,住在西固的王先生約好了朋友,驅車前往雞石山縣。 王先生說,他在網上看到訊息說,震中最缺被子的是被子,於是他自己買了30多床被子,“麵包車空間實在有限,30多張床位都擠進去了。
不知道怎麼送,就跟著救援車一路走在高速公路上。 王先生說,他到達大河家鎮不到10分鐘,車上的被子就被災區居民全部拿走了。
我想多拉點,但是車裝不下,這輛五菱巨集光是我們能借到的最大車。 王總說,面對災禍,他只是盡力而為,如果以後還有需要,他會繼續趕往災區。
據大河家鎮居民介紹,事發後,救援車輛陸續抵達大河家鎮,讓他們感到溫暖。
青海省民河縣官廳鎮與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甲鎮隔江相望。 在鎮上的街道上,一些房屋的門被打碎並倒塌,一些房屋倒塌。 據鎮上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事發後,大家連夜進行救援,全鎮轄下10多個村莊的村民已在附近安置,食物和水已送到村里,帳篷、被子、取暖爐目前正在分發到類似餐館的燃氣取暖爐上。 物資送達後,要盡快聯絡村里,盡快將物資送到村民手中。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當日16時,已有650頂帳篷、4080張棉被、1604套折疊床、3120件棉大衣、5000雙棉鞋、300套爐具等省級應急物資運往雞石山縣。
12月19日晚,地震發生24小時後,在零下10度左右的寒夜裡,救援和自救工作仍在繼續。
極目新聞記者俞媛、劉毅、劉琴,綜合央視新聞。
*:Jimu News)。
更多精彩資訊請聯絡應用市場**“極目新聞”客戶端,請勿授權**,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付費。